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份和是否提及沉船灾难事件这两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在是否提及沉船灾难事件上1998年和2012年存在显著性差异,2012年提及的频次少于1998年,报纸媒体转向对于爱情这类娱乐记忆的挖掘,例如《羊城晚报》以《那一年,我们一起看的TITANIC》为新闻标题进行一系列的采访报道对观众的娱乐记忆进行深入的挖掘。[22]《羊城晚报》在新闻的导语部分这样写道: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14年的时间,我却没能找到陪我去看它的人!”
有位网友这样哀嚎。而对你来说,是否还记得,14年前坐在你身边一起看电影的人是谁?而那个和你一起为了那句“You Jump I Jump”而心悸落泪的人,今天又在哪里?
在这个导语之后的正文都是网友对于当年看电影的回忆。报纸上刊登了网友Marine 这样感怀:
“有这么一种电影,你看过不止一两遍,你了解它剧情一步步的发展,直到结局和哭点,甚至会背它的台词,可是你还是可以去电影院带着两副眼镜坐上三个小时听着熟悉的旋律响起,不断抹掉眼泪——它就是《泰坦尼克号》。”报纸媒体通过挖掘现实中观影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建构影片的爱情主题。这种娱乐化倾向是电影媒介自身所具备的娱乐属性所带来的,而报纸的娱乐新闻板块也兼具大众媒体的娱乐功能。(www.xing528.com)
但综合性报纸同时兼具严肃性,有的报纸也对“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进行深入的回顾以此寻求对灾难记忆的深刻理解,避免娱乐化倾向过度。如《光明日报》2012年在国际教科版以《沉船百年,激情不灭:“泰坦尼克”那些事儿》为题,[23]回顾了“泰坦尼克号”所象征的“美国梦”,沉船后不靠谱的打捞计划,“泰坦尼克号”的贡献:促成《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诞生,以及对于沉船残骸的保护这几个方面来回顾沉船悲剧的史实,一定意义有助于纠偏过度娱乐化的转向。正如邵鹏所认为的“媒介记忆可以通过归纳与命名、分析与解释以及追溯与回忆等方法,将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事件植入到历史记忆之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书写的新闻化和娱乐化倾向加以合理的校正和科学的规范”。[24]
但是爱情与灾难主题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互动,由于灾难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悲剧色彩,而由于爱情的表达让灾难也不至于让人过于绝望,对于灾难历史的感知有了温度。这一点从以上的词云也可以得到印证,在“爱情”的词云图当中也有“凄美”“凄惨”这样的词汇,在“灾难”的词云当中也有“爱情”“震撼人心”这样的词汇。正如卡梅隆所言:
“《泰坦尼克号》不再只是一个警世性的传说——关于人类灾祸的一个神话、一个寓言或一个隐喻。它也是一支关于信仰、勇气、牺牲的故事,首先是一个爱情故事。”
正是这两个主题之间的互动,尤其是灾难元素对于爱情主题的烘托在故事文本上促使《泰坦尼克号》经典的形成,而报纸媒体则是突出了这两者的互动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