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于所教课程的热情、对于教学设计的探究,以及由此不断改进的教学方式和团队协作等,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学生。教师每日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彼此理解。例如,教师关注每位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乐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养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习惯;作业批改不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给予中肯批注和个性化的分析,画一个笑脸,写一句“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等,诸如此类的行为举止都能传达奉献、宽容和责任等人文元素,展示尊重、平等和关爱、鼓励,带给学生无尽的正能量并内化为自身的修养,而这也正是人文教育可行性和可信性的体现。
俄国教育家加里宁(Kalinin)说过:“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动、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实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可以说,课上的教学活动和课后的教师言行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此意义上,教师本身就是实用的人文素材。人文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渗透点滴的过程。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涵养、人格修养,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学生。所谓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教师应以自身体会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以自身品格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以自身所学去指导学生、成就学生,因为教师人文素养的呈现正是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渠道。
(二)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
教师的人文素养乃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1.获取人文知识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教师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信息技能,还应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为此,教师在倡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也要身体力行地博览群书,与人类的伟大思想对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拓宽视野,睿智思维。读一些世界名著,读一些教育名著,倾听圣贤的心声,再把这种美妙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之间传达给学生。通过读书,教师可以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不断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和美学知识,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由此获得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的认同和仿效。这种以读书及其人文趣味为纽带的“读书育人”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双向度的成长,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此外,研究表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语言教师更易培养出拥有语言文化悟性的学生。因此,合格的英语教师还须具备适应外语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文化素养。英语教材运用教学语言展现给学生的是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学生若能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便可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其他学科,但如果教师引导不当,或是自身缺乏对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无法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学生就很容易将汉语的使用习惯应用于跨文化情景,导致语言交际的冲突。因此,为了更好地扮演西方优秀文化引入者的角色,教师需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获得融汇中西的文化解读能力,准确把握所授语言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最终实现学科中的人文教育。
2.提升人文精神
教师不是一本语法书或词汇手册,教师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应有情感品性;教师影响学生的不应仅仅是学识,还应有人格。为此,在提升自身人文精神方面,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以人为本,一视同仁(www.xing528.com)
教师需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认识到学生是有自己的思想、个性、习惯的个体。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实施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2)时刻自省,自我完善
自省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也是进行新规划的依据。提升自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反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具体地说,起启发、引导作用的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反省自己在课堂上讲话的方式和态度;反省自己在听学生发言后的反馈;反省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利分配;反省自己是否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和感受;反省自己是否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反省自己授课时的情感状态等。
有位教师曾经讲过一个让她感触颇深的小事:“有天走进教室后发现讲台旁有纸屑,我在准备弯腰拾起时,突然有个念头,便停了下来。预备铃响后,学生陆续走入,却无人注意到地上的纸屑。于是,等学生都到齐之后,我在他们的注视下弯腰捡起了纸屑,带着失望的表情和语气,用英语表达了看法,并将句型写于黑板。因为当时的语境,那节课学生对‘What a pity!’和‘I am so disappointed...’这两个句型学得特别快,也记得特别牢,而教室自此也干净了许多。”
这件小事让我们看到,教书、育人是一体的,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可以与教学活动中的人文价值和人文情怀“结伴而行”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可以说,教育者自身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育人的水平。因此,教师不能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教授,而是要更多尝试进行文化的传承、人格的塑造和灵魂的雕刻,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思想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以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成为这样的教育者,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上过硬,更要提升知识储备、师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我们对学生的教诲,更应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注释】
[1]邵慧.英语阅读教学“中心框架”模式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20:75-86.
[2]李红燕.多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9:34-42.
[3]张园园,刘丽.翻转课堂与英语教学[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20:104-113.
[4]巫伟民.因地制宜适切教研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53-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