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如何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健全和规范各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提升网络素养的良好氛围。

如何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网络素养,是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来定位、组织、理解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是一种适应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具体可包括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印象管理能力、道德认知和行动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等。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素养的具体内涵也会不断丰富完善。

根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高达93.1%,但在互联网技能学习与应用方面,65.6%的未成年网民主要通过个人摸索学习上网技能。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缺少网络素养的系统教育密切相关。

缺少网络技能和素养的系统教育,未成年人不懂得如何在正确使用网络服务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保护自我,容易带来过度沉迷、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很多隐患。而且当前网络环境鱼龙混杂、信息繁多且良莠不齐,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使其掌握相当的网络技能,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服务生活和学习,已势在必行。我们有必要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互联网,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具体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重点发挥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实现“赋权”和“赋能”的有效结合。近年来,网络辅助在线课程学习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相关教育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地纳入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按年级详细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将网络素养教育的不同内容融入各个年级及学科。同时,进一步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版块,编制相应的教师指导手册,使中小学教师掌握网络素养教育最新的理念及方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提到,学校应当合理使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这也对学校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教育提出了要求。(www.xing528.com)

切实发挥家庭的重要辅助功能,配合学校做好相关教育的有效辅助。父母在自身掌握相应网络素养的基础上作出良好的示范,正确合理有节制地使用网络媒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同时家长需要注重与未成年人的沟通交流,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关心、“干预”其上网行为,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引导其建立良好习惯,掌握相应技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

敦促网络平台及互联网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增强底线意识,为未成年人提供净化的网络环境,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功能;网络平台及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产品和技术革新,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提供便利,比如开发青少年净化版软件、落实防沉迷措施、提升内容发布审核标准、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或相关软件进行适度提示和设置操作警示等,打造全环节覆盖的健康网络环境。

加强政府部门监管,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近年来,我国净网行动在开辟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方面卓有成效,接下来应推行政府部门监管的常态化,做到监管不缺位;同时政府应鼓励社会和企业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项目,推动实施绿色网络健康计划,提供热线咨询、指导、评价和预警服务。健全和规范各地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提升网络素养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