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道德主体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政治法律规范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即人们自己为自己制定出道德法规,又要求自己遵守。自律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因作用,自律意识修养的过程,其实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过程。
自律,是道德发展过程的高级阶段。人不同于普通的动物,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表现在有意识地改造主观世界,自觉地依据社会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自律是人类真正的进步!
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过程,其实质是道德的社会化过程,是社会的道德内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的过程。从起作用的力量来看,是家庭、社会和教育共同熏陶,协调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的过程,其中家庭和社会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则有意识、有步骤、有目的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教育在造就人们的道德自律性意识和行为的过程中,肩负着最为重要的任务。
在个体道德主体身上,道德规范他律性向自律性过程的转换,或者说道德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个体道德主体在道德人格上的成熟,即成长为一个适合社会生活的有道德的人。反之,个体道德主体与社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既无法过正常的社会生活,又会成为“不道德”的人。如果道德规范的他律向自律过渡的结果是不成熟的,即个体道德主体仅仅在口头上或公开场合表现出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协调一致性,而在内心深处并不愿受这种道德规范的约束,那么,这样的道德主体就既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道德“焦虑”感,又会在行为中表现出两面性,即道德“虚伪”或道德“双重人格”。在这种情况下,当个体道德主体不能在公开场合自行其是,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违犯社会道德规范时,个体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就会发生分裂:在公开场合取悦于社会,在背地里则自行真是。
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转换的根本动因是利益驱动。正是利益的召唤,才使道德主体感受到自觉将他律的道德规范转换为自律的道德规范的热情,并真正获得了进行自觉转换的动力。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既然决定了道德的产生、变化与发展,就必须决定道德规范在道德主体,尤其在个体道德主体身上从他律到自律的转换过程。归根到底,是利益的需要,才使这种转换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失去利益的需要,也就必定使道德主体失去进行这种转换的动力。
在自律阶段,道德主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从主体的自我道德意识来看:(1)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逐渐深刻起来。(2)人们逐渐学会从动机、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中,来判断道德规范的善恶性质。(3)人们的自我道德意识主要受制于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服从自己。(www.xing528.com)
其次,从主体的自我道德行为来看:(1)人们的行为由模仿逐渐让位于主动学习,其中包括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判断和选择,善者模仿之,恶者嫌弃之。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对父母的爱或恨的意识,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的。如果儿童不赞同某一行为,他常常会表现出抗拒或捣乱的行为特征。(2)人们的行为的灵活性增强,此时的行为,不是机械的盲从,而是多少加注了自己的理解,并依据具体的道德场景来具体把握自己行为的恰当性。(3)人们的行为与言语比较一致,彼此行为一贯,并产生自觉行为,甚至可能有某种“慎独”精神的萌芽。(4)人们行为的随意性减少,自觉的控制与忍耐能力增强。如,不再任性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开始考虑该不该吃或该先给谁吃,不再任性地打扰父母,而是开始考虑父母现在能否打扰,等等。
道德自律对人自身的完善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自律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道德的准则和规范是通过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的,主体履行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过程,是一个自觉、自愿、自主、自决的过程。自觉,即道德主体依据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认同,为自己道德行为选择方案,确定行动路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达到一定的道德目标。自愿是指道德主体为履行道德准则和规范甘愿做出某种牺牲,并由此而产生一种理应如此的舒畅感和自豪感。自主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为完善自身、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动性,自主地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我规范,将道德义务转化为良心,严格地以道德规范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决是指道德主体在认同和履行道德规范过程中的自我决断,为实现道德目标的义无反顾的坚定意识和排除万难的斗争精神,以及对自己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所作的评价。自律过程中的自觉、自愿、自主、自决是不能分割的,它们构成了道德自律的全部内容。道德的存在和发展,从主观条件来讲,靠主体的自律。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其次,道德自律是人完善自我、实现自由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自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并支配客观世界,同时也认识和支配自身。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自由是在同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获得并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由实现的形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以后,人们才能达到高度的自由。作为道德最后价值目标的自由,就是道德主体依据对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的正确认识,依据社会提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文化条件,选择、认同并履行社会道德规范,不断地完善自身和社会。所以,道德的自律和自由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自由是自律的价值目标,自律是实现自由的手段和方式。
第三,道德自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进步是整体性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而这里,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自律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的运用,因而人不断通过自律而不断完善自身促进社会发展。人的自律每增强一步,社会就能发展一步。人的自律程度越高,意味着人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能力愈强,社会也就愈进步,人的自律发展就成了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