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秀恩爱”:是纪念也是表演
正如歌词“隔着屏幕说着爱你浓浓暧昧,甜甜的像蜂蜜围绕在我心得周围”,人们在朋友圈用短短几十个汉字、几个表情符号、几张照片就能实现情感表达。情人节的“秀恩爱”更具仪式价值,仿佛不晒出来,就没有过节。情人节所有的仪式性元素都成为秀恩爱的素材,或者说被视为“他们很恩爱”的证据,如金额为520、1314的红包、鲜花、珠宝首饰等各种礼物、电影票等,含蓄或直白的语言等。表3-2 列举了情人节秀恩爱的图文元素。
当用户在浏览朋友圈时,看到好友“秀恩爱”的文本时,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几幅照片、一段文字、一篇文章、一些对话或者一个视频。情人节期间,这些秀恩爱的文本何以成为一种节日仪式的呢?据观察,大部分秀恩爱的内容都是人们直接分享自己情人节发生的事情,如收到的礼物,和男友的约会,以及对爱人的表白。换言之,这种“秀恩爱”忠于事实,是一种对节日的总结性表达,也是一种主动分享。但在发布过程中,人们会对“秀”的文本素材进行选择和加工,呈现出“合理美化”后的情人节。发布者认为自己是呈现和分享,而浏览者却认为这是一种刻意的“秀”或“演”。那么矛盾就产生了:秀恩爱到底是对情人节的“纪念”还是“表演”?如果用一种化较温和的态度来中和个人或自己对秀恩爱的两极化看法,或许就可以解释一矛盾一一即,秀恩爱呈现的其实是理想化的情人节。
表3-2 情人节秀恩爱的图文元素
戈夫曼将人际交往中人们有意无意地用某些技巧控制自己所给人印象的行为视为“表演”,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表演,有些人则没有意识到表演呈现了理想化的情境观念,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往往会体现和例证社会公认的准则”。情人节的准则就是以“约会、礼物、表白”来纪念爱情。然而理想化的情人节与现实中的情人节到底是否一致,旁人无从得知。但朋友圈中的情人节充斥着浪漫的玫瑰、充沛的情感和动人的爱情,构成了一个理想的节日。在这里,观众几乎看不到爱情的瑕疵,只能看到数不尽的“恩爱”。“秀恩爱”在朋友圈中的集中表达使情人节越发具有超常态的、理想化的浪漫属性,看起来总有几分不真实,无怪乎人们会觉得秀恩爱是在表演。这种表演高于记录或纪念的功能建构正是秀恩爱的仪式化表现。
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情人节“秀恩爱”大赛中时,“秀恩爱”便成为一种仪式表演。通过这种表演,日常生活被改变、被转换到了另一种关联中,象征意义被突出,并因此与日常生活的工具性行为巧成对照。仿佛礼物和红包真的能代表他爱你,仿佛越多人见证自己的情人节,你们爱情就越牢靠;仿佛只有晒出来,你才是真的幸福。仪式表演既不同于日常生活,要求有效(efficacy),即仪式是求结果的、表演者投入程度可达“附体”状态,而且是需要观众相信的、不鼓励批评的、群体性完成品。在秀恩爱的热潮下,似乎“不秀”就体现不出情人节的仪式感,而“秀”本身也成为了仪式。
(二)从表达到互动:情人节互动仪式的建构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理论,他认为“互动仪式”是互动者通过资本和感情交换而进行的日常程序化的活动,可以是正式的典礼,也可以是没有模式化程序的自然仪式。他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仪式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并指出互动仪式的关键在于“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产生了共同的情感/认知体验”。互动仪式主要有四种组成要素:两个或以上的人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对象或活动上以及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首先,朋友圈具备了互动仪式的四个要素:一是朋友圈为个体的众多好友提供了一个“虚拟身份共同在场”的空间即以微信账号替代了亲身在场,使人们实现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共享;二是朋友圈界定了一个范围,即对非微信好友的“局外人”的排除,使互动参与者获得稳定的成员身份;三是在朋友圈狂欢中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在通情人节这一话题上,且通过转发评论点赞使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话题;四是人们通过发布、浏览、关注、点赞、评论等一系列有节奏连带的行动,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促成朋友圈的集体兴奋。
情人节一到,人们就在微信朋友圈即时发表自己的节日动态和情感观点,同时也可以看见其他好友的状态。在朋友圈狂欢中,单身人士通过吐槽戏谑达到对“单身的我”的自嘲、对“秀恩爱”行为的调侃;非单身人士通过秀爱表白,分享爱情的甜蜜,表达对爱人的情感和爱情的纪念。在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中同一群体的情感态度逐渐趋向一致,朋友圈内愈来愈多的好友受“单身的无奈感”或“恋爱的幸福感”这种共同的情感号召加入到狂欢中,通过点赞表示认同、支持、接受分享,通过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这种共同的情感成为人们参与情人节互动仪式的动力。
根据图3-1 可以看出,朋友圈狂欢的仪式互动产生如下几种结果:一是群体认同,这不仅体现在朋友圈好友刷屏式的情人节表达,还体现在单身群体与非单身群体各成一派各自表达,自发组成团体,不谋而合的进行吐槽或秀爱。二是个体的情感能量,朋友圈情人节的表达中蕴含着各式各样的情感,节日的祝福、爱情的期待、恋爱的幸福、单身的无奈、分享的快乐、礼物的感动,这些情感在互动中的体验是短暂的,但产出的情感能量却是长期的,并会成为个体下一次参与节日互动仪式的动力。三是群体符号,朋友圈的情人节表达中出现了代表社会关系的符号,比如“玫瑰”“珠宝”“护肤品”成为男士送给女士的情人节礼物,“球鞋”“手表”“数码产品”通常是女士送给男士的礼物,而“狗”“单身狗”代表单身人士,“吃狗粮”则生动地反映出单身人士看到别人秀恩爱的心理状态。四是约定俗成标准,这是基于狂欢中产生的符号而言的,“约会、互赠礼品,发红包”成为情侣过节必须要做的事,当有人没有按照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则来做时就会受到谴责,比如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内表达没有收到恋人节日礼物的不满。
(www.xing528.com)
图3-1 朋友圈情人节仪式要素
朋友圈狂欢中产生的集体情感形成了节日文化、道德、价值标准的符号基础,而朋友圈中的个体又将互动仪式中产生的情感带入下次的互动中。互动仪式模型清晰地呈现了人们在朋友圈的情人节表达中,基于群体的聚集,情感的强化,外人的排除等要素产生了高强度的集体兴奋,并最终导致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神圣物和道德标准等仪式结果,从这一层面上看朋友圈的情人节狂欢形成了一种互动仪式。
(三)仪式的新特征:解构、狂欢与颠覆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
仪式是一种相互默许的情感转换机制,在相互的存在认知当中,完成对个人定义与社会成员相互团结形成群体成员的符号。[2]
传统情人节与当代情人节的共同仪式性特点便是通过互动实现关系的维护和情感的转换。但相对于传统情人节的仪式性特点,当代情人节的出现突破了节日固有的意义、单一的形式和有限的范围,与媒介传播相融合,延伸、演化出新的仪式新特征。
1.节日主体的解构
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仪式主要集中在情侣或夫妻这类个体之间。在节日中,男女之间互赠礼物、贺卡、鲜花,表白示爱,在这一仪式的共享身份是固定且不变的,即仅局限于恋人双方之间。而在朋友圈的情人节仪式中,参与者不再只是拥有伴侣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以各种形式参与情人节,仪式互动不止存在于情侣两人之间,还存在于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大家共处在相互关注的围城当中,通过对节日的表达、分享、展示和表演,达成人们之间的沟通、认同、践行“公意”以及仪式的共享。人们在朋友圈发布动态分享自己的情人节,又在刷新动态中见证朋友圈好友的情人节,节日情感引发共鸣,个体的仪式演变为群体的仪式,人们在互动中共享仪式。在这一过程中,仪式共享身份的地位平等,人人皆可发声,自由选择是否加入仪式。除此之外,仪式互动双方身份可随时互换,每个人都可以是分享者,每个人也都是接受者,仪式共享身份由个体扩大为群体。
2.形式的狂欢化
传统情人节的仪式性活动主要指情侣之间的互赠礼物、互送贺卡、互相表白,仪式场景也主要存在于现实世界。在微信朋友圈的情人节表达中,情人节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具有了仪式意义,而这种表达本身也成为节日的重要仪式性活动。你是否有“情人”,你在现实世界过不过情人节都不在重要,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做何事,只要你在朋友圈发表了关于情人节的动态,仪式随即生成。这种泛仪式化的情人节使人们的情感互动更为频繁,价值认同更趋一致,社交关系更加强化。微信的情人节狂欢是对现实情人节的虚拟化再现,在仪式互动过程中,虽没有仪式参与者的身体在场,但人们在虚拟的仪式空间通过文字、图像、表情等符号进行表达沟通,互动是虚拟的但表达又是真实的,因此这种线上情人节仪式具有虚拟和真实的双重特点。虚拟性也给情人节仪式带来简便性和娱乐化的特点。对于身处两地的情侣,即便不能参加线下的情人节,通过发红包、在朋友圈隔空表爱即可完成仪式,情人节仪式变得简便。此外,更多的人抱着娱乐的心态参与微信情人节狂欢,幽默段子、自我嘲讽、内涵点评为仪式互动带来了欢乐因子,节日的娱乐性得以彰显。
3.意义的颠覆性
我们必须看到在这场“微”仪式中情人节意义的转变。曾几何时,情人节只是一个爱情的节日,“牛郎织女”的相聚、“瓦伦丁”的情诗以及风靡互联网的爱的表白,这些符号、表达、庆祝方式都围绕“爱情”展开,爱情成为节日唯一的意义。而在朋友圈中情人节的仪式意义被颠覆,这体现在仪式参与者表达的意识和目的的隐喻。在情人节狂欢中,人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动态进行表情达意,除简短字符明晰表达互动者的主观意思外,很多其他的含义隐藏在表达中。比如,秀恩爱或自诩单身狗也是一种自我表达,人们主动将自己情感状态的公开。人们讲述自己的爱情经历,公开自己的情感状态,展示自己的情人节礼物,都是对自我体验的表达。现代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表达的需要不断增强,他们希望在仪式分享中表现自己,尤其是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广阔空间里,在情人节仪式中自我表达有了新形式和新场域。当人人都在秀恩爱或秀单身或晒祝福时,盛大的仪式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参与活动的正当性与满足感,无论是单身还是非单身,无论是分享者还是浏览者,人们都能在参与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这表明,在情人节表达的仪式中,每个个体的自我受到重视,得到表达,人们通过参加狂欢,寻找自己对情人节的参与感,这是仪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