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尽管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家园合作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必要途径,是提升教育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条件。然而在幼儿园实际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在家园合作的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家园之间很难做到平等的沟通
这个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权威性过强。即幼儿教师个人的权威意识强,不愿意尊重家长的看法,更不愿意听取家长的建议,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在家园沟通中,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家长只能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意愿执行。因此导致双方沟通时,教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沟通不对等,信息不通畅。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待老师不尊重,轻视甚至看不起幼儿教师,不听从教师的意见,从而使双方无法平等沟通。
2.沟通的内容片面且往往侧重孩子的不足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尽管一些家长希望从教师那儿得到一些反馈意见,并且希望这些意见是积极的、良好的。然而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更多地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存在的那些问题,以及家长配合改进的内容,以致造成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存在着等着被教育或领任务的心理。(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当前大多数幼儿的父母正处在事业奋斗期,其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均放在工作上。他们每天行色匆匆地接送幼儿,甚至有的家长根本不露面,幼儿的接送完全由家里的老人承担。而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时间段又是教师最忙的时候。因此,家长和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全面交流幼儿的情况,仅能就当前最紧急的问题进行交流。而于老师而言,解决幼儿的问题是首要问题,结果就导致沟通内容的片面。
3.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等
可以说,差不多所有的家长都是渴望与老师就幼儿的教育进行交流的。然而由于很多时候,教师往往愿意与那些健谈的、有社会地位的,或者是孩子在园表现出色的、对幼儿园有一定贡献的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而那些自己一般、孩子平平的家长经常被冷落。这就造成了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等,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
4.教师缺乏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一方面,一些幼儿教师由于个人能力上的不足,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影响了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的青年教师本身在家里也是独生子女,对于如何与家长的沟通,经验和技巧不足,缺乏沟通的艺术性,在面对家长的问题时缺乏换位思考和同情心,造成沟通不畅。比如,一些年轻老师在面对问题儿童的教育时,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较生硬,甚至直接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医院让医生诊断是否存在行为或心理问题,或建议家长考虑退学,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去接受教育等。这些生硬的沟通方式往往容易激怒家长,同时,教师这种缺乏同情心的举动也让家长对老师深表失望和不信任,导致家园沟通出现了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