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的优化措施

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群众文化事业的有生力量。《志愿者招募书》应载明与志愿服务项目有关的信息,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服务方式、项目要求、招募对象条件、报名方式、联系人等。同时为了规范志愿服务人员的管理,保障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权益,提高群众文化志愿服务的质量,招募单位还应制定志愿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的优化措施

志愿者,也称义工,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志愿者以提供志愿服务的方式,给人们以实在的帮助和心灵的温暖,给社会以爱的力量和向上的希望。文化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影剧院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志愿服务内容在内。群众文化志愿者专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财力和文艺技能,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志愿服务人员。

一、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志愿者是以向社会和群众提供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人员。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群众文化事业的有生力量。在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文化服务需求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志愿服务的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地域社会文化资源,是对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有益补充。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不仅拓展了群众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也使群众文化服务更加深化。

(一)群众文化志愿者的分类

群众文化志愿者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从参与群体的属性上划分:可分为个人型和团体型。即群众文化志愿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二是从专业技能和人员结构上划分:可分为专家型、专业型、特长型和支持型四种类型。

专家型志愿者:指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学者等,主要为群众文化提供高档次的指导;

专业型志愿者:指专业艺术院团的文艺工作者、群众文化机构的社会文化指导员等,主要指导和参与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特长型志愿者:指拥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或技能的群众文艺团队骨干等,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

支持型志愿者:指热爱文化艺术,愿意为文化艺术事业奉献智力、财力和精力的人士,主要为群众文化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二)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社会功能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构成和重要内容,倡导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体现的是“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传统美德。群众文化志愿者之所以肯于自我奉献,热心于公益文化服务,其最大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所从事的文化艺术发自内心的爱。

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回归功能

即以无偿和奉献的精神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一样,都是以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以无偿的方式为社会提供群众文化服务。无偿、奉献是群众文化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群众文化志愿者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技能、资源和爱心来回馈社会,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

2.艺术普及功能

即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群众传播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群众文化志愿者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以及民间文艺等各种艺术类别,他们以自己的艺术特长和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艺术指导和辅导等服务,帮助群众提高专业艺术素养和能力,在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满足。

3.社会净化功能

即以友爱互助的行动传播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文明。群众文化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除了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以外,还承担着传播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文明的责任。他们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爱心去感染他人,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自己从事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传递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和情操,传播新型的人际关系,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织

(一)招募群众文化志愿者一般采用的程序

1.确定志愿服务项目

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应根据群众文化工作计划的内容,提出群众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并按照实际需求提出招募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可以设置为单项,也可以设置为多项。确定志愿服务项目应注重公益性和可行性,符合覆盖面广、受众面宽、影响广泛、效益良好的标准,并应通过相关专家进行的评审论证。

2.明确服务方式和要求

对所选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可根据招募计划明确该项目的志愿服务方式和相关要求。

3.明确招募对象条件

包括拟招募的志愿者的年龄层次、学历要求、健康状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条件,有些项目还应当明确告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4.明确报名方式

确定采用何种报名方式,包括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网络报名、网点报名等。同时应确定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5.发布志愿者招募书

在确定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拟定《志愿者招募书》,并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介予以发布。发布范围可面向全社会,也可定向面对与项目相关的志愿服务机构。《志愿者招募书》应载明与志愿服务项目有关的信息,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服务方式、项目要求、招募对象条件、报名方式、联系人等。

(二)制定群众文化志愿者指南和相关的管理制度(www.xing528.com)

招募单位应根据群众文化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为志愿者编制服务指南或服务手册。服务指南的内容可包括:志愿者服务理念、誓词、基本条件、权利与义务、招募办法及流程、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知识、基本要求、注意事项、日程安排、保障与表彰等。

同时为了规范志愿服务人员的管理,保障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权益,提高群众文化志愿服务的质量,招募单位还应制定志愿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志愿者管理的规章制度可包括: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志愿服务工作守则、志愿者招募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保障和奖励制度等。同时还应探索创新志愿服务的机制和方式,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平台,提高志愿服务项目与公众需求、公众参与的对接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的效益。

(三)群众文化志愿者的组织方法

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织方法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由相关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进行管理

即由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根据使用志愿者的需要,直接进行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和管理。

2.由各省市文化厅(局)组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进行管理

即由政府文化部门设立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承担群众文化服务范围内的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和管理。

3.由志愿者服务机构进行管理

即由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以外的第三方志愿者服务机构负责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志愿者使用单位可根据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的需求,委托志愿者服务机构代为招募群众文化志愿者。

组建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群众文化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建立完善的、符合群众文化需求的志愿者管理机制,需要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

以下为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机构的案例: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群众艺术馆)2008年11月设立“文化志愿者部”,开始进行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2009年经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承担全市文化志愿者服务和管理的相关工作。全市共创建16个区(县)的19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并设立乡镇级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共招募文化志愿者2.2万名。2011年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送福到家”“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大舞(展)台”等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培训、讲座,培训人员近5000名;建立文化志愿者信息服务平台,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和网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共完成志愿服务时间120万小时。

三、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

培训是群众文化志愿者组织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志愿者的培训是强化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素质的关键,而强化素质则是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可以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更好地完成义务服务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志愿服务的过程是自我教育、自我开发、自我提高的过程,针对志愿者的不同水平、专业和服务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做好志愿服务的重要保障。

志愿者培训包括新志愿者培训、专业培训、全员培训等形式。

(一)新志愿者培训

原则上讲,新志愿者在完成登记后,都应当经过最基础的培训。新志愿者虽然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造诣,但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则未必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开展新志愿者的培训是投入志愿服务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新志愿者培训的内容可包括:群众文化志愿者组织的性质、任务和组织架构的介绍;志愿服务有关规章制度、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志愿者服务指南的讲解,拟定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介绍;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的介绍和交流等。

(二)项目专业培训

志愿服务往往依托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来进行,每个志愿服务项目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对志愿者的要求也有个性化的区别。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化特点进行专业培训,是顺利完成志愿服务项目的前提。因此,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前,要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明确项目的意义、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相关要求、注意事项等,使参加该项服务的志愿者充分了解和掌握与专项服务相关的知识。对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可聘请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或有培训资格的志愿者培训师进行培训。如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2010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前,邀请了专家对参加该项活动的文化志愿者进行了民族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三)志愿者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是志愿者培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志愿者基本素质、保证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培训内容可选择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志愿服务的通用技能和规范等。通常情况下,全体志愿者每年都应参加一次全员培训,并在相关志愿者服务手册或相关档案予以记载。

四、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考核与宣传

(一)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考核

群众文化志愿者的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进行群众文化志愿者年度服务考评,进行群众文化志愿者志愿服务绩效评估,建立常态文化志愿者星级评审体系,对优秀文化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等内容。可参照共青团系统评定“星级志愿者”的方法,在志愿者组织内部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衡量标准的星级认证制度,定期表彰“星级志愿者”。

(二)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宣传

对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宣传,主要可通过对群众文化志愿者活动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或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逐步扩大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社会影响力。在宣传途径上,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介进行宣传,可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借助其他大型文化活动进行宣传,也可利用各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常态化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在宣传方式上,可通过组织媒体专访、制作宣传片、举办展览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断吸收更多的文化艺术人才投身于群众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