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我上面的那个联想,我开始尝试努力地用自己的工作方式去拨开萦绕在她告诉我的这些生活事件上的那层薄雾。
我在想,她说她现在莫名地焦虑,找不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找不到任何原因。那她忽略了或隐藏了什么其他的感觉呢?
我接着问她:“除了焦虑还有什么其他的感觉?”
她说:“还有很烦躁的感觉。”
我继续追问:“是什么让你有这种烦躁的感觉?”
“源于学习环境的改变:突然从一个很闲适的状态转变成学校的高压状态,但是周围的环境依旧是在家里。没有学校的环境,却有学校繁重的功课,所以在家学习效率非常低下。”谈到这里,我在她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愤怒情绪。(www.xing528.com)
我反馈给她:“这种挫败感让你有点儿愤怒,生自己的气?”
她说:“对的,除了对自己的愤怒,还有讨厌老师和父母每天的提醒和督促。他们提醒的频率高了,我就会觉得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每次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很有负罪感。在家里,始终无法把效率提上来,所以很烦恼。”
她描述到这里,原来她认为无关紧要的,那张透明的网呈现出来了。我赶紧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你好像给自己预设了一个比较高的预期。你希望在家里也要有在学校学习时的效率。但是始终没办法改变这个现状,于是你很无力,很受挫。渐渐地,你开始自我怀疑,困惑于做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这么辛苦,为了什么?是否值得?”
听了我的这一席话,她连连点头肯定,并进行了澄清和补充,她觉得差不多是这样的。不过这个预期的压力更多是来自老师和家长。我们谈到这里,她的焦虑好像和原因链接上了,她不再感觉莫名其妙了,也没那么迷惘了。
于是趁热打铁,我先从她的认知进行工作,与她探讨了家和学校对我们而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人们在这两个地方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接受“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学习效率”。其次,我和她探讨了预期的调整。根据认知的改变,在客观现实基础上来调整在家里学习效率的预期。比如,在家里学习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阶段性地获得成就感,调整后的预期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的。这样,她的充实感和价值感就回来了。同时我也告诉她,我只是指明了方向,具体如何调整需要她根据实际情况去摸索。最后,由于学生出现了一些抑郁的情绪表现,我给她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每天晚上入睡前花10分钟在纸上写下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情,坚持一段时间。这个方法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开创的“三件好事”积极心理干预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