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众文化辅导的步骤与程序优化

群众文化辅导的步骤与程序优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搜集辅导需求信息设立群众文化辅导项目应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为依据。其中正文是辅导计划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预期目标、辅导项目的内容、辅导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相关要求等。

群众文化辅导的步骤与程序优化

一、群众文化辅导的基本流程

群众文化辅导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辅导者的角色地位、明确辅导内容、选择辅导工具、把握辅导对象、编写教案教材、实施辅导程序、进行效应反馈等内容。

(一)确定辅导者的角色地位

群众文化辅导首先应根据辅导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辅导活动的辅导者。一般辅导活动的辅导者可由一人承担,也可由多人承担。在辅导活动中,辅导者除了要承担相关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当根据需要承担组织、管理、协调等多方面的责任。辅导者的角色,既应该是施教者、管理者、指导者、评价者,也应该是辅导对象的朋友和服务者。

不同类型的辅导活动对辅导者的角色要求也各不相同。授课类辅导活动要求辅导者主要承担讲师的角色,而表演类辅导活动则更多地要求辅导者承担导演或艺术指导的角色。因此辅导者在辅导活动中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可发挥的潜能,增强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承担起辅导者角色赋予的任务。

(二)明确辅导内容

辅导者应依据辅导活动预定的目标和任务,按照辅导对象的文化需求设定相应的辅导内容。设定辅导内容还需要辅导者准确掌握和充分考虑辅导对象的人员构成、层次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实际状况,选择便于辅导对象接受的内容,同时根据不同的辅导对象,在辅导中摄入不同的信息量。辅导内容设定的合适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者的知识功底和辅导技能。

(三)选择辅导用具

辅导对象应根据辅导对象的实际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辅导工具。适宜得当的辅导工具可以有效地拓宽辅导手段,起到强化记忆、启发想象、活跃气氛、增强效果的作用。在辅导工具的选择上,既可以利用各类电化设备、投影设备等,也可以选择录像、录音、幻灯、电影、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

(四)把握辅导对象

辅导者应对辅导对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参照他们的具体特征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的辅导形式与辅导方法。对于辅导者而言,能否准确地掌握辅导对象的各种信息是有效地选择辅导形式和方法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辅导者还应在辅导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辅导对象的情绪,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对象的能动性。可以说,这种能动性直接影响了辅导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接受效率,决定了辅导效果的优劣。

(五)编写教案教材

辅导者在辅导活动开始前,应提前编写辅导教案(方案),将辅导目的、辅导内容、课时安排、完成目标、辅导重点及难点、辅导用具的应用、习练项目以及辅导实施的步骤、程序等内容逐一加以设计,做到胸中有数。同时还要根据辅导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将所要完成的辅导内容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归纳,编写出可提供给辅导对象使用的辅导提纲、讲义或者教材,从而帮助辅导对象对辅导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实施辅导程序

实施辅导程序是指辅导者将辅导活动付诸实施的过程。实施辅导程序是辅导的重点,之前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这一过程服务的。在实施辅导程序时,要准确把握授课讲解、演示示范、安排习练等环节,注意采用辅导对象易于接受的辅导方式和方法,加强与辅导对象的交流互动,讲求辅导艺术,充分展示辅导者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人格魅力。同时注意针对不同辅导对象的不同能力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重在提高辅导对象的领悟力、理解力、模仿力等基本能力。

(七)进行效应反馈

辅导者还应采取多种方法对辅导效应进行全面反馈,并从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短期效应在辅导活动进行中或一个辅导周期结束后即可得到反馈,而长期效应的获得不仅需要一个连续不断、潜移默化的辅导过程,而且需要辅导者做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努力。得到效应反馈后,辅导者应及时针对效应反馈中不合理、不适宜、无效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进行效应反馈可采用考试考核、检查评审、数据统计、座谈交流、调研论证等方法。

二、辅导者的工作步骤

根据辅导活动一般需要经历准备、实施和总结的整个过程,辅导者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七个步骤。

(一)搜集辅导需求信息

设立群众文化辅导项目应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需求信息的收集工作,是辅导活动进行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搜集群众需求信息应力求具体、明确,主要应围绕群众对辅导的知识内容、辅导方式、时间周期、时段选择以及辅导教师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搜集。搜集辅导需求信息可采用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并可利用网络、聚集性活动等平台进行采集。

(二)掌握辅导对象底数

掌握辅导对象的底数也是辅导实施前需要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准确掌握辅导对象的底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需要掌握的底数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人员构成、年龄结构、基体素质、接受能力、家庭情况、职业状况、兴趣爱好、期望值、骨干成员等。调查可以问卷方式为主。通过对辅导对象全面情况的了解,并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对辅导活动的未来走势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预判。

(三)进行辅导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通过对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对辅导项目完成的可能性、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等方面进行的预测。即要求辅导者在辅导前要对辅导什么、为什么辅导、怎样辅导以及辅导目标是什么做出回答。同时要掌握辅导活动所具备的相关条件,包括辅导场地、设备、资金以及后勤、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条件,并且针对辅导进行中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和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设定一定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设定的辅导目标和客观条件,以及所设计的辅导内容、辅导方法,对辅导活动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预测,为制订辅导计划和方案做好准备。

(四)制订辅导计划和方案(www.xing528.com)

在进行群众需求调研、辅导对象情况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应根据所设定的辅导内容和辅导目标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辅导计划和方案。辅导计划是辅导目标的具体化,是辅导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纲领,决定着辅导内容的总的方向和结构。辅导计划一般可设正文和附表两个部分。其中正文是辅导计划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预期目标、辅导项目的内容、辅导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相关要求等。附表则是以表格形式来体现辅导计划的主要内容。

辅导方案则是辅导计划的具体实施细则,是整个辅导过程各个阶段、环节的细化和确实的安排。辅导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辅导目标、重点难点、辅导方式、辅导项目及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相关要求等。具体化和可实施性是对辅导方案的基本要求。

(五)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

实施辅导是辅导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落实辅导目标的操作过程。不同的辅导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但基本要求就是保证辅导目标的实现。辅导者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科学有效、巧妙实用的方法实施辅导。一般说来,实施辅导的过程主要可采用讲课辅导、安排习练、个别辅导、课外辅导等方式,其中讲课辅导是主要部分。

1.讲课辅导

辅导者在进行讲课辅导时应把握六个环节:一是辅导目的明确,始终围绕辅导目标的实现进行安排和设计;二是辅导内容正确,讲求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统一,讲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对辅导内容的熟练掌握和准确讲解;三是辅导方法恰当,善于将各种辅导方法加以有机结合,做到运用自如;四是辅导手段得当,除了运用语言手段进行讲解和描述,还可用示范、图示、影像等手段进行直观辅导;五是辅导状态良好,讲课当中始终保持精神饱满、耐心细致;六是辅导组织紧凑,做到课程安排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秩序良好。

2.安排习练

习练是巩固讲课辅导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地安排习练有助于提高辅导效果。习练的方式大致有四种:阅读习练、口头习练、书面习练、实际演练。在安排习练时,辅导者应做到:习综的内容符合辅导教材的要求,紧扣讲课辅导的内容;习练的分量要恰当,难易要适度,符合多数辅导对象的实际水平;安排习练要有明确的要求,对难度较大的习练,辅导者应作提示和示范。辅导课还应及时地对辅导对象的习练情况进行评定,评判习练一般可采用全面评定、重点评定、轮流评定、当面评定和辅导对象相互评定等方法。

3.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对集体辅导的有益补充。对于个别接受能力强、有一定素质基础或已超越辅导计划设定标准的辅导对象,可根据其基础能力进行超出整体辅导标准的个别辅导;对于少数学习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的辅导对象,也应根据其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于遇到疑难问题的辅导对象,给予解惑答疑的帮助等。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辅导活动。即根据辅导目标和辅导内容的要求,在进行讲课辅导、安排习练和个别辅导之外,安排辅导对象进行课外实践、采风、考察等活动。课外辅导的意义在于能够使辅导对象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可以有效地增强辅导内容的理解力和感知度。进行课外辅导应从实际出发,注意讲求实效。

(六)辅导过程的必要调整

辅导过程的调整是实现辅导目标的重要环节。辅导过程不是僵化的、循规蹈矩的、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根据辅导对象的信息反馈不断进行调整和校正的过程。受辅导过程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以及辅导能力、辅导条件的限制,辅导过程往往会出现一些在计划中未能涉及或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辅导者随时获得辅导对象的信息反馈,以便准确、客观、及时地对辅导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从而减少和避免失误。获取反馈意见并据此做出判断,提出对策,对存在偏差进行修正,就是辅导进行中的调整过程。因此,辅导者在辅导过程中应多方面听取辅导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检查辅导取得的实际效果,根据辅导对象的反馈信息,随时对辅导计划进行调整,包括调整辅导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方法等。

(七)辅导效果的总结分析

辅导效果是辅导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的效应和收益。对辅导效果的总结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辅导对象取得的辅导成果的检测;二是对辅导者辅导工作的评定。

对辅导成果的检测分为随机检测和期末检测。随机检测可伴随辅导活动的全过程。采用的方式有书面测验、口头答辩、技能技巧表演等。期末检测一般在辅导结束或阶段辅导周期结束时进行。采用的方式除书面检查外,还可通过举办演唱会、作品展览、经验交流会,或开展知识竞赛、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

对辅导工作的评定是衡量辅导者能力和成果的基本程序。一项辅导活动结束后或一个辅导周期结束后,都需要通过总结分析对辅导工作进行评定。对辅导工作的评定有助于获取成功经验,解决存在问题,改进辅导工作。进行辅导工作的评定,主要应从辅导者的工作态度、辅导过程的完成情况、辅导成果的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坚持思想与业务相统一、时效与绩效相统一、质量与数量相统一的原则。

三、构成辅导信息的基本要素

(一)需求信息

需求信息主要包括辅导对象对辅导内容、时间、方式及审美取向、期望目标等方面的要求。需求信息是辅导者确定辅导目标、选择辅导方式的基本依据,也是保证辅导活动质量的重要标准。辅导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和期望目标等,体现了群众参加辅导活动的意愿,也是设定群众文化辅导项目的价值所在。因此,在确定一个辅导项目之前,应当采用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确切了解和掌握辅导对象的需求信息,从而保证辅导效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资料信息

资料信息主要包括辅导对象的个人简况、文字资料等信息。资料信息是辅导者在辅导活动中的重要参考,是在辅导活动准备阶段最需要收集也易于收集的内容。获取的方法包括填写报名表、提交个人简历等方式。对获取的资料信息不应束之高阁或敷衍对待,而应当认真地加以研读、熟悉和了解,有些资料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使之作为把握辅导对象的依据,并在辅导活动中加以有效的利用。

(三)技术信息

技术信息主要指辅导对象在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的信息。辅导者可采用对辅导对象进行水平测试、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得。经过测试和数据采集,进行详细的归类和计算,掌握辅导对象的文化基础、艺术水平、专业特长、接受能力等有关的技术性数据,做到“心中有数”。技术信息是确定辅导目标、辅导内容的基础,准确的技术信息有助于保证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