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用最好的状态去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什么是最好的状态?根据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最好的状态是指一个人在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懈怠,不应付,能够主动去工作,并且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那么,什么是阻碍我们发挥最佳状态的因素呢?
答案很简单,厌倦。假如一个人厌倦了自己的工作,那么就会在工作中丧失最佳状态,变得应付起来,得过且过。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某天,老板让你拿着公司的印章在一份一份的文件上盖章,你肯定会觉得非常新鲜刺激,甚至会生出自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的错觉。但是,如果让你每天都重复这一工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你或许还能忍受,但是如果时间长度到了半年一年,甚至是几年之后,你还能忍受吗?
没错,工作内容的单调、枯燥、乏味,吞噬了很多人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像一台重复工作的机器,已经不知道喜怒哀乐为何物了。
李琳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每个月拿着令人羡慕的薪水,她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一个爱她的老公。按说她应该是幸福的。可是,最近,她却发现自己突然变得越来越“懒”了:懒得工作、懒得看书、懒得说话,甚至连以前最喜欢玩的保龄球也懒得打了。
她说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收入颇丰且稳定的工作。开始的时候,她满怀信心和激情,不久就凭借自己的踏实和勤奋站稳了脚跟。可是时间久了,她发现,每天的工作都是例行公事,一沓沓文件摆在那里,好像一座山一样,永远也处理不完。第二天醒来又要重复前一天的工作,没完没了,看不到尽头,甚至有时下班后还得带一堆工作回家,或为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而加班,感觉特别疲劳。
由于工作没有了新鲜感,李琳再也不像刚来时那样为了某个任务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了。李琳无奈地说,周围的人都羡慕自己拿着稳定的薪水,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可是谁又知道她过得并不开心,每天只是填写一个个表格,那些表格很烦琐、枯燥,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填写。李琳每天都感觉很累,很疲倦,甚至已经有了放弃工作,回家当全职太太的念头。可是,想想回家待着也许会更无聊,只好继续留在办公室里机械地工作着。而且最近一年,李琳在晚上总是睡不好觉,情绪低落,经常发无名火,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去医院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她很是沮丧,总觉得自己像一潭死水,没有新鲜的活水来补充,也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起伏,似乎就是在等待情绪衰竭的那一天。(www.xing528.com)
像李琳这类人在别人看来就是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也就像“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一样,谁心里的苦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职场人士跟李琳的情况是一样的。在某一个岗位上做久了,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成年累月重复做,也会感到厌倦的。在厌倦和烦躁的情况下,一个人很难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工作,自然也就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但工作的单调和枯燥总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干久了,看上去轻车熟路,实际上就会有一种重复“吃剩饭”的感觉。不过,“剩饭”也罢,“新菜”也罢,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口味”,不断地变换一些花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自己时刻以最好的状态去工作。
其实,我们有很多办法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用感恩的心态去工作。假如我们在工作当中学会感恩,我们自然就不会对工作产生过多的厌烦。而事实上,工作当中的确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感恩的,我们要感恩企业给你的工作岗位、感恩领导给你的工作机会、感恩同事给你的工作帮助。这些感恩能让我们建立起与工作之间的感情联系,有了这种感情,我们对工作自然不会太过排斥。
第二,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要将薪水当成是工作的回报,但不能当成自己唯一的回报。另外,我们还需要把工作当成事业。一个人把工作当成职业,那么他会全力应付,但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事业,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因此,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而绝非只是职业。
第三,永远都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目标之后,我们就有了动力。所以,想要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我们就必须在工作当中不停地树立目标,并让目标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
工作本身并没有与生俱来的乐趣和意义,所有的价值全部是人为加在它上面的。不管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单调乏味,还是趣味盎然,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心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