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措置的戏剧:冷峻的现实人面对

措置的戏剧:冷峻的现实人面对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政治氛围相对轻松,我们越来越强调独立、个性时,中国大陆的青春电影却出现同质化、类型化严重的状况。青春影片涉及性表达以及对异性身体的好奇,这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然而,在青春题材影片中,性表达往往弱化了人物情感的觉醒与释放,而加大了对女性的身体伤害。由于对两性关系有理解的偏差,所以也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很多影片中都出现了堕胎的情节。

措置的戏剧:冷峻的现实人面对

爱情模式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时代阶段,社会对男女青年的性别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同时代的爱情表达方式也不断地更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人物的爱情通常与革命事业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时期的爱情,则是对文革大背景下普通人民情感回归。而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政治氛围相对轻松,我们越来越强调独立、个性时,中国大陆的青春电影却出现同质化、类型化严重的状况。一批批企图唤醒“80后”“90 后”的清纯系电影,为何不能触发人的痛点,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呢?即使将校服高考军训搬上荧幕,影片中刻画的“青春”为何与我们记忆中的格格不入呢?青春电影原本是为了唤醒一代人的记忆,却成了一种情怀消费,也成为“烂片”的代名词。

(一)不同性别创作者的不同表达

据统计,2010年以来的青春电影,有不少是基于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网络小说创作者多为女性作者,女性作者以编剧的形式参与影片制作,提供了影片的脚本,导演则以男性为主,此类作品有《失恋33 天》《左耳》《匆匆那年》《原来你还在这里》《微微一笑很倾城》《七月与安生》等。

表2-1 近来主要青春片主创性别比例

创作者单一为男性,如《小时代》《栀子花开》《同桌的你》等,只从男性视角出发,容易对女性形象有所误解、物化女性,情感的把控也不够细腻。青春电影《小时代》中,一群住在花园洋房里打扮时髦又光鲜亮丽的小青年们追求着名贵高昂的奢侈品,爱慕虚荣成为了整部影片的关键点,脱离了青春本应该有的阳光和纯净,取而代之的是金钱、物欲。在电影《栀子花开》中,大学毕业生对情感的渴求,甚至远远高过毕业季的找工作压力,放大了一些非主流价值,难以激发多数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没有解释青春的真正内涵。

表2-2 导演、编剧皆为女性的青春片

而创作者单一为女性,如徐静蕾的作品《杜拉拉升职记》以及《亲密敌人》都极力塑造势均力敌的独立女强人形象,偶尔也让普通观众感到不切实际。小说改编电影,本身就存在不同体裁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当作品只是一个阅读文本时,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私密性常常使得人物形象在每一个读者的头脑中具象化,而当文本内容真正被具象化,搬上荧幕,一个个读者变成一个个观众,观看着一个个想象中的模糊人物形象日渐清晰,不免有落差感。即使小说作者充当编剧,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二)被扭曲的性

青春期本就是一个对“性”懵懂、好奇的时期,但对于中国的环境而言,长期以来,性表达都是压抑的。许多创作者借由青春电影,积极展现了青春期的性表达,“堕胎”“初夜”等成为热门话题。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期中的校园生活,多是像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及《我的少女时代》所描述,是男女两性之间纯洁、青涩的爱情初体验。青春影片涉及性表达以及对异性身体的好奇,这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在中国大陆青春电影荧幕中,长期以来压抑的性表达得到极大的释放,借由荷尔蒙喷发的青春期,对性大肆渲染,不免让人觉得用力过猛。

“脚本理论强调人的性发育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成长的过程,更是个人认同和归化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的性文化的过程,而且恰恰是后者才塑造了人各种性行为。”然而,在青春题材影片中,性表达往往弱化了人物情感的觉醒与释放,而加大了对女性的身体伤害。[3]创作者借助于性爱的错位与混乱来表现各个人物在青春时期对爱情的理解。由于对两性关系有理解的偏差,所以也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很多影片中都出现了堕胎的情节。(www.xing528.com)

《同桌的你》中周小桅怀孕,私自堕胎引发大出血;《匆匆那年》中方茴怀孕,为了体现青春记忆的刻骨铭心,甚至要求在手术过程中不进行麻醉而用极致的疼痛惩罚自己;《致青春》中,阮莞的男友出轨使另一女生怀孕,阮莞亲自拿钱并陪同她做了人流手术,对方身体的疼痛与阮莞心灵的疼痛交织在一处……为了表现青春的痛感,很多导演和编剧都将堕胎作为一个特征去描述。而这种扭曲的性表达却常常成为影片的转折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匆匆那年》中方茴的初夜是出于报复陈洵;《左耳》中黎吧啦与张漾发生关系是黎吧啦勾引许弋的报酬,也是造成黎吧啦死亡的原因;《同桌的你》中小栀意外怀孕而林一却说“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暗示了他们之间最终不会有结果。女性作者在小说中通常会对性行为进行美化,它是爱的延伸、是情感的表达与抒发,而荧幕中对性的描述只能用前后的行为去展现,而无法真切地表现性行为中的爱。因此,小说中的性是美好的,而搬上荧幕的性却是尴尬疼痛略显粗暴的。

(三)仍在路上的女性主义

在上一个部分归纳的角色配置中,我们发现,前两种角色配置最后都回归到男性主导的恋爱模式中,说明当下社会对男女恋爱模式的接受度依然倾向于男女顺配。即使是徐静蕾塑造的独立女性,也比一般普通女性强大,强大到能够与男性比肩,与之势均力敌,仍旧以男性的标准在审视女性。尽管中国大陆青春电影总体口碑不高,但也不乏好作品,如《喜欢你》《七月与安生》,这两部作品也是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女性编剧与男性导演的搭配,《喜欢你》表现了大叔萝莉的组合,而《七月与安生》则侧重对女性细腻的描写。导演在原因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如《七月与安生》结尾关于孩子的部分,从而避免落入“闺蜜抢男人”的落俗圈套;《喜欢你》更是使得观众对玛丽苏的情节买单。

《喜欢你》塑造的人物角色,尽管有男性的优越特质,也有其自身的人格缺陷,比如缺爱、孤独;女主角虽然处境落魄,但其也有自身的闪光点,在厨艺方面也是无人能及,有自己的倔强。男女主角在美食中相互欣赏,在某一个领域中互相认可,最终可以并肩看夕阳。无论身份如何,基于生活,他们都只是普通的恋爱中的男女,这就是这部影片所传递的,也是其尽管存在浮夸、脱离现实的情节,却赢得观众的喜欢。

《七月与安生》则是以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成长道路展开,述说她们的悲欢,而交集则是男性角色苏家明。尽管描述的是两个女性,但实际上她们代表着每一个女性的双重性格,时而乖张跋扈洒脱,时而却扮演着乖乖女去迎合社会的期待。而男性苏家明在校园中与乖乖女七月谈恋爱,却在某些时候喜欢着放荡不羁的安生,七月与安生是女性本身的特征,不同的成长历程使得有人成长为七月,有人成长为安生,爱情与友情交织,却避免了狗血的“防火防盗防闺蜜”套路,最后的安生活成了七月,也收获了爱情。

女性角色在恋爱中的定位,反映了社会对爱情的定义。青春有痛感,而更重要的是走过青春实现的人的成长与蜕变。某种具体的符合,如校服、高考并不能代表一代人的青春,堕胎、性冲动更不是青春的代名词。青春期对于爱情的怦然心动更应该成为创作者挖掘的重点,刻意营造的痛点与伤害并不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脱离了霸道总裁的套路,不能叱咤金融领域的女性,也可以成为可爱的少女。青春电影中对爱情的刻画,应该呈现出男女各自的性别特征,他们既是社会中的人,更是恋爱中的普通情侣。

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中的爱情表达,体现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情感特点。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其本质仍是人间最至高无上的真情。作为一个保守的东方古国,“爱情”是神秘、高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爱情”又变成不可描述的禁忌;随着文化政策的改变以及物质水平的发展,“爱情”变成平淡的,而又不甘平淡变成“叛逆”的,“放纵”的……“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青春电影中的爱情表达未来的发展依然会从过去的历史,从现实的生活切入,而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是表现情感的技巧、人物的刻画,当下爱情电影数量不少,质量却有待提高。尽管营销手段不断翻新,多媒体不断发展,对爱情电影的考核最终会回归到出品内容的质量上。提高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体现爱情的普世价值,才能使中国大陆爱情电影进一步发展。

【注释】

[1]阉景翱.写作艺术大辞典[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979.

[2]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3.

[3]秦璐.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