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法学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也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重视。为改变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实践能力总体不强、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现状,2011年,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根据《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规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要“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模拟法庭实训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案例、模拟案件处理等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对各类法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给学生提供独立分析思考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模拟法庭实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模拟法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场所,通过模拟和实践,使书本上原本生涩、难理解的问题如法理上的一些立法原意等知识通过实际操作而变得非常简单。学生以亲身角色投入实践开展庭审中的各项工作,在活动中体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真正含义,学会分析真实案例,理解与运用法律进行诉讼,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距离,有助于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而且,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既要运用实体法知识,又要运用程序法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知识学习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脱节的问题。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法学教育是一种社会科学的教育,但又是一种强调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被公认为法律职业教育典范的美国,其大学法学院自建立起就与法律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自1829年法官斯托里任哈佛大学教授职位起,法学院逐渐分离为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机构,为法律实践输送法律职业人才,即培养律师和法官是法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教育理念。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现代法学院非常注重理论研究与实务训练的结合,在大学里聘请全职教授,这些教授不但是法学专家,而且懂得如何像培养科学家一样培养律师。因此,法律技能的训练是美国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法学院承担着法律技能培训的全部任务。
美国律师协会提出法律职业应当具备10种基本技能,即解决问题的技能、法律分析和推理的技能、法律研究的技能、事实调查的技能、交流的技能、咨询的技能、谈判的技能、诉讼的技能、法律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的技能、了解并应对职业道德问题的技能。法律职业技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教育学的共识是讲课不能培养技能,唯一的培育方法是让学生在教师介入的前提下不断地练习。法学院必须提供给学生练习适用、归纳、评价法律及练习“超越”认知能力的机会。(www.xing528.com)
在模拟法庭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选择角色,根据这些角色所代表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寻找切入点,收集材料、分析案件、撰写文书、合作排练,以期取得最好的结果。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而是学生地位和视角的转换,多层次、全方位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任务主要是寻找适当的案例并指导学生寻找适用法律的方法,而不是为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在实训中,教师还应针对案例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具体关注、实际指导和基本技能的锻炼,但这些指导都应是方法性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增强学生务实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
法律职业素养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资质。作为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中国法学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形成。通常来说,法律职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素养。法律人才必须有广博而完备的法学理论专业知识,除了掌握一般化、抽象化的法律原理和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与其职业实践相关的知识、规范、经验和技巧。二是法律信仰。法律职业者是正义的守护神,他们必须坚定捍卫法律的自主性,并把它作为理想和信仰。法律人必须有公正的法律意识、专业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律技术和理性判断,将民主平等的观念置于其中心的法律信仰,才可能成为秩序和正义的化身。三是道德素养。法律人才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职业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深的道德伦理修养,才能抵御一切不良诱惑,才能保障在法律工作中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学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方法之运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改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发展,提高实际能力。模拟法庭实训为学生提供实地场景,让学生扮演一个实际角色,并由此通过其决定的做出与行为的安排,来形成对法律职业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对法律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产生直观的理解,为形成法律共同体同质的法律观念与法律准则而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社会真实案例的演练,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法治现状,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化。
此外,模拟法庭实训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任务小组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实训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