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强调“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018年4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上一系列文件显示国家已经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课程的意义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向,由“双基”转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课程学习以“丰富学习经历、培育核心素养”已成为新时期的教学追求。在此背景下,教师发展被推向历史的前台,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呼唤教师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性地实施教与学的行为。(www.xing528.com)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曾说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指引者,决定了教师必须是精神生活丰富的人,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从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习得途径来看,实践体悟是其中重要方式之一,教师的专业性在于实践、探索、体验、反省和觉悟。教师的教学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是将知识通过实践不断揣摩,内化后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如何助推一线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是当下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