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通过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身教则是在指导时运用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方法。这种方式是基于幼儿的成长特点的,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技能。幼儿教师的语言教学技能是幼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儿童认知、幼儿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1.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儿的语言养成,一般是通过模仿大人的语言形成的。这种模仿不受外界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幼儿只有拥有自然模仿的对象,才能完成语言的养成。而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其模仿的重要对象。从教师的语言中,幼儿可以直接习得新的词语和句型,学会理解生活的语言,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幼儿教师的语言范式影响着幼儿的语言发展。当然,如果要发挥教师的语言范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影响,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现,须知幼儿教师不良的言语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主动发挥语言模型的作用,避免和消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的知识积累是在其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而幼儿要认知世界,就要借助语言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与沟通,尤其幼儿与教师的交流沟通是幼儿认知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老师的语言,不仅影响幼儿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获得,也影响幼儿的认知学习与思维,影响其语言表达效果,影响其想象和判断能力以及幼儿自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幼儿教师的语言还可以直接促使儿童注意观察对象,并对观察对象做出选择。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语言满足了幼儿的认知需要,帮助和启发幼儿回忆经验,利用已有的活动经验,还能引导幼儿学会解决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
3.影响幼儿情感态度的形成(www.xing528.com)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
首先,幼儿教师恰当的语言,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为幼儿的情绪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尤其是在教学中,幼儿教师的表扬、鼓励、肯定、安慰等之类的语言,一方面会使幼儿感到受人尊敬、关心、被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获得成长需要的心理满足感和安全感。
其次,教师的语言也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好奇、好提问题是幼儿的天性,是学习兴趣的源泉,是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证。而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之保持好奇心,主动学习和探索相当重要。当然,幼儿教师的负面语言,也必定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反感情绪,影响幼儿情绪的正常发展,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程度,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4.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
语言基础包括语音、语速和语调三个方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倘若基于个人原因,存在语音或大或小、忽高忽低的现象,就会造成幼儿听觉疲劳,让幼儿无所适从,甚至缺乏安全感,惧怕老师。如果幼儿教师在语速上出现过快或过慢现象,不仅会造成幼儿无法理解、领会老师的意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也会使幼儿注意力分散,不耐烦倾听。同样,如果幼儿教师不注意语调的变化,总是用一种固定的语调,长期下来,就会让幼儿产生厌倦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