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是个体在道德需要和道德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向未来的道德价值追求,它既表现为个体对某种完善的社会伦理制度、道德关系和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又表现为个人对某种完美的道德人格模式的向往和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理想不是脱离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凭空臆想,也不是随意设想的抽象人格。道德理想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或政治派别,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道德理想。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丘,把圣人和贤人看作是理想人格,并极力把这样的理想人格树为整个社会的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墨翟依据他的“兼爱”主张,提出能够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人,就是理想人格。与儒墨的人格标准相反,道家根据“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提倡归复到无知无欲的“婴儿之未孩”状态。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伦理学家冯友兰先生在30年代提出“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的道德理想。他认为,天地境界需要最多的觉解,所以是最高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人已能“知命知性”,超脱现实,成为“与天同参”、“与天地一”的圣人。(www.xing528.com)
在欧洲,古代社会道德理想是英雄理想,即力量和勇敢。随着中世纪封建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英雄理想被宗教道德的迷信和忠君孝亲的理想人格所代替。从文艺复兴开始,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公开颂扬人性、智慧和冒险精神,把合乎天性的享乐和幸福作为道德理想的基础,把一切能够获得享乐和幸福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想人格应有的品德。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道德理想日益显出其虚伪性。
无产阶级的道德理想,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们道德品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人类服务”的道德理想;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并提出要以张思德、白求恩、雷锋为榜样,把他们看作是人们道德理想的化身。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是一生贯穿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宏伟誓言,他不愧是无产阶级道德理想的楷模,是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