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发展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心理与动作密不可分
个体心理起源于动作。人对客观世界的最早认知来源于简单的感知觉,而感知则来自动作,婴儿通过尝试发现新的动作方式,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外界的最初认识。比如,当婴儿用手去触碰事物的动作产生时,婴儿才会有相应的对事物的温度、粗糙度、软硬度等的认识。
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离不开动作。从心理历程来看,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外内化的,而动作在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随着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动作不断丰富、复杂和熟练,2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形成心理表征能力,即婴幼儿可以对自己的动作及客观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是通过动作组织来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过去经验的。因此,动作是个体心理不断内化的基础,并为个体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动作促进婴幼儿认知的发展
大量理论和实验证明,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动作发展是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婴幼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条件反射动作,为了适应外在环境,4个月或5个月的婴儿在先天性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机体整合将个别动作连接起来形成新的动作,即使此时的动作还缺乏目的性。5~9个月时,婴儿的动作渐渐有了目的性,我们称为智慧动作的萌芽。手眼协调也在这一时期可以顺利实现。9~12个月时,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直到18个月左右,婴幼儿能够按照一定目的,进行有意识的动作,不断调整动作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正如皮亚杰指出的,婴幼儿的智力实际上在语言之前就出现了,而这种智力是以玩弄客体为基础的一种完全实践性的智力,其外显形式就是婴幼儿的动作。其次,动作使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断复杂化、高级化。动作首先可以为个体认知发展提供认识经验,随着婴儿动作发展,婴幼儿独立去到更多地方,接触到更多事物,从而扩大其认识范围,进而丰富对事物的认知经验,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比如,当婴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移动身体时,他可以拿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想玩的玩具,开始对更多的事物进行探索。婴幼儿认识和适应周围世界,都是依赖感觉与动作的互动经验,即依赖不同的视、听、触、味、嗅及平衡感官等与婴幼儿动作、行为的互动经验。婴儿在自发的动作活动中形成精确的大小、形状、深度与方位等空间知觉。(www.xing528.com)
随着动作的不断复杂化,儿童的认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动作发展不断为婴幼儿创造经历新问题、面临新挑战的情境,并使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更复杂、更灵活的动作,这种更高阶动作增加了婴幼儿面对新问题、新情景的机会。举个例子,当婴幼儿刚学会站立时,他会很乐意地不断尝试从坐姿变为站姿,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他把手放在凳子上,双手可以推着凳子行走。这一新情境的出现,让他变得很兴奋,使他可以得出“我可以借助凳子行走了”这一结论。
(三)动作促进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讲,社会性是个体为适应社会所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7]作为一种心理特征,社会性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8]个体的社会性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儿童早期,动作成为个体与环境互动的重要中介。通过动作的发展,婴幼儿不断建构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也改变着自己与环境的互动模式。随着婴幼儿动作技能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动作技能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会产生交互影响。研究表明,动作发展在促进婴幼儿个体自主性、独立性发展时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动作发展水平较高的婴幼儿相比动作技能发展水平稍差的婴幼儿更容易产生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当婴幼儿在该月龄段的动作发展能力较强时,其行为表现更为独立,同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强,主动性的社会交往行为会增多,从而促进其与同伴交往的信心和技能发展。
动作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婴幼儿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婴儿在会爬行之后,自我独立探索的范围扩大,于是开始改变原有的以与母亲等养育者为依恋对象、以身体接触为主要方式的安全感,此时,婴儿开始发展与母亲交往的新形式,这恰恰促进了婴幼儿与母亲之外的其他人建立社会交往关系。当婴幼儿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与社会中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时,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练习。婴幼儿的生活动作能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其自理能力和自信的人生态度。游戏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婴幼儿合作协同、乐观开朗的品格。体育活动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婴幼儿持久、集中注意力等积极的意志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