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票房平均增长7%,而中国电影市场上票房规模和观众人次连续10年保持着全球罕见的亢奋,从2012年起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电影市场。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官方数据[11],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17.69亿元,同比增27.51%。其中国产片总票房127.67亿,同比增54.32%,占比58.65%,重新赢得市场主导权。
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发展这么迅速,一方面是国内不断扩大的城市人口基数带来的消费优势,另一方面则是高速扩展的影院建设和不断升温的市场培育对观众观影潜力的持续释放。
按照目前发展速度预计,未来5年中国银幕数量和票房总量都可能翻一番。中国电影10年前能够绝处逢生,创造今天这样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市场奇迹,那么经过更长久的努力,中国电影也有望在市场推动下通过产业化升级,追赶甚至超越欧美大片,逐渐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电影文化消费需要。(www.xing528.com)
这样看来,我国的电影市场实为一块丰厚的大蛋糕。但是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里,哪里才是电影企业的市场?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习性、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性格、职业、年龄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特征,他们对于电影的需要也不同,就像中年人不喜欢偶像片,青年人不偏爱历史片一样。而受众的需求不同,就把电影市场划分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明确目标受众,有的放矢,才能使影片的营销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迎合目标受众的需求。同时,不同的类型片,诉求的观众群也各不相同。想获得所有观众喜爱的影片不是好影片,一部影片基本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需要。例如,《101次求婚》从一开始就将受众明确的分成三个层次:直接观众,处于暗恋、恋爱、结婚中的情侣;主要观众群,16~30岁城市学生、青年人、白领;延伸观众群,31~45岁的男女观众、公务员、媒介及喜欢都市爱情片的其他观众。而2008年的影片《黄石的孩子》虽然云集了周润发、杨紫琼等国内外明星,花费了4000万美元来制作,但由于其从拍摄之初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内容包含跨国救治、无畏爱情等多种元素,看似包罗万象实际上却缺乏引导观众对题材的认同感,最终全球票房也难以为其制作手笔买单。
所以,只有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影片定位有针对地找准市场、制定宣传计划才是营销活动的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