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观也即个体对爱情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有关爱情观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心理学,自20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研究爱情以来,大批学者开始追寻研究爱情本质。弗洛伊德将爱情解释为力比多,在他看来,爱恋的情感会从自恋向“力比多”转移,这就是恋他之爱。
爱情的本质,1944年Reik 认为是寻求救赎。[1]马斯洛进一步发展,他认为爱的需求可能包含了弗洛伊德所理解的属性,但对于自我实现的人而言更高层级的爱,可以为自己而爱别人,而不是补救自己的缺陷。[2]
然而学者们发现,由于受到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影响,爱情的概念过于复杂而难以界定。因此,国外对于爱情的研究多对爱情类型的量化测量,研究人们的爱情观。例如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认为,浪漫主义爱情和现实主义爱情是爱情的两种基本态度,而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从类型学的角度把爱情分为伴侣型爱情和狂热型爱情。[3]他们提出,对于一直在一起的夫妻,热情的爱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成为同情的爱情:亲密关系从情感强度和强烈的物理吸引力转变为基于“感觉到他人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情。
除了较早的临床心理学领域,爱情理论更多的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倾向于讨论爱情风格、爱情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等。1976年,有学者认为,受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爱情基本分为6种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主要模式和次要模式。其中,浪漫型(eros)、游戏型(ludus)和朋友型(storge)是爱情的主要模式,次要模式则为理智型(pragama)、占有型(mania)、奉献型(agape)三种。[4]这一理论模式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基于此,亨德里克(Hendrick)编制了爱情观量表(Love Attitudes Scale)。[5]该量表以6种爱情模式为基本维度,采用5点计分,共42 道题的方式测量人们的爱情观;后来,为了方便研究,亨德里克又基于自己的研究基础精简题目,最终确定了共计24 道题的简版爱情观量表。经过大量跨文化研究的验证,该量表被认为是较为客观、科学的测量爱情观的工具,并在各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7年,Shaver 根据Bowlby的依附理论,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附风格,发展了爱情风格学说:他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附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连结的过程。这三种类型分别是:安全依附型(secure style)、焦虑/矛盾依附型(anxious/ambivalent style)、逃避依附型(avoidant style)。[6]恋爱关系风格的连续性部分归因于自我和社会生活心理模型,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依恋风格部分是由童年与父母的关系决定的。
与依附理论认为爱情风格受父母的影响不同,有学者倾向于爱情风格是不断变化的认知。爱的三重理论(Sternberg)[7]认为爱可以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亲密关系、激情和决策/承诺,“三重爱情理论”中提出,伙伴关系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在关系过程中可以预测地发生变化:激情和某些方面的倾向减少,而承诺增加然后逐渐平息。据此Sternberg 进一步开发了三角理论量表,研究人们爱情风格的变化。
在爱情风格之外,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了国家文化、原生家庭、性别角色与自尊心对爱情观的影响,以及爱情观与性态度之间的关系等。1966年,心理学家保罗·罗森布拉特在一系列文化调查中,将文化传播与社会组织的相关模式与浪漫爱情的出现作为结婚的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的功能主义环境下,他假设像其他所有人一样,现实的社会建构对私人情感的建构和表达有相应的影响。[8]基于文化研究的理念,Jankowiak 和Fischer 采用了166 个国家和地区标准跨文化样本,考察了跨文化差异对浪漫表达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文化传统将个人的情感结合到与他人的依赖网络中,从而重新宣传或消除个人情感体验的强度。反之,这种依赖网络破坏了个人对恋人或色情幻想的倾向。[9]
在性别角色对爱情观的影响方面,1987年,Bailey 和Hendrick 探讨了性别角色定位与爱情、性态度的差异有关的可能性。结果发现:男性在恋爱观和性态度上更多玩世不恭,性开放和仪式化。女性更以情感为导向,追求实际和依靠,有时更追求负责任和共有的态度。男性相对较多目标导向,而女性相对较多关系导向。[10](www.xing528.com)
人际关系也被视为影响爱情观的重要因素,1970年,Rubin 从爱情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假设开始,制定了内部一致的爱情观量表。浪漫爱情的概念包括3 个部分:附属和依赖的需求,帮助的倾向,排他性和吸收的方向,并预测大学生情侣会比已婚夫妻多一点时间相互凝视。[11]1997年,Montgomery和Sorell,使用Hendrick 爱情观量表对四个家庭生活阶段群体中六种爱情风格的认同差异进行了调查,样本包括四个组中的250 名成年人:分别是单身的青年大学生,子女未成年的已婚人士,子女成年并与自己一起生活的已婚人士,子女成年不与自己一起生活的已婚人士。研究讨论了所有生活阶段爱情观与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群体在爱情观认知度上的差异,大多数差异发生在未婚和已婚组织之间。[12]这项研究的结果模式与格拉施和施特劳斯的观点最为一致,两位学者认为随着年轻一代进入完全成年状态,经历了人际生活中的角色结构转变,爱情观态度的连续性变化可能会更加明显,此后,婚姻过程中的爱情观几乎没有变化。
除了人际关系的作用和经验,大众媒介也在形塑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想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Signorielli 在1991年提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电视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影响关于爱情行为和想法的媒介了。[13]大众媒体不仅销售产品或服务,还出售特定的观点。学者们认为,即使在最不浪漫的时刻,电视仍然存在着浪漫主义。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比大多数节目的快乐结局更积极,虚构的电视节目中恋爱关系与现实生活中不完美的爱情往往矛盾,媒体似乎饱含了关于浪漫关系的消息。然而,很少有面向浪漫主义的媒体与人们对爱情关系信仰之间联系的研究。
不现实的浪漫主义信仰对婚姻满意度和稳定性是有害的,但这些信仰起源却不被人们了解。虽然婚姻期望可能通过人际关系的经验形成,但实际上许多作者指出媒体影响是婚姻浪漫化和理想化观点的重要来源。例如,Jones 和Nelson 认为在没有突出的榜样的情况下,人们“将更容易接受社会和媒体提供的浪漫婚姻观”。更具体地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电视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观念来源”。Bachen 和Illouz 提出美国青少年渴望拥有理想化的浪漫文化模式和浪漫关系的态度,是由于密切暴露在媒体呈现的图像中。在一系列媒体和浪漫案例的研究中,Illouz还指出,受访者经常声称媒体需要对自己的浪漫观念负起责任。
Segrin 和Nabi 认为,我们社会中高离婚率的一个解释就是许多人对结婚抱有理想主义期望。[14]媒体被认为是这些期望的主要贡献者;然而,没有经验也没有证据支持该控诉。2002年,基于培养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两位学者对285 名未婚大学生展开调查,试图研究电视观看与对婚姻的理想主义期望和结婚意图之间的关系。回归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电视观看与理想主义婚姻预期呈负相关,观看浪漫的流派节目(例如浪漫喜剧,肥皂剧)与理想主义对婚姻的期望呈正相关。此外,这些期望与婚姻意图之间的强烈和积极的联系也被证实了。
2010年,Hetsroni 研究评估了电视观看和爱情风格之间的关系。基于爱情观量表(LAS),研究调查了338 名未婚以色列学生的电视观看习惯,恋爱现状和婚姻意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解释为支持弱培养理论,只有三种爱情风格与电视观看显著相关:游戏型、实用型和激情型;[15]友谊型,占有型和奉献型的爱情观并没有关联。研究结果与爱情观量表所定义的三种主要爱情风格并不一致,因此在未来的调查中研究假设如何制定也值得思考。
以上研究揭示了大众传媒对受众爱情观的培养效果。新媒体出现后,在浪漫关系升级中,社交网站正在成为流行的沟通形式,网络的媒体接触成为了媒介与受众爱情观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对象。2001年,Cornwell 和Lundgren 比较了网络空间聊天室和日常环境中的面对面恋爱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假设,在恋爱中的参与度方面,尤其是承诺和正式态度,网络空间的恋爱参与度往往比真实空间更低;在失实陈述方面,特别是年龄和身体特征,网络空间中失实陈述往往比真实关系更高。[16]研究结果表明恋爱关系的空间影响了参与程度,从而影响了失实陈述的数量。网络空间受访者比真实空间受访者年龄大,在性别或教育程度上很少有差异,这打破了早期爱情研究中对于性别角色差异的假设。不过,最近的一项针对青年人群在Facebook 上的恋爱承诺表明(Facebook“恋爱中”的个人资料展示,可以圈定自己的恋爱伴侣),女性在这一承诺上的态度和强度高于男性。[17]
新媒体媒介接触被证明在浪漫关系中发挥着其特定的作用。2005年,Tracil·Anderson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网络使用时间和偏好与对网恋的看法之间的关系,针对177 名从未参与网恋的人群展开调查,评估了在线恋爱观念和互联网使用量,互联网亲和力,网络感知现实和浪漫的信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网络接触时间和网络亲和力与在线浪漫关系的积极态度呈正相关;而感觉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的信仰与在线浪漫关系的看法无关,这意味着媒介接触对受众爱情观具备涵化作用。但研究采用的是早期涵化理论研究的模式,局限于网络接触时间对受众爱情个的影响,缺乏对受众个人经验、网络接触动机和偏好的控制。在新媒体全面浸入人们生活的当下,基于媒介特性和受众个人媒介使用习惯和经验,大众传播对受众爱情观的影响,仍然有新的理论价值待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