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文化队伍的组织方法
(一)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负责对本地域群众文化事业及机构的管理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化政策,本地域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由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负责管理。我国现行行政机构的组织方式是: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立相关的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文化方面的行政事务,并实施对群众文化队伍的管理。《文化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条规定: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是同级文化馆的主管部门。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宏观管理全国文化馆事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化馆事业。即各级人民政府所设的文化厅(局)、文化委员会分别负责对同级群众艺术馆或文化馆的管理。
(二)各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承担对本地域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和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各级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即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负责承担对本地域内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和团队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辅导的任务。在同级政府文化部门的领导下,由本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负责组织群众文化的专业人员,根据相应的专业类别和职能,对地域内的群众文化基层组织和群众文艺团队进行组织、管理和日常辅导。同时可建立由馆、站直接管辖的群众文化组织和团队,并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三)上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承担对下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指导职责
根据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现行管理办法,上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与下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业务指导关系,承担对下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业务指导。履行指导职责的方式主要通过业务辅导、培训、调查研究、指导下级群众文化活动等手段来完成。下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需要配合并落实上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组织开展的业务活动,完成信息报送、活动组织、作品推荐等具体工作。
(四)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设立的群众文化机构承担对本系统群众文化组织和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除了政府文化部门群众文化队伍的组织体系以外,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妇联、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老干部管理部门等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也设有相应的群众文化机构。这些群众文化机构则承担对本系统群众文化组织和团队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辅导的任务。在群众文化队伍的管理实践中,各级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面向整个辖区所有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服务,而群众团体、社会组织所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则只负责对本系统的群众文化组织和团队提供服务。两类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五)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承担对自发的群众文艺团队的管理和指导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公园、街头等公共活动场所出现了许多自发组建的群众文艺团队。这些文化团队已经成为群众参加文艺活动的重要载体,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活动场地所在的公园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应将这些活跃在公园、街头的群众文艺团队纳入到自己的管理范围,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指导。
以下是北京市组织拍摄“公园群众文化活动巡礼”的案例:
2012年11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北京电视台等联合主办,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全市42家公园、各区(县)文化委员会承办的“北京公园群众文化活动巡礼”开始启动。此项活动分电视展播、发动参与和大赛汇演三个阶段进行,由北京电视台对参与活动的42家公园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采访报道,并制作专题片在北京电视台播出。随着专题片的陆续播放,“优秀公园群众文化活动”评选活动逐步展开,由群众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热线、部分门户网站进行投票,根据专家意见和大众投票结果评选出10个公园优秀群众文化活动。2013年5月1日起进行集中比赛和汇演,同时由北京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展示北京城市的公园生活,全景再现北京公园里放歌起舞的人们,突出首都公园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性、生动性和娱乐性,引导公园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二、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目标
(一)抓好群众文化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群众文化队伍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文化、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热爱群众文化事业的人才。要使群众文化所需的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群众文化队伍中来,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人才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目前,我国群众文化队伍的人员结构虽然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批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不断地补充到群众文化的队伍中来;但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仍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制约了群众文化队伍的发展和进步,使许多群众文化队伍所需的人才“进不来”,而一些不适宜群众文化队伍需求的人员也很难更新和分流,甚至有些地方的群众文化工作岗位仍然被一些“条子户”“关系户”所占据。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工作,将有助于改变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方面的痼疾,有利于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二)建立健全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培养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引导
即强化对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职责意识。政府文化部门应成立群众文化人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群众文化人才工作实施规划,将群众文化人才工作纳入基层领导班子目标考核责任制。同时,对群众文化事业要准确定位,在政策法规上规范群众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www.xing528.com)
2.培养选拔
就是将群众文化人才按照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创新培养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通过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大胆发现并积极培养群众文化人才。
3.合理使用
即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地创新和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杜绝“官本位”思想,不能把“尊重人才”简单地理解为“让人才当官”去从事领导或管理工作,而应根据群众文化人才的特点,最大限度地用其所长,保证人尽其才;同时,应注意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人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4.科学评价
即建立社会公认的群众文化人才评价制度和以行业公认的业绩为衡量标准的人才考评机制。对群众文化人才的评价,应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要求,建立人才综合测评体系,将人才的贡献、业绩、能力作为人才的主要评价指标。
5.创新管理
即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机制和人事管理体制,建立群众文化人才的考评机制、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群众文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群众文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进入群众文化的职业前应取得的职业资格。群众文化专业的从业人员从属于社会文化指导员(师)职业,可将群众文化从业人员按照社会文化指导员职业资格的认定制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社会文化指导员和社会文化指导师等层级。
(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培训、轮训力度,着力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能力
群众文化从业人员是指在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即各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群众文化从业人员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管理人员,即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的馆长、站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职员);二是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及辅导的群众文化业务人员;三是群众文化的工勤技能人员。对这三种人员应当区分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是从业人员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方面。
对群众文化从业人员的管理,应在建立健全群众文化人才引进、培养、选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和门类的特点,加强分级分类指导,实行动态管理,并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同时应建立严格的人才绩效考评制度,将群众文化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之中;要强化对群众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以及新形势下提高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能力等方面。
(四)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群众文化领域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院团改革中的分流人员到各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或社区等基层组织工作,担任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
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要解决基层群众文化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采用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及专业文艺院团改革中的分流人员到基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如农村中“大学生村官”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城市中专业文艺院团及社区中的文艺人才在社区中担任文化指导员,都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吸引各类优秀人才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可以采用如下办法:一是对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空缺岗位实行社会招考录用,特别注重从社会各界发现具有文艺特长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群众文化人才,通过聘用考核,安排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去工作;二是在群众文化系统中建立人才选拔调动机制,对上级部门或单位的职位和岗位空缺,可采用从基层群众文化机构选调拔尖人才的办法,以此激励在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奋发进取;即使进入上一级机构工作的群众文化优秀人才,也应鼓励和选派他们到基层锻炼或工作,借以积累工作经验,促进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三是对于在群众文化领域工作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应鼓励他们到基层挂职,以此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水平的提高。
以下是上海市实行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服务的案例:
自2008年起,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联合开展“上海市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活动,即以政府购买服务、社区百姓“点菜”“派送”的方式,通过社会招募,让全市专业院团和社会各界的优质文化指导资源走进社区,为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舞蹈、合唱、戏曲、器乐、时装、美术、摄影、书法等方面的指导。至2012年,全市已招募社区文化指导员500余名,向社区派送文化指导员81627人次,覆盖全市200余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辅导社区团体6378支,累计辅导达189万人次。其中2011年派送指导员1817人次,辅导社区团队800多支,接受辅导的社区群众超过71人次,为社区创排节目2000多个。社区文化指导员派送已经成为推动上海基层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五)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培育和发展社区、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义务文化管理员等,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是群众文化队伍的重要构成,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有生力量。活跃在社区、农村中的群众文艺团队、特色文化户(家庭)等,都离不开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努力。因此,应当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这些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壮大专兼职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