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岁幼儿的动作以移动运动为主。大动作发展主要表现为行走逐渐稳当,能够蹲下再站立、上下楼梯、牵着跑等。行走是个体高度自动化的动作技能之一,1~1.5岁幼儿经过数月练习,逐渐能够走得很好,并逐渐学会拐弯、转身等,基本上不会摔倒。伴随着站立动作的不断发展,幼儿的下蹲动作也开始趋于成熟,逐渐地能够进行站—蹲—站的连贯动作。上下楼梯是运动能力和深度知觉能力的综合过程,当大人牵着幼儿的手上楼梯时,幼儿会抬起一条腿,然后再抬起另一条腿,把两只脚迈到同一阶梯后,才能以同样的方法再上一层阶梯,他们还不会双腿交替上楼梯。跑是需要大脑高度协调的全身运动,该年龄阶段的幼儿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与帮助下逐渐学会跑。
(一)走
12个月以上的幼儿扶着东西站起来并开始向前迈步时,帮助幼儿向前走几步,这会使他获得信心。不断练习以及加强幼儿平衡能力的训练是这一阶段幼儿学习走路的关键。幼儿行走前期表现为:身体僵硬,行进时身体不平衡,但他们尽力想保持平衡,有明显的左右摇晃的动作。13个月左右时,成人除了继续训练幼儿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能力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幼儿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15~18个月时,幼儿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此时应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蹲
12个月时,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成人应注重幼儿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加幼儿腿部的肌力,也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还能缓解幼儿摔倒时的疼痛感。伴随着站立动作的不断发展,幼儿的下蹲动作也开始趋于成熟。一开始幼儿可以模仿蹲下的动作,但无法蹲下,对身体的控制力还不够强;慢慢地,幼儿从扶物或是在大人扶持下蹲下,到能够独自蹲玩,最后能够自如地变换蹲站位。
(三)上下楼梯
上下楼梯不但对幼儿的大动作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幼儿平衡能力,还是幼儿运动能力和深度知觉能力的综合过程。1~1.5岁幼儿还不会双腿交替上下楼梯,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进行,如大人双手扶着幼儿的腋下或者牵着幼儿的手上下楼梯。
(四)跑(www.xing528.com)
跑是全身的运动,需要大脑高度协调,是发展幼儿动作企划能力的有效运动。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前跑的训练可以增强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幼儿肢体协调性和心肺功能,提高幼儿运动的灵敏度。1.5岁的幼儿喜欢跑步前进,但是平衡感差,跑步动作不是很协调。
拓展链接
婴儿什么时候走路最好
一日复一日,婴儿渐渐长大,慢慢地会笑、会翻身、会爬。这一切家长们看在眼里,甜在心里。然而,婴儿各个年龄阶段相应的动作都出现了,却偏偏不见婴儿走路。常常父母看着邻居同龄孩子都会走路了,心里十分着急。那么婴儿什么时候学会走路最好?
事实上,有些婴儿走路走得早,有些婴儿就晚一点,但这并不代表早学会走路的婴儿就更聪明些。医学证明,婴儿1岁以后学会走路最好。这主要是因为1岁以内的婴儿,身体还未完全发育好,特别是婴儿的骨骼正在钙化过程中,还不够坚韧,若过早学会走路,可能导致腿骨弯曲变形。同时,婴儿走路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婴儿学走路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当婴儿在10~11个月时,就要学会扶着东西能很好地站立,这一过程是不容忽视的。到了12个月的时候,婴儿就应该学会站起来、蹲下去、再站起来的连续动作。12个月以后,就开始扶着东西慢慢地行走,直至会走路。家长们需要在婴儿学走路的时候,扶着婴儿的双臂,预防婴儿摔伤,同时能够给予婴儿安全感,使其能够勇敢地向前迈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