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在课堂上与学生聊起线上恋情的问题时,几乎都会听到这样一种答案:社交媒体让异地恋变得更有可能。至少从某些方面看,这是一个稳妥而正确的答案,也获得了很多既有研究的支持。
的确,社交媒体本身的可供性(affordance)被证实有利于维持线上亲密关系。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发展一段恋情,甚至更加容易提升双方亲密程度。[12]如果我们把恋爱双方的关系发展看做是一种不断降低彼此不确定性的过程,那么,双方之间信任的提升,一定要借助于高强度的自我披露。这样一来,社交媒体的匿名性部分消解了现实社会对于个人的期待和限制,也降低了违背规范的风险,由此,个人更愿意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自我披露,撕下面具交换在线下不愿意袒露的信息。[13]有趣的是,即便这种匿名性的程度客观上是可疑的,很多人仍旧愿意说出现实生活中隐藏的情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微信朋友圈中贴出那些现实生活中略显“矫情”的话了。
其次,由于社交媒体随时随地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移动性(mobility),线上沟通较之线下,有更高频率的互动和互惠,让双方在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得以用持续的信息反馈来弥补实体的缺席。不仅如此,社交媒体还为我们提供了微型协调(microcoordination)的机会。这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微观管理方式。例如,在我们已经和恋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但却不得不迟到的时候,抑或是临时想和恋人进行约会的时候,社交媒体都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及时更新信息的可能性。[14]
再次,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相识与相处的基础,具体来讲,便是从地缘、亲缘向趣缘转变,这也以更高的效率将志趣相投的人直接集中在一起,如相亲网站、兴趣交友网站等社交平台便是利用这一点,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更方便地找到“同类”,提高共情和亲密度。[15]亦有研究证明,这种线上的相似性完全可以弥补物理空间的距离,极大程度地拉近二人的距离。[16]由此看来,社交媒体为亲密关系的维系提供了诸多便利,也满足了恋爱关系所需的基本要素,例如亲密度、信任和相似性等。(www.xing528.com)
然而,在硬币的反面,社交媒体也为恋情的维系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线上恋情缺乏承诺感和稳定性。在科恩维尔和伦德格伦的一项研究中,很多网络用户都承认虽然线上恋情有趣刺激,却不会对之赋予严肃的承诺感。[17]线上关系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只是昙花一现,而非细水长流,缺乏一种坚持到底的道德敏感。除此之外,人们也会担心,这种谈情说爱的方式看似亲密,但双方塑造的虚拟化身都难免会有理想化的倾向,也都在极力回避自己的弱点与禁区,这样一来,虽然两个人极力维持和谐、美好的场面,但彼此都很难获得真正满意的亲密情感。
再往深处走,社交媒体上的亲密关系则呈现出鲍曼所提出的“液态化”趋势——恋情越来越像流动的液体,转瞬即逝,飘忽不定,正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图斯所言:“濯足长流,举足复入,已非前水。”在鲍曼看来,网络上的虚拟关系,相较于线下关系,更加灵敏利落,容易上手。随着亲密关系愈发中介化,人们适应了如此这般的恋爱语境,便慢慢对天长地久的爱情传说失去信心,只由瞬时欲望推进着去接触和了解对方,一次又一次在建立中消解,在渴望中退缩。这种亲密关系甜美却短命,频繁却肤浅,任何人都可以掌控全局、随时抽离,却再也无法海枯石烂、一眼万年。[18]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容易成为恋人间监视行为和嫉妒心理的温室,影响恋情的维持。首先,社交媒体就如一个庞大的蛛网,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点,和认识的人紧密相连,这种连接性提供了机会,让人们顺着原点放射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探索、窥视,发现恋人不曾分享的秘密。很多研究都证明这种人际电子监视(interpersona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确实存在:人们通过网络,对自己的现任和前任抽丝剥茧,试图还原他们的“本来面目”,这种行为和用户的年龄、SNS 使用程度等息息相关。[19]其次,在社交媒体上恋爱,也很容易滋生嫉妒的心理。缪斯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会增强人的嫉妒心理,在一种模糊不清的信息环境中,人们容易对恋人的忠诚度产生猜忌和怀疑。[20]恋人和其他有魅力的异性在网上的任何互动,无论是点赞或评论,都有可能引发惊涛骇浪的“红眼效应”。并且,这种嫉妒情绪反过来也可能导致更高强度的监视行为,两者互相强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引发猜忌,破坏信任,最后侵蚀恋人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