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8]学习作为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命成长过程更需要审视,需要学习者时时刻刻查问和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所接受与产生的各种知识经验,唯有此,学习才是有效的、富有价值的。这里的查问和审视就是所谓的反思。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将反思界定为“所谓的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9]。在学习内评价中,不但反思是一个重要的对话性环节,而且评价本身就是查问和审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反思是学习内评价的一个内在性质。学习内评价的反思性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反思的自觉性。学习内评价使得反思成为获取知识意义的必要环节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习者要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展示、解释给老师与其他同学,就必须对自己学习的心路历程进行反思;其二,在接受大家的评价时,为了维护或完善自己的理解或观点,需要再次查问和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其三,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需要同时考问自己与他人的学习过程。
二是反思的连续性。学习内评价中的反思不是发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之后的单独的一项活动,而是融合在学习活动之中,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由一系列被思考的事情组成的,其中各个部分联结在一起,持续不断地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运动”[10]。(www.xing528.com)
三是反思的层次性。从评价的进程来看,学习内评价经历了具有递进关系三种层次的反思。首先是个体化的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文本(教材、学案)知识的过程以及所形成个性化的知识意义的查问与审视,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其次是讨论性的反思,是对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协商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知识意义的查问与审视,确定对话性讲解的内容、策略及方式;最后是对话性的反思,是对师生讲解过程的查问与审视,是各种视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包括教师的点评、学生的质疑、各种思想方法的比较、不同观点的辩论等,以完成知识意义的社会化建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