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文艺演出及比赛活动的管理
(一)群众文艺演出活动
1.演出活动内容的管理
即保证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内容能够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在演出活动内容的管理上,需要通过“四个坚持”,不断提升群众文艺演出内容的政治质量、精神质量和艺术质量。一是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将群众演出活动作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文艺载体;二是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三是坚持寓教于乐的演出艺术表现手段,弘扬主旋律,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根据每个地区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和地方文化风俗,把群众喜爱的演出艺术活动送到基层,创作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高水平群众文艺作品,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反响、形成互动,让群众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同时能受到教育;四是坚持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群众的文化脉搏,了解群众的活动期望,以多元化的文艺手段展示植根于基层、普通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演群众想看的戏、讲群众想听的故事、跳群众喜爱的舞蹈,以“群众演群众”“群众看群众”的专有演出活动的方式丰富演出活动的内容,使活动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2.演出活动人员的管理
即通过培训、辅导、排练、表演的过程,实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目标,调动人力资源完成演出的组织、筹备和演出现场的舞台表演及服务工作。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参与演出活动组织、服务的人员业务种类多,大体可包括:演出活动的策划人员和决策人员、文案人员,文艺节目创编和辅导人员,导演(总导演)、演员、演出统筹人员,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音乐等)工作人员、摄像(照相)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安保人员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在决策人员和总导演的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出活动现场工作管理组织,共同完成制定演出活动方案和流程,编排文艺作品,辅导组织演员,舞美设计布置,演出协调,领导、嘉宾、评委等的邀请接待,观众组织,后勤服务及撤场,安保巡视等工作。因此,做好演出人员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科学领导、智慧决策,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3.演出活动质量的管理
即通过比赛、观摩、交流、评比等手段,不断提高演出活动的策划组织水平、艺术表演质量。无论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还是通过学习的方式,群众对演出活动的要求通常受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与活动对象、社会环境和活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群众提出许多不同的新的活动要求。活动的策划组织水平和质量不仅体现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而且也体现在活动的服务管理环节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加强对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创新,不断挖掘活动的文化特色,努力满足群众对演出活动不断提高的适用性文化需求,是提高演出活动水平和质量的关键。
提高活动的策划组织水平要注重提高获取和科学处理各方面相关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群众文化发展变化的预见能力及根据文化资源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科学决策、统筹协调、调整反馈的能力。提高演出活动的质量则要注意树立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中心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观念,加强对活动组织者履行标准化服务流程、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教育与培训,完善活动的监督执行和整改评估机制。
(二)群众文艺演出类比赛活动
演出类比赛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比赛方案的确定、比赛场地的选择、比赛流程的安排、比赛标准的拟定、比赛评委的落实、比赛结果的公布、工作人员的分工、比赛过程的掌控等。演出类比赛活动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演出规则、严格的评审标准、确定的演出次序、明晰的比赛结果。演出类比赛活动过程的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是:人员分工要明确,指挥调度要严格,应对变化有预案,比赛结果要公平。
1.比赛方案的制定
制定演出比赛活动方案除对常规的活动要素做出说明外,要重点根据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和比赛的目的对参与比赛活动的形式做出准确的说明。以舞蹈比赛为例,要明确参赛的舞种和形式,如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拉丁舞和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对各单位报送参赛作品的名额做出明确的分配,对舞台上的统筹和布置工作、现场观众的组织工作要做出明确的部署。
2.比赛场地的选择
对于演出比赛场地的选择,要围绕演出活动的经费、活动定位、活动规模、气候和自然环境条件、交通情况、场地设施情况、出席活动领导和嘉宾的情况等做出综合分析和选择。
3.比赛流程的安排
演出比赛流程是对活动方案主要内容安排的程序化介绍,按照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对各项比赛工作进行简要说明,让人一目了然。
4.比赛标准的拟定
比赛标准、评委打分和公布比赛结果关系到比赛活动的质量和公平性。因此,制定比赛标准要公开、透明,并与群众演出的实际水平相适应,邀请的评委应老、中、青结合,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应当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重要演出比赛的结果应进行公证和公示。
5.比赛过程的掌控
演出比赛过程的掌控是指对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全部过程的控制、协调,包括:制订计划、发出比赛通知、组织报名、训练彩排、赛前准备(场地布置、人员分工、组织评委、准备奖品等)、赛前检查和向上级汇报、组织比赛、接待领导、组织观众、维护现场秩序、解决比赛中的问题、核对分数、宣布比赛结果、颁奖、组织退场等。演出比赛的掌控工作一般由现场总指挥和活动总导演牵头负责,并组织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分工实施。
群众性演出比赛活动不同于专业演出比赛活动,它不仅承担着参与比赛的群众间、演员间、地区间交流技艺、自娱自乐的任务,而且带有浓厚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艺术竞技的特点。比赛的规则、标准、次序要明确,要有利于参赛者和参赛团队在同一标准上发挥和展示各自的艺术水平,方便互相比较和学习。对于演出次序,要结合实际情况有依据、按程序制定,还要人性化地体现“群众文化为群众”的特点。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安排老年组、少儿组演出项目优先比赛,体现“尊老扶幼”的比赛理念。参与演出比赛活动的人数多,在台上台下、场内场外有参加比赛的选手、观看比赛群众、参加打分的评委、参与比赛活动的组织人员、场地的物业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安保人员及为比赛提供服务的临时雇佣人员等,具有岗位类别多、分工细腻的特点。
因此,在组织演出比赛活动时必须构建统一、高效的指挥、通讯系统,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开展工作。比赛活动,特别是大型比赛活动都可能面临着因突发性自然力量或人为力量导致的变故。针对这类情况,比赛的组织者要有清醒的安全意识和超前意识,在制定活动方案时就要将突发变故的偶然性当做必然性来对待,有预见性地制定活动预案,从演出安全、人员疏散、紧急救治、安全保卫、信息发布、通讯联络等方面做出周密的部署,有条件的应进行赛前演练。
二、群众文化展览展示及相关比赛活动
(一)展览展示类活动(www.xing528.com)
1.展览展示活动内容的管理
群众文化展览展示活动内容的管理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展出内容的把握、展品展台的选择、布展设台的合理、现场观众的组织、场地安全的布控、展后工作的处理等。
设计方案要包含展览展示的名称、目的、主题、时间、地点、主办与承办单位、展览展示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和环境氛围营造、展品要求以及仪式宣传等总体安排、后勤服务等内容。群众文化展览展示内容要重点把握:主题性——即弘扬主旋律、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切合展览的文化主题;代表性——即能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领域内的群众文化艺术水准;独特性——即能展示独特的文化魅力。布展的重点是以展品为中心,以展台、展架和辅助性器材为依托构建完整的展览展示系统。展品可以是实物、模型、图表、资料、照片、道具等,借助视频、音响、灯光、讲解人员等增加视觉冲击力和渲染力。要采取多种安全措施保护好现场有较高价值的珍贵群众文化展品,提前准备好解说词,对参观的群众要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对前来学习交流的群众文化同行要给予深入、详细的专业讲解。
2.展览展示活动形式的管理
展览展示活动形式的管理包括:布展场地的确定、展览规模的控制、展线长度的设定、科技手段的运用、辅助设备的准备、参展资料的编发等。
群众文化展览展示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展出场地根据活动的需要,既可以在室内或室外举办,也可以在专业展览馆或文化站(室)、社区(村)举办。展览的规模、展线的长度取决于展品的数量和内容,并与展览展示的设计思路、管理方式、经费预算有关。对展出规模和展线的控制要适量、适度,要以能够传递给观众清晰、准确、整洁的展览展示信息为主要依据。办展览时运用科技手段、使用辅助设备、发放参展资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例如,在互联网上举办展览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展览会,不仅能够补充实物展览的不足,而且成本低、影响广泛;灯光、音响、视频、广告板等辅助设备能够为展品制造出高雅、厚重、时尚等不同格调的文化氛围,是对展品的生动解读;参展资料可以图文并茂、声像并茂,便于参观群众随身携带、随时阅读。此外,还要注意参展项目现场表演人员与观众的互动交流,选择合适的展位和空间,便于人流的活动,准备必要的交流材料,以增强互动交流的效果。
3.展览展示活动质量的管理
展览展示活动质量的管理包括:受众人群的统计、观众舆论的收集、展出水准的评估、效益效果的评价等。
群众文化展览展示活动是群众展示文化艺术才能、交流文化艺术体验、继承文化艺术传统、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展出活动应以群众创作的艺术作品为主要媒介,营造人与人进行文化情感沟通的特定文化氛围。参与展览展示活动的群众不仅包括展品的作者,展览的组织单位和支持单位的人员,以及观赏展品的普通群众和各级领导,而且还包括参与交流学习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和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文艺爱好者、媒体记者等。
对以上受众人群参展后感受的收集整理,要作为展览展示活动质量管理的重点,纳入展出水准的评估、效益效果的评价之中。评估、评价工作包括对展出成本效益的评估、宣传质量效果的评估、预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参展人员数量和构成、参观平均时间的统计、相关社会意见建议的反馈分析、展位展线艺术表现效果的满意率等。评估、评价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对展出活动的全面总结和科学分析,对展览的实际效果提供客观的结论,为今后办好相关展览提供依据和经验。
(二)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
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内容的管理主要包括:比赛作品的选定、比赛场地的选择、比赛标准的拟定、比赛结果的公布等。比赛活动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比赛组织的严密性、作品安全的保障性、现场人员的流动性、评审结果的相对性等。比赛活动过程的管理,包括作品安全的管理、现场秩序的管理、作品评审的管理等。
1.比赛作品的选定
群众文化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主要有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手工艺作品比赛等,对这些艺术门类参赛作品的选定,主要应涉及作品的主题、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品的数量、作品的规格、作品的知识产权等。
2.比赛场地的选择
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可以根据展览的目的、展览的规模、展览的经费预算、展品的性质等做出灵活的选择。适于组织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的场地可以分为室内场馆和露天展馆、专业展馆和综合展馆以及近些年随着科技发展兴起的网络展馆、手机展馆等。
3.比赛标准的拟定
比赛标准要根据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拟定,一般要根据不同的参赛组别从参赛作品的健康性、完整性、美观性、艺术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如摄影比赛可以从主题内涵、画质构图、视觉效果、创意方向、文字描述等方面设计评定标准。各项群众性展览展示比赛都不尽相同,比赛组织者应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比赛标准,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4.比赛结果的公布
公布比赛结果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应对比赛的参与情况和评审情况做出总结,可以举办规模灵活的颁奖仪式并组织适当的宣传,避免活动“虎头蛇尾”的现象出现,规格高、规模大的比赛活动要对比赛结果进行公示和公证。
群众文化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具有严密的组织程序,要认真制定展览展示方案、规范比赛程序和评选细则、发布比赛通知、开展比赛宣传、收集各类参赛展品、确定比赛场地、组织布展和撤展、组织群众参观、邀请评委打分、汇总比赛成绩、公布比赛获奖结果、组织比赛颁奖仪式、完成赛后总结评估和归档等项工作。
群众文化展览展示类比赛活动还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展品的安全。比赛过程中要加强与公安、消防、场地保卫部门的密切协作,要加强对比赛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在展品收集、保存、运输、布(撤)展、展品返还的各个环节中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选择安全可靠的邮递、仓储、包装、展览等比赛合作服务商,要为展品选择合适、安全的展览场地和展台、展柜,为价值高的展品上保险,要加强参赛者对保护自己展品的意识等。
与欣赏演出比赛的观众不同,欣赏展览展示类比赛的观众流动性强,要注意做好场地卫生、秩序维护、控制人流密度、预留紧急疏散通道等工作。展览展示类比赛往往举办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比赛环节较多,对比赛过程的管理重点涉及相关人、财、物的安全秩序维护,比赛评审过程的公平。由于很难为艺术作品评审划定精确、统一的比较尺度,而且每个评委不同的艺术阅历、不同的艺术喜好、不同的艺术审美倾向往往导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审结果。因此,比赛组织者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尽可能科学地制定比赛程序、因地制宜地制定好比赛评审细则、建立评委专家库、选拔组建好评委会,用好媒体的监督服务功能。同时,参赛者对艺术类作品评审结果要带着包容、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以重在参与、学习、交流的目的参加比赛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