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动态活动主要包括群众舞蹈活动、群众音乐活动、群众戏剧戏曲活动、群众曲艺活动、民间文艺活动等。
一、群众舞蹈活动的辅导
(一)群众舞蹈活动辅导的内容
群众舞蹈活动的辅导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舞蹈知识讲座、网络媒体等为辅导形式的舞蹈理论基础知识;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为辅导形式的舞蹈训练内容;根据不同社会需求所创编的群众舞蹈作品。
1.舞蹈知识普及
舞蹈理论基础知识是舞蹈知识普及的主要内容,它不受主观条件的限制,可以最广泛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舞蹈知识的需求,帮助群众开启舞蹈的神秘之门。舞蹈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舞蹈基本常识和舞蹈作品赏析知识两大部分:一是舞蹈基本常识,包括舞蹈的种类、舞蹈术语、舞蹈审美特征等基础知识。其主要任务是帮助辅导对象辨认现代舞、民间舞、古典舞等舞蹈种类;认识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日本的“能乐”等民间传统舞蹈形式;了解芭蕾舞的“开、绷、直、立”、中国古典舞的“圆、曲、拧、倾”、傣族舞的“三道弯”等各种舞蹈美学特征。二是舞蹈作品赏析知识,即基于舞蹈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上的舞蹈动作语汇、风格形态、作品结构形态、审美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呈现等多方面的系统知识,包含作品的题材、体裁、内容、形式、风格、技巧等。
2.群众舞蹈培训
群众舞蹈培训是通过有组织的舞蹈知识、舞蹈技能的传递行为,让辅导对象亲身参与的舞蹈训练活动。它是建立在舞蹈特殊性——动态性基础上的另一种重要的普及教育形式。群众舞蹈培训主要包括广场舞推广培训和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舞蹈训练班培训两大类。广场舞推广培训,不同于传统的民俗舞蹈传承活动,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广场文化的培育行为,既包括针对广场舞推广的教员培训,也包括面向大众的广场推广实践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具有时代特色的健身操、韵律操等。舞蹈训练班培训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少儿舞蹈班、成人形体班、老年民族舞班、国标舞班等,其教学内容根据辅导对象的年龄、需求以及舞蹈基础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3.群众舞蹈创编
根据不同目的和需求所进行的群众舞蹈创编活动是群众舞蹈辅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表演空间的不同,可分为以节庆仪式、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广场舞蹈和以展演展示、交流竞赛为目的的舞台舞蹈。广场舞蹈创编应遵循易学、易跳、形式活泼、参与性强等原则,结合其四面皆是观众的特殊性而进行。节庆仪式类的广场舞要注重“场”与“面”的关系,追求宏大、喜庆的氛围;强身健体类的广场舞,往往节奏鲜明、队形简单,强调自娱性。舞台舞蹈创编以群舞居多,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的动作技术难度不高但动态特色鲜明,没有固定不变的创编规则可循,唯有始终坚持不拘一格、推陈出新,才能从各种展演展示、交流竞赛中脱颖而出。
(二)群众舞蹈活动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1.以辅导对象为中心
树立“以辅导对象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辅导者既是主导者、组织者又是服务者。主导者,即在辅导过程中,发挥辅导者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辅导对象的主体地位;组织者,强调广泛的群众参与面和辅导活动受惠面,要求辅导者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服务者,突出的是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使辅导对象通过参加辅导活动达到锻炼体魄、愉悦身心的目的。
2.辅导内容“宜宽不宜深”
辅导内容的选取既要注意广泛性,又要根据辅导对象的身心特点,注重辅导内容的可接受性。让辅导对象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呵护好辅导对象的舞蹈兴趣,是内容选取的基本标准。对于群众性的舞蹈辅导而言,过高的技巧、过难的动作都不适合。群众需求的多样性、社会辅导的长期性等,都决定了辅导内容的广泛性。
3.重视辅导效果信息反馈
树立“小循环、多反馈”“即时反馈与远时反馈”相结合的意识。在辅导过程中,针对难点动作、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及时评价、多次点评;辅导结束时,进行总结反馈;还要注意多创造汇报、交流、演出的机会,让辅导成果在活动和比赛中展示,在普及中得到提高。
二、群众音乐活动的辅导
(一)群众音乐活动辅导的内容
群众音乐活动的辅导对象是非音乐职业的广大群众,辅导的重点是群众音乐骨干和各类音乐团队组织。由于辅导对象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院校的学习,存在着音乐知识掌握不够系统、表演技能技巧掌握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所需辅导的内容具有普及性和实用性。
1.群众音乐活动知识
主要辅导内容有音乐概论、乐理、识谱、音乐赏析、表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对群众声乐、器乐等各专业爱好者的主要辅导内容,应是他们在学习、训练、提高演唱和演奏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用数字音乐设备进行音乐编配、制作、表演、传播等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等,也应纳入群众音乐辅导的范围。
2.群众器乐活动知识
群众器乐活动有合奏、独奏等。合奏的主要辅导内容:首先是要掌握合奏的基本知识,即结合乐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编制,并选择曲目、合理编配;其次是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能力,即通过对乐队领奏、分奏、多织体合奏等有步骤地进行训练,运用多种乐器性能、多种音色组合、多种演奏表现方法深刻表达乐曲的内容。独奏的主要辅导内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理解,掌握和运用乐器的多种技能、技巧,完整地表现乐曲内容,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特点。
3.群众声乐活动知识
群众声乐活动有合唱、独唱等。合唱的主要辅导内容是合唱的基本知识,即通过歌唱的咬字、呼吸、共鸣发声训练,音准、节奏训练等过程进行有步骤的辅导,以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同时应运用“刚、柔、弹、跳、强、弱、快、慢”等多种演唱技巧和手段,深刻地表现歌曲内容,使演唱的作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独唱主要辅导内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运用“声、情、字、味、表”等多种手段表现歌曲内容,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特点。
4.群众音乐创作活动知识
首先要掌握音乐创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即通过对生活中题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想象,运用创作知识和技法进行情感表达,借以体现出“前不见古人”的独创性,使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其次是围绕鲜明的主题,进行整体形象的构思、曲式结构的构思,运用创作技法结构处理好歌曲风格、调式、调性、和声等要素。最后是安排好作品的开头、结尾、乐句、乐段、间奏、高潮等布局,使作品表达完整,努力塑造出生动、富有感染力、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
(二)群众音乐活动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1.以成熟的案头工作实施辅导内容
案头工作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无论是对音乐演唱还是演奏,无论是一对一辅导还是群体辅导,辅导者都应先做好案头工作。案头工作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有调查、有研究、有决策,要发挥辅导者的聪明才智,通过本身的知识积累和学习创新完成案头工作,制定出成熟的辅导方案,对要完成的辅导内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到思路清晰,以新知识、新方法、新的音乐示范内容等,通过辅导过程不断提高辅导对象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引领辅导对象打开新思路、掌握新知识。
2.以情感辅导培养辅导对象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群众音乐辅导中,辅导者要以情感为纽带来培养辅导对象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带有感情色彩,离不开情感表达。辅导者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以优美的范唱、范奏和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自由的、轻松自然的辅导环境,激起辅导对象的情感共鸣,这样不仅能使辅导对象迅速理解和掌握辅导内容,还能缩短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相反,辅导者情感平淡、严肃拘谨,辅导空气紧张,让辅导对象在这种氛围中接受辅导,有碍于调动辅导对象的艺术感觉,不仅达不到好的辅导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到辅导对象以后的学习兴趣。
3.以打好音乐基础作为辅导的重点
群众音乐活动辅导的对象是大部分音乐知识掌握不够系统、表演技能技巧掌握不够全面的普通音乐爱好者。因此,对这一群体的辅导要以打好基础为重点,要将强化基础贯穿始终。首先,辅导者要对辅导对象加强音准、节奏等方面的基础训练,还要启发他们多听、多看、多练,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其次,要强化辅导对象基础内容的学习训练,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还要不断培养提高辅导对象的学习兴趣,让辅导对象在学习音乐的进程中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执着,直至完全入门,有些还可经过深造,成为基本功扎实、音乐知识全面、有用武之地的音乐骨干。
4.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辅导内容
在群众音乐辅导活动中,要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按次序、有步骤地安排好辅导内容。如在声乐辅导中,先要安排唱好低、中音区,打好坚实基础后才能安排唱好高音区。唱好高音区也要循序渐进,如要唱好高音区所需要的气息、共鸣等位置,要先唱好单母音、唱好练习曲,再唱带有高音区的歌曲等。否则,在没有掌握好唱高音区的技巧时,乱唱高音,并选择力不从心的作品演唱,只会适得其反:安排器乐等其他音乐形式的辅导内容,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欲速则不达”,甚至造成难以纠正的毛病和难以挽回的损失。
5.以不断的研究实践提高辅导能力
在群众音乐辅导活动中,辅导者不但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辅导知识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活动组织、音乐创新、文字表达、工作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辅导者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辅导能力。在辅导实践中,要善于总结辅导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研究,研究成果还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实践,使自己成为群众音乐辅导的研究者和带头人。
三、群众戏剧戏曲活动的辅导
(一)群众戏剧戏曲活动辅导的内容
戏剧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语言、歌唱、音乐、舞蹈等手段扮演各类角色,将动人的情节展现给观众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戏剧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人士将以剧本为核心进行剧情表现的艺术都纳入戏剧范畴,例如电视剧、电影等。
群众戏剧工作者在选择辅导活动的内容时,首先要对下列问题有明确的认识:第一,群众戏剧辅导是个综合概念,除了表演艺术以外,还有服装、道具、化妆、音乐、舞台效果等一系列的内容,它们组成了戏剧艺术的全部。第二,戏剧是个大概念,戏曲是戏剧的组成部分。除了以话剧为核心的西方戏剧艺术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戏剧艺术,如印度的梵剧、日本的歌舞伎等。我国的戏曲专指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由于其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群众性的戏剧辅导中,可将西方戏剧和中国戏曲从戏剧的大概念中分离开来,形成群众戏剧概念和群众戏曲概念。第三,广大戏剧爱好者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往往是从对某出戏或对某个名家的喜爱或崇拜开始,模仿是人们实践的开端。其辅导内容的选择应视辅导对象和辅导形式的具体情况而定,状况不同,其辅导内容的重点也不应相同。
1.群众戏剧活动辅导的内容
(1)戏剧理论基础知识
即戏剧艺术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目的是了解以话剧为核心的戏剧艺术的基本概念。话剧艺术起源于西方,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其完整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形态。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一般群众用传统的文化理念去理解西方戏剧理论是比较困难的。学习戏剧理论基础知识有助提高对这门艺术的整体认知能力。其中包括:
中外戏剧发展概要——主要学习西方戏剧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及发展过程;传入我国的时间和历史背景;西方艺术在我国形成的土壤和条件等。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了解戏剧艺术的发展过程,对掌握戏剧的本质有帮助。
戏剧的类别与特征——戏剧的类别除了话剧(如《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外,还有许多种类,如舞剧《红色娘子军》、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剧《美国名剧“猫”》、木偶剧《崂山道士》等。每一个剧种都有其特定的模式、规律和特征。了解各剧种自身的艺术特征和剧种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全面学习戏剧艺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戏剧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广大戏剧爱好者来说,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在编排群众性戏剧节目中所采用的任何技术和技巧都应当以戏剧理论为依据。引导每一个辅导对象由感性娱乐型学习向理性知识型学习转化,是群众文化“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例如,戏剧性、间离效果、戏剧表演三大体系、三面墙和四面墙理论等,都是要学习的内容。
戏剧风格与流派——戏剧的流派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各自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前面所述的一些理论都源自于各个流派。例如,自然主义戏剧、象征主义俄剧、未来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先锋派戏剧等。这部分知识对戏剧爱好者把握具体剧目的风格,提高对戏剧艺术元素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戏剧艺术基础知识
即戏剧艺术应用性理论知识。在群众戏剧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应用性艺术元素的支持,则所有艺术处理和戏剧动作便失去了根基,从而变得没有意义。表演者在剧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其目的,都必须按照剧情的要求去塑造人物。因此,学习艺术的相关知识是完成群众性戏剧作品的前提。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戏剧动作与戏剧语言、戏剧悬念与戏剧冲突、戏剧元素与戏剧目的、戏剧导演与戏剧表演、情节线与动作线、戏剧故事与戏剧主题、剧本情节与剧本角色、戏剧舞台美术与戏剧音乐、典型人物与典型性格、编剧基础知识等。
(3)戏剧操作基础知识
即戏剧艺术实操方法类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指对完成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是群众戏剧辅导的主要部分。在群众戏剧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对演员和导演的职业感觉和界限分工并不强。因此,技术操作性知识的选择不必求深,但要全面。
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剧本的阅读、导演的构思与排练方法、戏剧节奏与舞台调度、演员角色的进入与角色的再创作、戏剧台词要素与形体训练要求、戏剧排练计划与排练方法、演职人员的分工与配合等。
2.群众戏曲活动辅导的内容(www.xing528.com)
(1)戏曲理论基础知识
即戏曲基础性理论知识。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广大戏曲爱好者通过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能力,同时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辅导者应尽力使辅导对象对戏曲艺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中国戏曲概要——主要了解我国戏曲艺术自先秦时期的萌芽期开始,经过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直至明清时代的繁荣期全部的发展过程。戏曲发展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清晰的时代烙印和代表剧目及人物,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有助于人们对我国民族艺术本质的理解。
戏曲的种类与特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360余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每一个剧种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因此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和特征。辅导对象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戏曲风格与流派——戏曲风格分剧种之间的风格特征和剧种内部的风格特征两类。不同风格产生了不同的流派,这正是戏曲的魅力所在。辅导者在选取辅导内容时,应视辅导活动的类型及辅导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而定。
(2)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即戏曲应用性理论知识。中国戏曲是综合性艺术,包含了文学、语言、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以及民间艺术等,并将多方面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虽然各剧种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形成了统一的戏曲规范和程式。了解戏曲规范是辅导对象参与戏曲艺术的先决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戏曲的程式规范、戏曲音乐与板式、戏曲的服装与道具、戏曲韵白与韵律、戏曲锣鼓经、戏曲文武场等基础知识。
(3)戏曲操作基础知识
戏曲艺术实操方法类知识。戏曲爱好者若要参与戏曲剧目的实践活动,必须要掌握相关技巧。戏曲的表演技法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集唱、念、做、打为一体,在世界戏剧领域内都是罕见的。作为戏曲爱好者若想达到职业表演者的水平是很困难的,辅导者应站在辅导对象的角度上选择辅导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戏曲唱功练习、戏曲念白练习、戏曲身法练习、戏曲台步练习、戏曲腿功练习、戏曲编导基础知识等。
(二)群众戏剧戏曲活动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1.做到“两个结合”
戏剧戏曲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综合性艺术,不同状况和不同审美水平的群众对戏剧艺术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理论性的内容选择过多,辅导对象就会产生枯燥感和疲劳感。若仅侧重操作性内容辅导,又会使辅导对象失去目标而产生盲目感。因此,在辅导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从提高兴趣入手
群众参与戏剧戏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因此在辅导过程中应从提高群众的兴趣入手,采取多种形式来满足辅导对象的各种需求。在通常情况下,辅导对象参加培训都有求知性和自娱性心理,而且在大多数时间内这两种心理会并存。必须充分认识在群众性戏剧活动中,辅导对象既是表现者又是观赏者。
3.注意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群众戏剧戏曲活动的辅导应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过程,对于大多数辅导对象来说,对于戏曲艺术的兴趣仅仅来源于爱好,在理论知识面前存在紧张和陌生感是不难理解的。由于人们参加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故对辅导对象的理论知识传授不可以一次输入过多,要时刻注意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四、群众曲艺活动的辅导
(一)群众曲艺活动辅导的内容
曲艺是我国各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用汗水和乳汁哺育了这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门类。长期以来,曲艺艺术距离群众最近,甚至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辅导者在确定辅导内容时,务必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作品和实践中探索理论”的原则。
1.曲艺理论基础知识
我国以口头说唱为表现手段的曲艺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各地的曲种将近400个。虽然曲种繁多,但真正形成理论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辅导对象学习基础理论的目的是了解我国曲艺说唱的本质,对我国民间说唱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特征等有个初步认识,为全面掌握曲艺形态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曲艺的形成与发展、说唱艺术的风格与特征、曲艺的类别与形式等。
2.曲艺艺术基础知识
如果说戏曲是用歌舞演故事,那么曲艺就是用说唱演故事。中国语言的丰富性带来了曲艺艺术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包括以“说”为主的艺术形式,如相声、评书、评话等;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如京韵大鼓、单弦、东北大鼓、湖北大鼓、温州大鼓等;以“似说似唱”为主的艺术形式,如快板书、山东快书、锣鼓书、四川金钱板等;以“边说边唱”为主的艺术形式,如山东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徐州琴书等;以“边说边唱边舞”的艺术形式,如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等。
上述各类艺术形式均有各自的艺术规范和特征。群众曲艺活动的辅导一般以单项形式辅导为主,如相声辅导班、单弦辅导班等。辅导者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必求全,但要求精。
3.曲艺技法知识
技能辅导是群众曲艺辅导活动的主要部分。对于群众曲艺爱好者来说,表演者往往就是创作者,加强技能和表演基本功的培训是准确把握曲艺作品的关键,表现形式越简单,对表演者的技能要求就越高。
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创作方法、曲艺说表技巧、曲艺唱表技巧、曲艺传神与使噱技巧、曲艺一人多角表演技巧等。
(二)群众曲艺活动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
曲艺来源于民间的口头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群众的角度来看,曲艺不仅是一门表演艺术,同时也是人们相互传达情感的一种最便利和最形象的方式。单位内部联欢活动,田间地头的小型演出,甚至同学、战友聚会等都少不了演上一段曲艺节目,给人们带来欢笑。因此辅导教材不能生硬刻板、脱离群众,必须时刻牢记“寓教于乐”的原则。
2.避免出现行业拜师行为
由于我国曲艺艺术来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因此在该行业中流行以“口传身教”为特征的拜师收徒习俗。群众曲艺的辅导活动应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的,辅导活动是群众的文化服务性活动,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而非职业性的行业关系。群众辅导中的拜师收徒现象违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自愿原则和群众随意、多变的需求规律。因此,在群众性辅导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行业拜师行为,更要禁止旧式帮会现象出现。
3.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曲艺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反应迅速的特征,因此在辅导活动中应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示范与练习相结合、教学与观摩相结合、传授与交流相结合、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是曲艺辅导的基本方法。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土壤,辅导便失去了意义。
五、民间文艺活动辅导
(一)民间文艺活动辅导的内容
1.民间文学辅导
包括以民间文学或用民族民间语言形式承载的、由民众集体传承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说唱、小戏、谚语、谜语、对联等内容。
2.民间艺术辅导
包括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传统手工技艺等门类的基础知识、表演技巧和创作要领等。
3.民俗活动辅导
包括与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族信仰、游艺、传统体育等有关的具有民族民间传统的活动。
4.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整理、保护方法的辅导
包括采用抢救性记录、田野调查、普查与专项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搜集,采用登记、分类、建立档案等方式进行整理,利用数字化录音、摄像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数值、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储存,采用原生性保护、整体保护、多样性保护和濒危性保护等手段进行保护等内容。
(二)民间文艺活动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中的许多内容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应当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确定的法定概念和法定原则进行保护。即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扬,承担起群众文化部门和单位所应承担的职责。应将民间文艺活动辅导的重点放在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保护上。
2.注重发挥群众文化艺术人员的专业优势
文化馆(站)要将对民间文艺活动的辅导纳入群众文化的整个业务体系中,依托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员承担民间文艺活动辅导的任务,融入各艺术门类的辅导业务中,发挥出群众文化艺术人才的专业优势。在辅导中,应将传授民间文艺活动的基础知识与组织有特色的民间文艺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各民族、各地方艺术特色和群众的爱好,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辅导。
3.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传承人的作用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人是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民间艺术活动辅导的重要资源,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传承民间文化遗产有着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对于开展民间文艺活动,做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搜集、整理、传承和保护,进行民间艺术活动辅导都有重要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