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探索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教育规律。
“家长义工制”目前在我国大陆尚属萌芽阶段,但我们认为它至少在目前应属家校合作教育中最积极的一种状态。我们希望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认真地研究它,以实现四个目标:(1)在理论上更清楚地认识“家长义工制”的教育规律;(2)完善制度、操作策略、评价机制;(3)最重要的是在实践方面获得进一步提升,即在实践中加强家长义工工作的条理性,在实践中拓宽家长义工的活动范围,在实践中从有些角度向深处挖掘;(4)将清晰的理论与成功的实践经验辐射到更多学校。
(二)研究内容
要研究关于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概念界定、指导思想、特性、要素、任务、功能、评价;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实施的层次、实施策略、运行机制、活动的实践操作、保障措施、资源开发等要点;思想品德教育中“家长义工制”;课程建设中(三类课程中)的“家长义工制”;学校教育管理中“家长义工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家长义工制”等。(www.xing528.com)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与案例、个案实证等方法。用文献研究了解与家校教育中“家长义工制”有关的情报资料。用理论研究探索家校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含义、指导思想、特性、要素、任务、功能、评价,家校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实施的层次、实施策略、运行机制、保障措施、活动的实践操作、资源开发等的要点,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中“家长义工制”、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中“家长义工制”、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学中“家长义工制”、学校教育管理中“家长义工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家长义工制”等的要点。然后,在家校教育的“家长义工制”中开展行动研究:制定目标→诊断活动→学习理论→制定活动方案→实施活动→评价总结→再诊断反思反馈→改进调整→再实施……辅助以活动案例、发展个案实证。
(四)研究人员及分工
研究人员由学校书记、校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科研主任、班主任、专任教师、家长义工、学生代表等组成。具体分工如下:姜乃振(复旦二附中原常务副校长)、项志康(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原主任)两人担任课题专家组顾问,具体策划课题方案,把关课题质量,保障课题的科学性研究;瞿丽红(书记)担任课题总负责人,统筹课题进展,协调子课题的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施伟妍(原大队辅导员)、朱启洪(德育主任)负责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中“家长义工制”的研究;李鸿娟(副校长)、韩云松(科研室主任)开展学校课程建设中“家长义工制”的研究;杨士军(校长)开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家长义工制”的研究等;蔡剑金、乐敏、王平宇、张隽、曹彦、方永胜、陆宏亮、钱永菊、陆鹏娟、王华、顾敏、杨洁、刘森、俞敏君、廖玉平、奚高峰、朱超宇等老师参与课题个案的撰写;王桂芳(义工委员会主任)、何克新(家长代表)组织家长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撰写有关论文、案例与个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