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同盟:柏林条约后的欧洲外交焦点

三国同盟:柏林条约后的欧洲外交焦点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林条约》签订后的三十年,欧洲外交的焦点是“三国同盟”。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同盟”的政治家声称,这一同盟属于和平性质是有事实根据的。在“三国同盟”条约中,可以看出各国对英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尊重。“三国同盟”是对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的扩展,而不是取代。“三国同盟”到期后,可以延期。这一同盟条约声明,双方参战原因只限于遭受俄罗斯帝国的攻击。

三国同盟:柏林条约后的欧洲外交焦点

《柏林条约》签订后的三十年,欧洲外交的焦点是“三国同盟”。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达成“三国同盟”[1],其目的是形成一个“再保险”的同盟体系。由此,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既有“三国同盟”做保险对付俄罗斯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又有与俄罗斯帝国达成的协议作为“再保险”。“三国同盟”的历史再次证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欧洲部分是国际外交的焦点,几乎所有的协议都指向巴尔干半岛问题。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同盟”的政治家声称,这一同盟属于和平性质是有事实根据的。在“三国同盟”条约中,可以看出各国对英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尊重。“三国同盟”各国希望与英国及俄罗斯帝国结盟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但“三国同盟”没有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结盟的意图。因此,1896年以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完全被孤立的。

如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始终处于弱势,无法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那么“三国同盟”就可以视作和平联盟。但如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实力恢复到足以要求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那么这必然会引起德意志的政治家及军事家政客们的恐慌。他们必定会先发制人,付诸战争打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这可能是引起1914年欧洲战争的诸多因素之一。

1871年,奥托·冯·俾斯麦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或许是形势所迫,但无疑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当时,他将这两省让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那么德意志帝国将继续存在。既然已经得到这两省,奥托·冯·俾斯麦建立防守同盟的目的就是想巩固德意志帝国对两省的统治。

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舒瓦洛夫说“三国同盟”对我来说是场噩梦,这完全正确。我们发动了针对欧洲两个大国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我们都是靠引诱至少两个强敌当中被我们在战场上打败的一个,让它宣布放弃与另一个国家结盟,对我们进行复仇战争。[2]

奥托·冯·俾斯麦仍然记得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后,考尼茨-里特伯格亲王文策尔·安东是如何将奥地利帝国、法兰西王国及俄罗斯帝国联合起来的。因此,奥托·冯·俾斯麦确信,德意志帝国永远不会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友好相处。基于这一点,他决定与奥匈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建立联盟。

柏林会议刚结束,奥托·冯·俾斯麦的同盟政策就取得明显成功。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帝国对巴尔干地区感到失望,另一原因是泛斯拉夫主义者的活动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德意志帝国及奥匈帝国的关系明显紧张。倾向与欧洲各大国和解的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舒瓦洛夫被指责在柏林会议上对英国及其他欧洲大国过于顺从。此时,在俄罗斯帝国政府中,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舒瓦洛夫已经失宠。俄罗斯帝国政府中最具威信的人物是陆军大臣米卢廷。1879年8月27日和1879年8月28日,奥托·冯·俾斯麦与久洛·安德拉希伯爵在加斯坦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在建立“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同盟”以对抗“俄罗斯帝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联盟”问题上达成了一致[3]。1879年9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波森的亚历山大罗奥会见了他的侄子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忘旧情,重归于好,但没有达成有效协议。对此,奥托·冯·俾斯麦深感不满。1879年10月7日,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这是久洛·安德拉希伯爵的最后一次工作。1879年10月8日,久洛·安德拉希伯爵辞职。此后,他作为一位匈牙利的领袖人物度过其余生。1890年,久洛·安德拉希伯爵去世。

从1879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一直是欧洲国家关系的核心。从这一时期到大战结束,《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始终有效。“三国同盟”是对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的扩展,而不是取代。“三国同盟”是一种不稳定、不协调的伙伴关系,建立在缔约方各自便利的基础上,没有实际的共同利益。“三国同盟”到期后,可以延期。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有效期为五年。1902年后,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成为永久性同盟[4],任何签约国要对条约进行修改,必须在三年期内提出要求。

《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第一条规定,“两帝国中的一方遭到俄罗斯帝国的攻击,缔约国的另一方有义务以其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需要和解,那么也应在缔约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如果缔约一方受到除俄罗斯帝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攻击,那么缔约另一方应对该缔约国保持友好中立的态度。但如果攻击的国家有俄罗斯帝国援助,那么缔约双方应在军事方面相互支持。在近代同盟条约中,通常的情况是,同盟一方受到无端攻击时,同盟另一方必须参战。1879年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却无此限定条件[5]。这一同盟条约声明,双方参战原因只限于遭受俄罗斯帝国的攻击。1914年,德意志帝国支持奥匈帝国对俄罗斯帝国的军事行动,正是依据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的这一规定进行的。

伊姆雷·塞切尼

年迈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本想将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建立同盟的情况秘密通报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奥托·冯·俾斯麦反对这样做[6],但他并不反对改善三个帝国间的关系,以避免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所预期的战争。因此,事实上,1881年的“三国同盟”是1873年“三皇同盟”的重现。1881年6月18日,“三国同盟”在柏林签订协定,该协定由奥托·冯·俾斯麦与奥匈帝国驻德意志帝国大使伊姆雷·塞切尼和俄罗斯帝国驻德意志帝国大使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萨布洛夫签订。协定第一条规定,如果三个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大国交战,那么另外两个缔约国应遵守友好中立的原则。第二条规定,1878年的《柏林条约》要做修改,必须以缔约国共同协议为依据。第三条规定,维持条约确认的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三国同盟”协定的第一条和第三条无可辩驳,但根据第二条,将三国政府联合起来完全是反对欧洲其他地区的一个阴谋。因为《柏林条约》[7]是“欧洲法令”,所以修改《柏林条约》必须经欧洲所有签字国同意才行。这一阴谋的邪恶程度及其严重后果可以从1881年6月18日协定签署同一天所附的议定书中得到反映。根据该议定书第一条,奥匈帝国保留其“认为任何适当的时候”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权利。根据议定书第四条,三国同意“最终,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在《柏林条约》规定的领土范围内的统一”[8]

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的同盟得到了巩固,并且在与俄罗斯帝国的关系得到安全保障后,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又开始将目标转向意大利王国。虽然意大利王国没有放弃收复领土的决心,但考虑到其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敌视态度,意大利王国已经决定与德奥两国建立友好关系。意大利王国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敌视不是因为其垂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欧洲的某块领土,如萨伏伊、尼斯和科西嘉,而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欧洲以外的殖民政策令意大利王国的政治家深感不安。对自己在地中海政治均势中的地位,意大利王国政府十分敏感,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非洲北部海岸的扩张危及地中海政治均势。令意大利王国感到恐惧的是,1881年5月12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与突尼斯总督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签订了《巴尔杜条约》。根据《巴尔杜条约》,突尼斯总督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同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占领其领土,突尼斯领土将处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保护下。意大利王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关系一时间陷入危机。虽然谁建议意大利王国应当加入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的同盟不得而知,但“三国同盟”对各方利益的保障是显而易见的。奥托·冯·俾斯麦企图寻找一个新的盟国,以分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复仇的怨恨。奥匈帝国可能将来面临与俄罗斯帝国作战的风险。因此,除了与德意志帝国结盟,奥匈帝国还需寻求别的盟国支援,因为德意志帝国需要全力对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意大利王国也绝不可能孤军奋战,它必须寻求同盟国的援助。1882年,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前往维也纳拜访了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接着,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又前往柏林拜访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意大利王国同盟的总体计划就是此时确定的。1882年5月20日,奥匈帝国的古斯塔夫·西格蒙德·卡尔诺基伯爵,德意志帝国的克斯特里茨的罗伊斯亲王海因里希七世和意大利王国的罗比兰特伯爵卡洛·菲利斯·尼克利斯在维也纳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翁贝托一世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同盟的存在众所周知,并且在近四十年里,一直吸引着政客、新闻人士和作家的兴趣,但其条文从来没有被缔约各方或看到的人泄露过。“这确实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时常受人们责备的那些不谨慎的人,其实也有谨慎的时候。”[9]

古斯塔夫·西格蒙德·卡尔诺基伯爵

1882年的“三国同盟”条约包含在一项三方条约中。条约中的第一条要求缔约各国就政治和经济问题交换意见。第二条如下:

如果意大利王国没有首先挑衅而受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攻击,那么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应以全部军力帮助遭受攻击的盟国意大利王国。

如果德意志帝国没有挑衅而受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攻击,那么意大利王国也担负有同样的义务。

条约第三条规定,“三国同盟”中的一国如果受到两国及两国以上的交战国攻击时,其他两同盟国有相互援助并共同参战的义务。第四条提出保持友好中立的问题。第五条提出,军事援助即将发生时,各缔约国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就军事措施进行协商。第六条是关于条约的保密性问题。第七条规定条约有效期为五年。第八条是有关条约批准的规定。意大利王国在条约中附加声明,表示这一同盟条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被视为针对英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也做出了同样的声明。这些声明和条约都是保密的。这些声明不是为得到英国的好感,而是为表明意大利王国对另外两个盟国的立场。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利益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利益相冲突,而不是与英国的利益相冲突。

从“三国同盟”条约中获益最少的是奥匈帝国,因为如果奥匈帝国的任何一个同盟国遭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单方面攻击,那么奥匈帝国都必须为其盟国提供援助,但如果奥匈帝国遭到俄罗斯帝国的单方面攻击,那么它不能请求其他同盟国的援助。但根据1879年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奥匈帝国可以得到德意志帝国的援助,这一同盟条约仍然有效。显然,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没有把这一点告知意大利王国。

1883年,罗马尼亚王国加入“三国同盟”。1883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王国首先与奥匈帝国签订防守同盟条约。同日,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王国签字加入这一条约,并担负其义务。

奥匈帝国纹章

总之,就同盟条约缔约各国间的关系而言,“三国同盟”展现的是既往不咎的原则,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都要不计前嫌。这一同盟还有另一个目的,即1882年5月20日的同盟条约序言所指出的,缔约各国“本着为保障欧洲和平,巩固君主专制政治的原则,确保与维护缔约各国社会和政治秩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同盟”是“神圣同盟”的重现,但有一点不同,就是“三国同盟”不干涉别国内政。

从1882年第一次“三国同盟”条约签订到1887年《续订条约》签订期间,巴尔干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件。俄罗斯帝国根据《圣斯特法诺条约》试图建立的“大保加利亚国”已经被《柏林条约》缩小为多瑙河与巴尔干半岛间的一个小保加利亚国。巴尔干以南至哈德良堡以北的伊斯特兰贾山脉间,有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自治省,其总督为一位基督教教徒。这个保加利亚南面的省份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东鲁米利亚,以便尽可能与保加利亚不同,从而消除《圣斯特法诺条约》的所有痕迹[10]。保加利亚公国的首都是索非亚,东鲁米利亚自治省的首府是菲利普波利斯。

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

巴滕贝格的亨利亲王与比阿特丽斯公主

保加利亚公国的第一位君主是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他是由欧洲各大国提名、保加利亚公国国民议会选举产生的。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的姑姑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1]的妻子,因此,他本人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表弟。1885年,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的弟弟巴滕贝格的亨利亲王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比阿特丽斯公主成婚。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年轻力壮,柏林会议召开时,他年仅二十一岁。他十分关注其强悍臣民的民族统一愿望。1885年9月,在巴尔干半岛南北保加利亚人民强烈要求统一的愿望鼓舞下,菲利普波利斯爆发了民族主义革命。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立即做出回应,率领军队进入菲利普波利斯。塞尔维亚公国政府对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扩张提出抗议,并且要求赔偿。1885年11月,保加利亚公国与塞尔维亚公国的军队爆发了短暂的武装冲突。在斯利夫尼察战役中,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手下的将士们力挫塞尔维亚公国的军队[12]。随后,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十分明智地转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且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条约。因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府任命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为东鲁米利亚总督。当时,由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担任首相的英国政府反对这种违反《柏林条约》的行为。英国政府不知道在“三皇同盟”中,签订《柏林条约》的三大国,即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俄罗斯帝国,曾秘密商定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最终统一”。尽管如此,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还是能做到让参加柏林会议的各大国只承认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为东鲁米利亚总督,并且根据《柏林条约》第十七条规定,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的东鲁米利亚总督的任期为五年。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背后的目的是将来可以任命他人取代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担任东鲁米利亚总督。事实上,这个设想并没有实现,保加利亚公国与东鲁米利亚仍然是统一的。东鲁米利亚的代表参加的是索非亚的保加利亚公国国民议会。但从理论上讲,就东鲁米利亚而言,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是这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自治省的唯一总督。笔者听一位英国外交家说他曾在君士坦丁堡亲眼见过戴着红色土耳其毡帽的保加利亚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摄政王科堡的斐迪南[13]

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被阴谋者关在王宫里

但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刚刚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无意树立新政,无意过多干涉实际政务,因而离不开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因此,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并没有长期担任保加利亚公国的君主及东鲁米利亚总督。对此,在斯利夫尼察战役中为获胜立下大功的本德雷夫和帕尼察两位将军都极其不满。1886年8月21日,本德雷夫与帕尼察起兵谋反并获成功。据说,对这次谋反,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是知情的[14]。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被关在其王宫内,不久,被护送出境。他进入罗马尼亚王国,经过比萨拉比亚,到达奥匈帝国。保加利亚临时政府控制其首都索非亚一个月后,保加利亚爆发反革命运动。因此,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趁机回国。1886年9月2日,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又回到索非亚,但他觉得没有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表态支持是无法长期担任保加利亚君主的。不料,无情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拒绝了他的再次担任保加利亚君主的请求。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接受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裁决,不失尊严地放弃了王位,退居奥匈帝国。1893年,作为冯·哈特瑙伯爵,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去世。

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退位后,以保加利亚政治家斯特凡·尼科洛夫·斯坦博洛夫为首的摄政统治[15]难以应付各大国的利益冲突,最终找到科堡的斐迪南[16]成为保加利亚沙皇。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是法兰西王国国王路易·腓力一世的女儿奥尔良克莱芒蒂娜公主的儿子,当时年仅二十五岁,是奥地利军队的一名中尉。1887年7月,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得到奥匈帝国政府的默许,成为保加利亚公国的沙皇。无人预料他会长期在位,但事实上,他获得了巨大成功。直到1918年,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才离开保加利亚公国,回到科堡,过着富足的私人生活[17]

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

奥尔良的克莱芒蒂娜公主

1887年2月20日,“三国同盟”续签,延续到1892年5月30日。续签包括三个文件:第一份文件是份延长1882年“三国同盟”的三方条约,第二份文件是1887年2月20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单独签订的条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份条约的第一条。这一条规定,如果形势的发展致使巴尔干半岛,或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岸和岛屿改变现状,那么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必须依据“任何一方获得领土或其他利益时,必须给予对等补偿的原则”达成协议后才能改变现状。第三份文件是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王国单独签订的条约,其中最主要的是这份条约的第三条,这一条规定,如果在的黎波里或摩洛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试图扩展其在北非的领土,导致意大利王国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从而引起意大利王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间的战争,即可构成同盟国履行盟约进行助战的理由,那么1882年5月20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第二条和第五条所预期的效力也随之发生”。如果战后,意大利王国“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提出领土保障要求……那么德意志帝国不得设置任何障碍”。此外,根据“三国同盟”条约的第四条,德意志帝国应设法“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便利”。

显然,在续签的“三国同盟”条约的两项单独条约中,意大利王国获益最多。(www.xing528.com)

尼古拉·德·吉尔斯

米哈伊尔·迪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

在续签“三国同盟”条约的同时,与此重复的“三皇同盟”条约也得以延期。奥托·冯·俾斯麦始终试图与俄罗斯帝国结盟,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想得到奥托·冯·俾斯麦的帮助,镇压俄罗斯帝国国内的虚无主义者。接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亲王的外交家尼古拉·德·吉尔斯经验丰富,深受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舒瓦洛夫的影响,其政策是与德意志帝国保持良好关系,反对米哈伊尔·迪米特里耶维奇·斯科别列夫将军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结盟的政策。1882年,尼古拉·德·吉尔斯游历了中欧各国的首都。1884年9月14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俄罗斯帝国三国君主在波兰斯凯尔涅维采会晤,重新达成友好谅解,这是欧洲各国得到的公开消息。实际上,早在五个月前,奥托·冯·俾斯麦与奥匈帝国驻德意志帝国大使伊姆雷·塞切尼及俄罗斯帝国驻德意志帝国大使尼古拉·亚历克塞耶维奇·奥尔洛夫就在柏林会晤。他们代表各自君主续签了“三皇同盟”条约,并且对这一条约做了些许修改,条约为期三年[18]。1887年6月18日,德意志帝国政府与俄罗斯帝国政府签订了新的、更明确的条约,为期三年,即《再保险条约》。《再保险条约》的第一条有些隐晦:

如果两缔约国一方与第三大国作战,那么缔约国另一方应当对第三大国保持友好中立,并且努力使战争局部化。但如果这一战争是缔约国一方攻击奥匈帝国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造成的,那么不适用这一规定。

根据《再保险条约》第二条,德意志帝国承认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已经拥有的权利,特别是“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地区的优势及决定性力量”。《再保险条约》第三条规定,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政府再次确认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再保险条约》“附加秘密议定书”部分,德意志帝国承诺“绝不会同意保加利亚的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复辟”。

《再保险条约》与所有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间的条约一样,用法文写成,并且由奥托·冯·俾斯麦和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舒瓦洛夫代表各自政府签字。《再保险条约》也是彼得·安德烈耶维奇·舒瓦洛夫的最后一项工作。这一条约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1890年,欧洲政治与外交的新局面随之开启[19]

1890年,欧洲外交史上发生了两件重大事件。一件是伟大的德意志帝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退休,另一件是英国与德意志帝国就黑尔戈兰岛及桑给巴尔岛的所有权签订条约。

腓特烈三世

1888年3月,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去世后,其子腓特烈三世继位。短短三个月后,德意志帝国的皇位又传给二十九岁的威廉二世。年轻的威廉二世精力充沛,不可能像威廉一世或病入膏肓的腓特烈三世那样,将政府的主导权交给其大臣代理。转机迅速到来。1890年3月29日,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拒绝了劳恩堡公爵的头衔。随后,他退居家乡腓特烈斯鲁厄八年,但他坏脾气不改。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任命的新首相格奥尔格·莱奥·冯·卡普里维·德·卡普雷拉·德·蒙泰库库利男爵是位军人。因此,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摒弃德意志帝国外交传统的中庸策略,而倾向于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外交问题。但最终,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仍然任命文人为德意志帝国首相,如海因里希·冯·比洛男爵和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这些首相都是在健全的外交和行政传统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十分理智,但这些首相不像奥托·冯·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政策的制定者。在这些首相与君主之间隔着许多普鲁士军人、侍臣和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人只听从君主的指挥。

但奥托·冯·俾斯麦的外交政策不会在他离开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后立即消失。奥托·冯·俾斯麦的信条之一就是与英国保持良好关系。对此,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与奥托·冯·俾斯麦观点一致。奥托·冯·俾斯麦卸任时,英国与德意志帝国已经准备好达成谅解,使英国与奥匈帝国两国即将发生的利益冲突可以得以缓解。

在执政的最后几个月,奥托·冯·俾斯麦邀请欧洲各国代表参加柏林会议,研究社会及经济问题。1890年3月15日到1890年3月29日,柏林会议在德意志帝国商务大臣的主持下召开。最后,柏林会议通过的议定书由六章组成,对矿业工作人员的年龄、星期日及夜间工作、妇女及少女工作等相关问题的管理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只代表欧洲舆论对工业问题的立场。此外,这些建议还象征着工业进入国际化管理的历史新阶段,这一点直到《国际联盟公约》中的《劳工协定》才达到更完整的体现。1890年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大大提高了年轻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威望。这次劳工大会是对同时举行的布鲁塞尔国际会议的补充。布鲁塞尔国际会议旨在协调各项措施,禁止贩卖非洲奴隶。《布鲁塞尔会议议定书》得到会议成员国的接受及批准,也或多或少得到有效实施。

1890年,英国与德意志帝国解决了它们在非洲的分歧。长期以来,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一直致力于防止两国间的斗争。这场争夺非洲的斗争可能随时爆发,进而演变成一场欧洲大战。最终,经过一番努力,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使德意志帝国承认桑给巴尔和维图处在英国的保护下。作为补偿,德意志帝国获得了自1814年就一直属于英国的黑尔戈兰岛[20]

【注释】

[1]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的同盟原文严格保密。—原注

[2]奥托·冯·俾斯麦:《反思与回忆》,第29章。—原注

[3]奥托·冯·俾斯麦:《反思与回忆》,第29章。实际上,“俄罗斯帝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联盟”并不存在,但奥托·冯·俾斯麦担心这样的联盟出现。—原注

[4]1879年10月7日的《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第三条规定这一同盟为五年期限,但1888年发表的版本中没有此规定。这一规定印在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冯·马腾斯:《新增秘密文件汇编》系列第15章,以及《英国政府档案》,第73章,第270页。第一次发表在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普里布拉姆:《奥匈帝国秘密条约》第19页及随后几页,第217页。—原注

[5]1912年,法洛顿的爱德华·格雷爵士提议英国和德意志帝国应该同意彼此不进行无端攻击,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认为此话毫无意义。没有哪个文明国家会对别的国家发动绝对无端的攻击。不同国家受到挑衅的情况不同,但并非全无道理。—原注

[6]奥托·冯·俾斯麦:《反思与回忆》,第191页到第192页。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的情况被秘密告知给英国政府,甚至有人认为英国可能成为其中一员,与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结成“三国同盟”。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1879年10月15日及1879年10月27日的信,以及乔治·厄尔·巴克尔:《本杰明·迪斯累利传》,第4卷,第491页到第492页。—原注

[7]《三国同盟》协定第二条明确规定,只要三国政府同意就可以对协定进行修改。—原注

[8]“公约”和“议定书”在1920年,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普里布拉姆:《奥匈帝国的秘密条约》。“三国同盟”协议发表前一直是保密的。该同盟期限三年,1884年延期三年。随后,又成为1887年著名的《再保险条约》。—原注

[9]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普里布拉姆:《奥匈帝国的秘密条约》,引言,第4页。1915年,奥匈帝国政府公布了1912年续约的四项条款,参见关于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关系的外交文件,1914年7月20日至1915年5月23日,第161页。1912年续签的四项条款发表于1920年,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普里布拉姆:《奥匈帝国的秘密条约》。原文为法文,《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同盟条约》为德文。—原注

[10]在柏林会议上,对这一地区,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请求换个名字,但本杰明·迪斯雷利态度很坚决。“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亲王恳求我不要把南保加利亚的名字改成东鲁米利亚。他说,这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很难拒绝这个可爱的老狐狸,因为他很容易让人心软。”乔治·厄尔·巴克尔:《本杰明·迪斯累利传》,第6卷,第328页。注:东鲁米利亚这个奇怪的名字可能是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发明的,他是个造词者。—原注

[11]1881年,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遭到暗杀。—原注

[12]从1885年11月18日到1885年11月19日,斯利夫尼察战役只持续了两天。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本人没有参战。—原注

[13]1886年8月20日,一批亲俄的保加利亚军官发动政变,将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废黜并驱逐出境。9月,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被迫正式宣告退位。1887年7月7日,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恩斯特一世的侄孙—科堡的斐迪南被选为保加利亚公国的摄政王,开启了保加利亚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14]即位初期,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态度不明,强制推行俄罗斯化的政策,与英国之间的矛盾激化。1881年5月,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发动政变推翻自由主义政府,实行独裁统治,这导致他与自由主义者矛盾加剧。与此同时,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开始谋求英国的支持。1883年,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与反对派自由主义者签订协定,成立联合政府,俄罗斯帝国与保加利亚公国的关系逐渐冷淡。

[15]1887年7月7日,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恩斯特一世的侄孙,另一位也叫斐迪南的亲王,被选为保加利亚的摄政王。

[16]即位后称沙皇斐迪南一世。

[17]仅在英国,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就有四十万英镑的财产。欧洲战争爆发后,英国法庭宣布这些仍属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的财产,不得没收。—原注

[18]这一条约直到被阿尔弗雷德·弗朗西斯·普里布拉姆的著作《奥匈帝国的秘密条约》公布后才为人所知。—原注

[19]1890年可以被认为是英国与德意志帝国友谊几乎中断的一年,也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与俄罗斯帝国开始结盟的一年。—原注

[20]1890年7月1日,英国和德意志帝国在柏林签订条约。—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