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寻更为快捷经济的信息传播方式,力图打破自身传播能力的限制。进入电子传播时代之后,声音里的爱情变得越见清晰。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用电报怎么谈情说爱呢?这恐怕只有发报员情侣才可以做到,试想一下,在相隔遥远的地方用莫尔斯密码表达甜言蜜语应该也是一件浪漫的事。笔者以为这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然而“电报恋爱”却真实地在历史上上演。汤姆·斯丹迪奇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一书中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情景。19世纪50年代,闲着无事的报务员利用电报在“线上”相互问候、闲聊,甚至下象棋、玩跳棋。不仅如此,有时一个八卦会引发方圆百里几百个人同时讨论,时间和空间突然消失了。这些电报员为了方便交流还发明了一些简易代码,比如“II”(点、点,点、点)代表“我准备好了”,“GA”(画、画、点,点、画)代表“请讲”。[13]就这样,很多人通过“滴滴答答”这种遥远的代码交流成为亲密的好朋友,甚至成为恋人,这似乎就是今天网络聊天的雏形。一旦这种跨时空的美妙感觉被发现,人类就再也不想放弃这种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的感觉。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一工具使得人们可以真正传递人声,而不再是电报“滴滴答答”冰冷的声音。在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春暖花开》中,女主人公叶晓薇经常去邮局给远在美国的丈夫打电话,邮局门口总是排着长队且每个人要限制通话时间。影视剧中的这一情景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家用电话最初只是上流社会的特权,普通人是无法接触到这种通信工具的。我国家用电话真正普及是在20世纪90年代,也是从那时候起,相隔千里的情侣再也不用去邮局排队打电话了,也不用在说情话时顾及旁人的眼光了。
(一)手机——声音的罗曼史
受制于电话的体积和电线的限制,这种传递声音的媒介并没有进化到人们想要的地步。1973年,一名男子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尝试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的手机有3 公斤重,可谓实实在在的砖头。然而在无线电话诞生的18年之后,其体积已经缩小到250 克,彼时,手机开始普及。时至今日,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甚至几部了。提及手机在人类爱情史上的作用,其他的媒介可能望尘莫及。何润东演唱的歌曲《恋爱电话》或许最能描述这一传播工具如何作为爱情的催化剂,让恋人神魂颠倒的。
哦恋爱的电话/那熟悉的号码/等待的时刻总是叫我挂肚牵肠/所有的浪漫都已经发芽/变成美丽童话/哦恋爱的电话/浪漫的夜太长/心里说了千遍的爱你怎么表达/甜蜜的情话幸福的火花/都在电话的两端被融化/想你现在的模样/有没有披头散发/穿的是什么服装/嘴里咬着什么啊/脸红心跳的慌张/连说话都变得结巴/连双手都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都在电话的两端被融化……
除了这一整首都在描写手机两头的那种恋爱氛围,中外有多首歌曲都提到了电话(手机),下面列举一部分:
表2-3 和手机有关的歌曲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电话(包括手机,下同)的作用是实现远距离人声通信。因特网未出现之前,电话率先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一个无形的网络,因为每个电话号码具有唯一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人们在这张网络中的虚拟地址。让我们来试想一下电话在爱情中的作用:第一,减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这里不仅指经济成本,更指时间成本。现在的通讯技术几乎可以做到在任何地方进行联络,并且只要对方接听的状况下,听到对方声音的时间只需要几十秒;第二,增进感情:手机的即时通信功能可以让恋爱男女们保持一种联络状态,这种隐形的状态可以缓解遥远距离对情感的侵蚀。哪怕在以前人们可以鸿雁传书,遥寄思念,但这恐怕远不及在电话的这头听到心爱的人说一句“喂?”第三,缓解思念:在人声通信技术未实现之前,人们主要的远距离联络方式是书信,尽管在表意功能上,文字与声音不相上下,但声音作为每个人独特的标志,具有不可替代性,远距离人声通讯带给情侣的不只是更加快捷迅速的意义传递,更是在性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手机诞生之后,电话性交也应运而生,不受电线控制的手机轻易便走进了私密的个人卧室,不像电话的公共性或者共享性,手机与私密空间的结合为相隔遥远的寂寞男女提供了更加亲密的相处机会;第四,开放性。手机号码所提供的虚拟地址与现实的住宅不同,它可以轻易被他人“翻越”。假如一个男子爱慕一个女子,在现实中就需要登门造访的勇气,或是请第三人协助认识。但手机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现代爱情故事中,可能有无数的感情是从获得对方电话号码作为开始的。
(二)广播——全城热恋
实质上,在电话出现并进化成手机普及大众的这一阶段,另一种电子媒介也改写了参与了人类的爱情进化史,这就是广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电台——美国匹兹堡KDKA 电台正式开播。此后,广播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广播诞生之初仅作为传播文字稿件的附属工具,大多应用于军事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媒介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并且这种媒介能够解放双手双眼,具有一种伴随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1世纪初,情感电台成为划时代的媒介奇观。彼时,电台的节目形式有情感类访谈、广播剧、点歌祝福、评书、新闻、音乐、交通等。除了新闻和交通节目之外,其他类型的节目均涉及了爱情的主题。在大学宿舍、在出租车上、在餐馆里、在个人卧室的床头,收音机里总能传来主持人耐心安慰情感受挫者的声音。电台情感节目创造了一个临时场的场域将听众聚集起来,倾诉者在表达内心苦闷的同时会有一种被人关注和理解的感觉,而听众在众多分分合合的故事中也投射到了自己身上,仿佛感同身受。广播与电话结合之后还提供了互动功能,广播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情感共同体,感情世界受伤的人们在这里相互倾诉,寻找慰藉。于是我们看到电影《致青春》中的一幕,女主郑微发现自己爱上性格孤傲的陈孝正时慌忙打电话求助情感电台主播“紫鹃姐姐”。在《爱情公寓》中,搞笑又知性的曾小贤凭着幽默的语言和耐心的倾听成为都市夜晚的“爱情魔法师”。在电视台停播和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广播电台对于人类情感世界的沟通与建构丝毫不亚于影视作品中的夸张。与情感热线类的节目不同,广播剧则把文字著作进行再度创造,通过旁白,背景音,对话等元素为听众打造一个想象的爱情世界。点歌祝福类节目则借着流行歌曲的东风扩散了想说的情话,让整个城市听到歌曲背后所寄托的分分合合。
(三)影视——声画交错,“音”为爱情
自1895年12月28日诞生以来,电影已经走过了120 余年的历程。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在诞生之初是个不折不扣的“哑巴”,只有在融入了各种听觉艺术,尤其是音乐之后,电影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默片时代,片商们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他们请来讲评人填补上角色的对话或者请乐手使用钢琴或手风琴演奏与符合电影氛围的乐曲。1921年,有声电影开始出现,1927年华纳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空前火爆,而主角所说的那句:“等一下,你们再也不是什么都听不到了吧。”更是标志着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到来。《爵士歌王》不仅是一部歌舞剧,并且其中的爱情主题也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女主玛丽亚成为男主杰基追梦路上的贵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音乐,有着共同的理想,在临别时,他们难舍难分。可见,电影这门综合的艺术在诞生之初就与声音是不可分割的,爱情在电影艺术中也是经久不衰的绝对主题,没有之一。
1.音乐电影
1929年第2 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百老汇旋律》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有声片,除了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的舞蹈,薇妮和汉克两姐妹与歌舞团经理艾迪那一段浪漫的恋情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在这之后,共有十部音乐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这一最高荣誉,分别是《歌舞大王齐格菲》《与我同行》《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金粉世界》《西区故事》《窈窕淑女》《音乐之声》《雾都孤儿》《芝加哥》等。而2016年末上映的《爱乐之城》虽未能获得奥斯卡最高荣誉,却也获得了全球影迷的追捧,横扫金球电影节。上述这些音乐电影,无一例外都涉及了爱情主题,放眼全球来看,只要是音乐电影,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主人公的爱情经历。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融合音乐、摄影、美术、服装、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一体,这种最年轻的艺术至今也发展出了多种类型片,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绝妙的精神享受。然而在其123年的发展历程中,声音却几乎从未缺席,尤其是集中表达人类情感的音乐。电影之所以发展出了音乐电影这一类型片不仅仅是初生时吸纳借鉴音乐剧来填补内容的空白,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音乐、舞蹈、爱情叙事(表演)这三个主要的因素在音乐电影中完美融合。与其他电影类型相比,音乐电影突出了音乐和舞蹈在影片中的表现力,由剧中人物直接演唱(至少在观众看来是这样)的歌曲与电影音乐对观众来说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层次。音乐电影在这种形式的声画组合能够丰富电影本身的可看性,欣赏在这里不光是探索剧情的单一乐趣,音乐和舞蹈的标出使得情感的表达不再仅限于语言,听觉和肢体表达的能力被放大后,观众的听觉器官被充分调动,而对舞蹈的欣赏也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个观看过程中,原本主要由视觉系统来完成的观看现在要分出更多的注意力给听觉系统,在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增强时,观众的情感体验也就增强了。此时,爱情这个本身就与人们息息相关并令人向往的主题就镌刻得更深刻了。
2.电影声音
音乐电影成为电影艺术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类型并非偶然,自诞生以来,电影就一直在寻求如何更好地表现和利用声音。从开始的现场述评和伴奏到同期声再到如今的多种表现手段,在电影发展史中,如果没有声音那么它可能就成为人们口中的“折翼天使”了。
电影声音包括人声、音响、音乐。在这三个部分中,人声最为简单,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对白。与日常说话交流不同,电影中的对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或者服务于人物性格刻画,或者与剧情线索有关,或者烘托主题,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都要经得起推敲,而这又不仅仅是文本的创作。最终通过声音所表现出来的对白,是导演、编剧、演员以及幕后等多个部门共同创作的结果。时间会冲淡我们对剧情的记忆,但经典台词却恒久流传,列举如下:
You jump,I jump
——《泰坦尼克号》
我希望我知道怎样戒掉你。
——《断背山》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霸王别姬》
我也只是一个女孩儿,站在心爱的男孩面前,等他爱我。
——《诺丁山》
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有那么多的酒馆,而她却走进了我的。
——《卡萨布兰卡》
I see you...(你在我眼中)
——《阿凡达》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春光乍泄》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花样年华》(www.xing528.com)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要在这段感情前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大话西游》
我爱过你,就再也没有爱过别人。我永远也不,那是千真万确的。
——《魂断蓝桥》
我忍不住,我爱你。
——《阿甘正传》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剪刀手爱德华》
电影中的另一类声音称作音响,主要是指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主要有自然音响、机械音响、动作音响、特殊音响。这类声音的主要作用是搭建时空感觉,烘托氛围,反映人物心理变化等。电影音响即是对生活听觉真实的再创作,但它又超越现实,利用音乐心理学原理,将观众通过听觉系统和电影“连接起来”,使得电影有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
至于电影中的音乐——与诞生之初一样,即使在现代,电影音乐也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的重要因素。电影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摄影美术之外的表达形式。如今几乎任何影片都在苛求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尤其是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从开始到结束,大量的音乐被用来塑造人物或者时空。火爆全球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镜头进入瓦坎达时,背景音乐会加入非洲元素,使人瞬间感到时空的切换。在大反派“灭霸”出现时,音乐也会产生变化,甚至是正反派在发动攻击时,音效也是不同的,正派人物的攻击动作酷炫且声音和谐甚至美好,而反派的攻击动作丑恶并伴随着噪音。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于当电影出现某种色调时,音乐都能起到增强作用。
电影具备多种节奏功能,比如主观节奏、客观节奏、导演心理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等。音乐通过不同的音乐语言,比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来迎合电影不同的类型、场景,从而完美契合电影的节奏。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对他的研究生们做过一个实验,为他们放映《加勒比海盗》的同时,将国际声道的声音频道全部关掉,结果不出20分钟,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苏珊·E·朗格指出,音乐所反映的是“感情的结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连同它的紧张、松弛和主动期待的形式以及所谓“主动记忆”——特别是由西方音乐的和声代码和结构代码等所引起的“主动记忆”——都与叙事作品中的十分相似。而对于电影音乐的作用,学界的观点曾有过一个重大的转向,电影音乐从“仆从”转变为“相伴”,即从“画面为主”转变为“声画合一”。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加深观众对电影时空的整体感知。它的主要作用有渲染气氛、心理暗示、刻画人物性格、场景切换、抒发情感等。尽管对于音画地位的争论依然喋喋不休,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把有些音乐从电影当中拿出来,它们依然可以单独供人们欣赏。
以泰坦尼克号为例,官方收录的影视原声带共有30 首曲目。由席琳迪翁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火遍全球,成为几代人的记忆,至今仍被各路歌手所演绎、翻唱。因此凤凰网娱乐频道曾这样评价:“《泰坦尼克号》之后爱情片如过江之鲫,但每当它的主题音乐响起,你仍会觉得,它的经典地位很难被取代。”除了主题曲,片头女声哼唱的《Never an Absolution》(永不后悔)、泰坦尼克号出海时的《Southampton》(南安普顿)、剧中插曲《Rose》、杰克趴在木板旁边弥留之际的《Unable to stay,unwilling to leave》(去留之间)以及沉船之时的《The death of Titanic》等。这些曲目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倘若没有了詹姆斯霍纳的作曲,泰坦尼克号未必会成为影史上最成功的商业爱情片。
(四)遍地圣经——“流行歌曲”
媒介技术在进化,人们的表达方式也在进化。本章在最初以诗经为例说到了歌曲在爱情中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作品的演唱方法已经基本失传,但我们依旧能够从文字中窥视其美丽一角。尽管如此,人类对以歌言情这种浪漫的表达方式却从未止步,伴随着留声机、录音机、广播等技术的出现,流行歌曲(又称商业歌曲)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1888年,美国的O.史密斯发表了利用剩磁录音的论文,奠定了录音机的理论基础。此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荷兰飞利浦公司终于在1963年发明了盒式磁带,从此盒式磁带录音机很快在家庭中得到普及。盒式磁带录音机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商业歌曲的传播,这种歌唱形式因为其简明易懂的歌词和友好的演唱技法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流行音乐的诞生也为广播节目提供了更好的资源,音乐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俘获了一大批忠实听众。此后,人们又发明了MP3 播放器让流行音乐能够时时刻刻伴随在身边。互联网商业化让流行音乐真正成为全世界的宠儿,在这里人们可以寻找到几乎任何已经发行的歌曲资源。
《诗经·大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表达爱情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人们之所以歌唱,是因为歌曲在某些时候比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尤其体现在流行歌曲中与爱情有关的曲目可能无法统计,但只要细数一下当前歌坛当红明星们的知名作品,这一主题在流行歌曲中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了。
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是冷暖自知,而两个艺术家的爱情便是旷世之恋,李宗盛和林忆莲的过往至今仍被提及,就像铭刻在他们作品上的烙印,挥之不去。1992年,歌坛新秀林忆莲遇见已是乐坛金牌制作人的李宗盛,这一年她26岁,他34岁。8岁的年龄差并没有阻碍爱情的发生,反倒像一剂甜蜜催化剂让一切来得猝不及防,爱情来临时,任谁都无路可逃。身为少女的林忆莲和已作人夫的李宗盛因这段恋情备受争议,他们也终于在相识6年后修成正果。回望林忆莲与李宗盛的过往,爱情与两人的音乐不可分割,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林忆莲和李宗盛为华语乐坛缔造了诸多金曲。1993年,李宗盛为林忆莲制作《不必在乎我是谁》专辑,主打歌《不必在乎我是谁》《当爱已成往事》均是当年金曲;1995年、1996年的《伤痕》《为你我受冷风吹》等歌曲流传至今。当年两人因“师生恋”背负骂名,林忆莲只能选择毅然放手,远走他乡。再相遇时是几年后加拿大的雨夜,据说李宗盛在她门口站了一天一夜,连下雨都没有离开,这就是《为你我受冷风吹》的原型。两人因为音乐相知相恋结婚,也因为音乐和一些家庭琐事而分手,遗憾的是,在与林忆莲离婚后,李宗盛的创作质量与数量明显不如从前,而林忆莲也鲜有作品超越以往的经典。当年我为她受尽冷风吹的那个人如今已成往事,那就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正如乐评人墨墨所说:一对普通的、经历了平淡无奇热恋结婚争吵离婚的夫妻,只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被那些直抵人心的情歌修饰了,才被神化了而已。
流行歌曲之于爱情就像圣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便是爱的信仰,这种普遍的文化形式是如何助攻建构人类爱情的呢?一是记录爱情:这些创作者或是描写了自己的爱情经历,或是改编了听闻的故事,或是引据历史,歌词本身就是对人类爱情的记录。二是引起共鸣:人是情感的动物,某一首歌曲的歌词恰好触动了自己的感情过往,或是引起了内心对于爱情的感悟,便会在受众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三是表达爱情:歌曲是人声和器乐声的组合,这种奇妙组合在表达超语言含义的同时也拥发挥着基础的表意功能。四是引起情绪波动:歌曲中的文本歌词包含着各种情景和意向,加上人声的演绎和旋律的配合,这些符号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就会产生人内传播,进行联想,随即触景生情,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五是反映爱情观:由阅历、地域等社会文化背景所引起的爱情观差异也会反映到流行歌曲中,比如国内国外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
从前人类时代起,人和部分动物一样,将声音作为求偶的一个手段和标准,这样的原始行为在进入到现代社会并没有完全消除,追求“声色俱佳”的伴侣是天性,人类不仅是相貌的动物也是声音的动物。倘若肤白貌美的古代四大美女个个都粗声粗气,那恐怕这份美丽就要大打折扣。声音作为男女性征的一个区分点,它本身的独特性也是构成一个人整体气质的重要因素。人类在性爱时偏好讲粗话、呻吟,这种行为或许是对声音与两性关系最好的证明。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民歌、流行歌曲等,在不同的时代,歌曲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总体上都曾以声音作为媒介传递意义,作用于人类的情感生活。电子媒介扩展和提高了声音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并丰富了声音的表现形式。这一赋能极大地消除了时空限制,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使得爱情的维系相较印刷媒介时代方便了许多。电子媒介通过传递声音还能够分享爱情,形成一个临时的“场”,身处不同时空的人们因为声音将精神世界临时维系在一起,进行互动交流,获得一种满足感。此外,通过电子媒介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并非一时之火,一首火爆歌曲本身所创造的爱情意境成为一个意义的“碑”,数量庞大的听众在倾听歌曲的同时是内在的投射,也是在参与一个仪式。这些铭刻意义的“碑”会形成一种累积效果,吸引更多的人“朝拜”。
声音与爱情就像双影,声音塑造了爱情的文化,诗词歌赋、传统戏曲、流行歌曲,甚至是光影艺术的电影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而爱情丰富了声音的传播内容,正是由于情感需要的驱动,声音从语言幻化成传唱千年的情歌。在人类的过去,声音传达并记录着我们的爱情,并且以多样的形式构建着人类情感生活的意义场域,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未来,声音会形成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又会被怎样的新媒介所传达,我们不得而知。但千百年后,或许“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句依然可以打动她的芳心。
【注释】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6-8.
[2]曹咏梅.日本学界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研究.民族艺术研究[J]2016.108-116.
[3]李秀军.西方音乐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4]崔佳编著.人类音乐的历史[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3.
[5]吴永生,冯健和张小林.2005.中国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理基础.人文地理[J]88-92.
[6]霍向贵主编.《陕北民歌大全》[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82.
[7]王新惠.陕北民歌的文化地位及其艺术特色.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2007 88-90.
[8]张荣.“浪冒浪哨”:布依族男女对歌文化探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81-86.
[9]覃桂清.论广西民歌中的“对歌”.民族艺术[J].1994,127-139.
[10]肖璇.中国西南、西北两性对歌的比较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5(02):161-168.
[11]肖璇.同“俗”同“歌”不同“调”——中国两性对歌的共享与差异[J].中国音乐,2016(02):108-113+121.
[12]肖璇.近代学术转向影响下的对歌研究四种取向——中国两性对歌研究述评[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3):145-154.
[13]汤姆·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