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学生的领悟不是主观臆断,也不是客观事件的翻刻,而是自己进入模拟事件现场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文中的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感悟的时间越多越好。可惜课堂时间有限,那么,如何才能事半功倍?此外,更重要的是,理解源于读者与作者之间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共同假设区域,不在该区域的“信息差”会导致理解障碍,由此更需要学生在支架的帮助和教师的引领之下带着任务能动地进行体验,扩大共同假设区域。于是,便引到下一个问题:教师的解读。
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首先,在认知过程中有些知识必须通过教师解读才能传递给学生,如语音知识、词义和词性、文体特征等;其次,课堂中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度大,学生认知发生过程中共性的和个性的学习盲点、学习难点需要教师做适时适当的解读;再者,就语言学科的特点而言,语言不仅是工具,还是跨学科知识和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载体,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因为对跨学科知识了解的局限性和对非母语国家人文知识接触的狭隘性等因素形成信息差,这同样需要教师出马,为学生解读文本背景。因此,在学生领悟的过程中,教师解读的介入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基于教师的职责和语言学科的特点,教师的课堂角色不应仅仅是下达任务,还应扮演策略的指导者和语言的交流者。在策略指导方面,比如,通过环环相扣的解读步骤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寻找主题句的策略,以对不同段落进行分析,让学生归纳段落大意,进而总结主题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在语言交流方面,解读过程中的师生问答互动,无疑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认语言学的真实运用并加以实践。(www.xing528.com)
或许有的教师会以为,既然以学生为中心,那在课堂中让学生多实践就好了,教师只需下达各项学习任务即可。因此,我们常会在观课过程中看到,学生活动频繁,十分热闹,但细审之后,却发现教师基本未教什么内容,课堂教学成效不佳。对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尽管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自身的体验至关重要,但要实现学生的领悟,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文中故事的境界,仍需指引,而这份指引便是教师的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