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为形式,从而实现教师团队和个人专业成长的提高性组织。[3]教师学习共同体只会在特定情境中产生,这些情境是基于改革的驱动、基于实践的成长、基于项目的集合。可以说,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改革是动力,项目是载体,而实践则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集体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由此可见,在教师研修课程的建设中以项目为载体组建的学习团队,通过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等形式开展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便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一种具体表现。这种教师学习共同体将不同类型的教师聚集一起,在交往中形成个人无法独自表现出的认知特性,势必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值。然而,当他们达成共同目标,完成同一研修项目后,该教师学习共同体会随项目的结束而暂时停止。当新的教师研修项目产生时,也会生成新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会根据不同的教师研修(课程)的需要进行迭代更新。【案例5-3】
基于“促进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区域研修
课程建设”项目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教师发展中心和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三方合作的“促进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区域研修课程建设”项目中,杨浦区高中体育学科根据研修需要,以项目为载体,确定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促进高中体育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主题,形成了由指导团队、攻坚团队和授课教师组成的研修学习共同体。如下图所示,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评课、磨课、公开教学展示等研修活动的开展,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效促使教师在团队学习中的自我反思、交流协作、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教师个人、团队和项目都得到整体发展,充分发挥研修与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基于项目研修的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实践路径
立足项目研修的推进阶段性成果视角:
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效厘清了体育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理论内涵;
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确定了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行动载体;(www.xing528.com)
③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建构了项目研修的整体框架,编制了评价工具。
立足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专业化发展视角:
①依据项目研修形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合作学习和研修的过程中,顺利举办了“让育德真正发生”的主题研讨活动,即指向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促进高中体育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提升的课例研究;
②针对“板球:前跨击球”的教学展示课,教师学习共同体经历了“文本设计—转化实施—更新改进”的循环研究,滚动重建过程,提升了参与教师和研修团队的专业素养;
③基于对该项目的研修,教师产生了新的思考,延伸出了新的研修主题,随之新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又应运而生……
可见,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研修能有效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让教研由“输血型”变为“造血型”,让教师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同时,随着研修主题和内容的不断丰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范围不断扩大,变得更立体、更多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