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体态语独特的有形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教师所讲的故事,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那么,如何运用身手姿势来辅助故事的讲解呢?
1.用体势说明人物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站立姿势。站姿与坐姿都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性格和人生经历。因此在讲故事时,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和故事内容,运用不同的站姿显示出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征。
(1)用动态体势描绘人物心理。
动态体势意味着身体姿势的变化,因此这种体态语言最能描述人的内心世界。比如为了表现一个人着急,可以取来回走动的行姿;为了表现一个人不耐烦,可以设计不断改变站姿;为了表现恳求的态度,可以设计身体前倾,再辅以面部表情……
有一个银毫子,他亮锃锃地从造币厂里走出来,蹦蹦跳跳、叮叮当当,好哇,我要到大世界去了!这样他走进了大世界。
这是安徒生童话《银毫子》中的一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就可以用动态体势,如“蹦蹦跳跳”地向前走,描绘银毫子的兴奋心情。
(2)用静态体势表现人物性格。
从一个人的站姿或坐姿,可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因此在讲故事时,可以依据故事中角色的个性,设计一定的站姿或坐姿,以辅助故事内容的表达。
例如,对于内向不爱说话的人,可以借双手插入裤袋来表示;对于做事比较认真且喜欢做主的角色,可以设计把双手放在臀部;对于性格坚强,不屈不挠,不轻易向困境和压力低头的人,可以设计把双手叠放于胸前;对于做事公正,有责任感的人,可以设计把双手握着放在背后……
有个小女孩,名叫卡秋莎。妈妈是医生,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和妈妈住在一套大房间里。
卡秋莎胆子可小了,每逢妈妈值班,她总是到小伙伴莲娜家过夜。
这一天,妈妈又值班,临走时对卡秋莎说:“卡秋莎,注意电话铃响。今天有一个重要的电话来!非常重要……”
在讲述上面这个故事时,可以针对两个人物——小女孩卡秋莎和医生妈妈的对话,设计用身体前倾,低着头,双手搓着,表现卡秋莎的害怕心理;用身体前倾,微低头表现妈妈的温柔。这就是用不同的体势表现性格。
同样,对于老年男性,可以设计双手背在身后的站姿;对于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可以设计双手放在背后的坐姿;对于认真听话或听教导的人,可以设计成双脚合并、双手垂直于身旁的站姿……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
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纽扣不见了!”
他的妈妈跟着跑过来,说:“约瑟!听我说。”
“那颗纽扣没有了、不见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呀!”(www.xing528.com)
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讲述这一段故事时,可以设计身体微向前、双手背在身后的站姿,同时辅以摇头的动作,用以体现爷爷的年龄。
2.手势的运用技巧
身体姿势辅助故事内容,离不开手势。因此,结合故事内容,运用一定约定俗成的手势,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内容生动形象。
(1)用手势表达情绪情感。
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结合故事内容,采用不同的手势来表达情绪情感。
用上、中、下三区的手势来表达情绪情感:用上区手势来表达肯定、振奋、激动、愤怒等强烈的情绪;用中区手势来表达平静、友善、坦诚的态度和情绪;用下区手势来表达憎恶、否定、反对、失望等情绪。
用象征手势表达情感:用食指和中指形成的V字表示胜利,用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图案表示OK,代表同意或赞赏;将拇指竖起来表示高度称赞、非常佩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手势要与面部表情密切配合,保持统一。
用情意手势表达情绪:用握拳表达愤怒,用捶胸表达哀痛,用挥手表示告别,用摸鼻子表示犹豫,用搓手表示着急,用绞手表示不好意思或着急,将双手插兜同时将两个拇指从里面伸出来表示骄傲。
灰鸭绒被顶呱呱,货真价实人人夸。
三九隆冬不用怕,御寒保暖全靠它。
这里可以设计用拇指和食指形成圆形的方式,或是将拇指竖起来的方式表示夸赞的手势。
(2)用手势表达事物的形态或性质。
教师在讲故事时,对于故事中的一些人或物的形状,可以借助手势加以描绘,便于幼儿理解。比如用象形手势来指代人的高矮、胖瘦或物品的形状等,旨在给人以形象感或是用以夸张烘托气氛;用双手结合,表示物品的形状,如双手合拢可以形容树枝的粗细,双臂伸开可以用来指示范围的大小……
琪琪家有许多椅子。
那张躺椅是爷爷的,那张大木椅是爸爸的,那张沙发椅是妈妈的,嗯,还有一张小小的椅子,当然是琪琪的呀。
琪琪总是坐小椅子。她想,坐大椅子是不是很舒服呀?哎,一定是的,因为,每天晚上,爸爸、妈妈和爷爷,总是笑眯眯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电视。
在讲述上面这个故事时,就可以用手势来表示事物的大小,如双手的距离拉大,表示是一把躺椅;将一只手的高度与自己的身体比,表示一张大木椅;将一只手与身体相比略低,另一只手按压一下,表示一把沙发椅;将一只手压低,强调是一把小椅子。这样的设计就让故事中的物品的大小形象可感了。
实际上,讲故事时,手势语和体势语的运用是结合在一起的,二者互相配合,共同传达出相应的信息或情绪情感。如在讲“猴子蹿上树去,一伸手就摘下一个大梨来”这个情节时,教师可以将头向上一扬、右手向上一伸表示摘,然后自然放下,手要攥起后举起,代表摘到了梨。这样就形象得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