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诺普海战
法兰西第二帝国与英国政府都认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土的完整性正面临威胁,虽然他们同意通过进一步谈判化解危机,但既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宣战,他们就绝不允许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打败、被瓜分或沦为俄罗斯帝国的保护国。1853年10月2日,法兰西第二帝国与英国的舰队同时停泊在贝西卡湾。1853年10月25日,法兰西第二帝国和英国的舰队分别越过达达尼尔海峡,这符合1841年7月13日签署的《伦敦海峡公约》。这份公约规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只在和平时期关闭海峡。1853年11月27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支舰队运载士兵和军用物资前往巴统。在锡诺普附近,这支舰队遇到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纳希莫夫的舰队,结果全军覆没。这一消息在法兰西第二帝国和英国引起人们强烈愤慨。人们之所以愤慨并不是因为锡诺普战役是不合理的战争行为[20],而是因为对停泊在比科斯湾、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提供保护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和英国舰队来说,这是直接的藐视。代表英国民族战斗精神的《泰晤士报》宣称,现在,英国四十年来享有的和平几乎要被打破了。阿伯丁伯爵乔治·戈登的内阁当然不希望发生战争,但此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除非他们明确选择约翰·布赖特主张的贵格会人生观。
约翰·布赖特(www.xing528.com)
英国内政大臣帕默斯顿子爵亨利·约翰·坦普尔认为英国绝不能忍受屈辱,其强硬立场无疑得到英国人的一致赞同。当时的回忆录中没有任何记录表明拿破仑三世极其好战。在奥地利外交家约瑟夫·亚历山大·许布纳伯爵看来,拿破仑三世倾向和平,但肯定要与英国行动一致。1854年1月4日,法兰西第二帝国与英国的舰队离开比科斯湾,进入黑海[21]。但直到1854年2月4日,帕维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基谢廖夫伯爵才离开俄罗斯帝国驻法兰西第二帝国大使馆,其同事俄罗斯帝国驻英国大使菲利普·冯·布吕诺伯爵也持护照离开伦敦。即便如此,和平也不是没有任何希望。帕维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基谢廖夫伯爵和菲利普·冯·布吕诺伯爵接到命令,不得远离俄罗斯帝国大使馆。因此,在布鲁塞尔和法兰克福,他们停留了一段时间。1854年2月20日,乔治·汉密尔顿·西摩爵士与巴泰勒米·多米尼克·雅克·德·卡斯泰尔巴雅克也分别离开了英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驻俄罗斯帝国大使馆[22]。1854年2月27日,一名信使向俄罗斯帝国政府递交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及英国政府的最后要求,即俄罗斯帝国必须撤离公国,但没有得到答复。1854年3月27日及1854年3月28日,法兰西第二帝国和英国相继宣战,只有俄罗斯帝国政府没有宣战。其实,早在1854年3月12日,英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就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