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声势较大的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分析以上众多研究可知,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主体性界定为学生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我们称之为功能说;一种是把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所应具有的结构品质界定为主体性的内涵,我们称之为结构说。功能说与结构说均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性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声势较大的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研究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整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1];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多种属性,一般具有整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发展性等”[2]。1998年5月,由北师大教育系和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共同主办的“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学术研讨会”,对我国近年来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两种观点[3],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性应包括自主性、自律性、适应性、创造性和效率感”;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对主体性本质的理解上仅从理性层面概括主体性本质,似不足以建构人格,因此,应加上情感因素”。分析以上众多研究可知,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主体性界定为学生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我们称之为功能说;一种是把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所应具有的结构品质界定为主体性的内涵,我们称之为结构说。功能说与结构说均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性的认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