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角位于天河公园一处小山坡的半腰上。在山腰小道两旁的绳子上,密密麻麻地挂着上千份相亲者的简历。树上挂满了,就挨排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有人打趣说,若是一个外国人来这,甚至会以为这是大型的“人口贩卖”现场。
这个相亲角最早于2013年由一对热心老夫妇组织,随后逐渐壮大,成立了“天河红娘志愿者团队”,主要成员都是五六十岁的阿姨,利用闲暇时间为相亲会做志愿服务。此外,陆续也有很多老人自发组成团队来天河公园张贴相亲牌。在交谈中,我们得知,他们做志愿者的初衷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寻觅姻缘。
现场相亲角的主要运作模式是志愿者根据相亲者家长或本人提供的真实身份证信息,填写相亲牌悬挂在树上。相亲牌的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身高、职业、户籍、房产、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极少数还会贴上自己的照片。若相亲牌上的信息基本符合择偶标准,家长或者单身青年本人便会联系相亲牌上提供的电话号码或微信号,进一步深入交流。当然,相亲牌上的联系方式也基本都是家长的。
根据我们在天河公园收集到的537 份相亲牌信息样本统计,可以得到一些耐人寻味发现。
从文化程度来看,主要以高学历人口居多。逾七成的相亲者学历在本科及以上。在收入水平上,中等收入人群居多。逾四成相亲者的年收入在8万—12 万之间,年收入在8 万元以下的仅占17%。(当然,不排除在相亲牌的收入状况存在虚报的可能。)从男女性别上来说,女性相亲者的数量为男性的两倍。
在相亲角,一个完整的择偶步骤大概是:首先,快速筛选,主要是查看现场摆好的简历或观察其他人群中的家长,做出预判。其次,建立联系,此阶段主要是选择简历中子女条件满足预期且在现场合眼缘的对方父母,主动前去攀谈。再次,加深了解,此过程中基本属于沟通基本情况,且两方父母通常会把随身携带的孩子真实照片进行互换,如果觉得条件基本符合就互换联系方式,主要是微信号等社交账号。最后,便是回家征求孩子意见,未婚子女最终决定是否与择偶对象见面以及两人未来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群成为公园相亲模式的新“战场”。(www.xing528.com)
在现场,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相亲微信群的二维码。家长或者本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扫码入群。
群内,群友个人名片被要求修改为“性别+出生年份+身高+学历+工作”的形式,如“独女 94年未婚 168 硕士国企”。在正式入群后,大家都会编辑一段文字介绍子女或本人情况发到群里面,如有意向就私聊联系。
出于好奇,我们加入了“千里姻缘一线牵22 群”,群内成员分工明确。有工程师为群设计二维码相亲表,还有以“钟老师”为首的整个义务服务体系,更有以“红柳”为代表的群体,在业余生活中主动向周围人介绍该群,拉入有需求的新成员,为群提高知名度立下功劳。而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是不少退休父母自发响应成立的,目的就是提供场合促成青年人的婚姻。
如今,天河公园已成为广州相亲会的一个代名词。除了广州当地的老人前来参与活动外,也有不少佛山、肇庆等周边城市的家长专程赶来为孩子寻觅姻缘。
替儿子相亲的费阿姨便专程从肇庆赶来。费阿姨直言,“不过,我们这肇庆户口的,在这也不好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