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中,“网恋”一词最初为人所熟知,恐怕可以追溯到1998年出版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主人公在互联网中与一位名叫“轻舞飞扬”的女孩相恋,最终,女孩却因为身患绝症,不辞而别。这本小说当时引得无数人潸然泪下,爱情也因为互联网这一中介化媒体的出现,被描绘了又一层神秘而浪漫的乌托邦色彩。当然,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如果我们愿意暂时告别互联网,一路向历史深处追溯,便会发现,这种因“中介化媒介”而带来的浪漫色彩,其实古已有之。宋代传奇小说《流红记》便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书生于祐在宫门外散步,拾落叶一片,上有四句情诗。于祐读罢,触动心弦,别取红叶,回诗两句,置于河上。几年之后,于祐娶妻。一日妻子整理房间时,发现于祐所藏红叶,潸然泪下,随即取出自己当年捡到的红叶,冥冥之中,“方知红叶是良媒”。
当然,对于爱情而言,中介化媒体也带来了反乌托邦式的道德恐慌。我们只需要稍微浏览一些有关“网恋”的新闻,便能察觉到这一点。数不清的新闻故事都在重复着大致相似的“欺骗”母题。如果你打开“百度经验”,颇为讽刺的是,网恋者受到如此的告诫:不要投入太多感情;第一次见面时,多叫几个人去;看看对方的身份证。当然,如果我们回溯历史,不同时代的“新媒介”,也都带来了相似的恐慌:在电话刚刚在美国普及时,人们担心它会打破既有的社会秩序,让人们有机会与其他年龄、阶级和种族的人产生“错误的”社会交往;当留声机进入到白人家庭时,人们担心黑人爵士乐会乘虚而入,让种族之间产生“不匹配”的情感甚至是性关系。[1](www.xing528.com)
在新技术初生之时,这种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迷思”总会并置在流行话语之中:圣歌缭绕不断,恐慌无处不在。一而再,再而三,历史一直在“转推”自己。因此,文森特·莫斯可的提醒就显得颇为重要:“新技术的真正力量并不时出现在它们的迷思性阶段,即当它们因为能够带来世界和平、社区复兴,或者终结贫乏、历史、地理或政治而受到热情欢呼的时候;相反,当技术变得稀松平常的时候……它们的社会影响力却达到了顶峰。”[2]因此,如今当社交媒体已经很难被称为“新”媒体之时,抑或说,当社交媒体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普遍,乃至在我们的内心“消失不见”之时,对于线上恋情的思考,才拥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机会。为了逻辑上的清晰,我们将从线上恋情的开始、维系与终结三个视角,来审视与线下恋情相比,“网恋”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