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某幼儿园中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活泼好动、争强任性,常常不听老师的话。老师在与其家长交谈后得知,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又是个男孩,所以父母对他极其宠爱。老师对这个小男孩也是格外的注意。
一天,小朋友们都在教室参加集体活动,可小男孩一个人在教室外面玩老师晒衣服时用的夹子,就是不肯进教室。老师发现后耐心地和小男孩聊了会天,然后拉着小男孩准备进教室并把他手中的夹子拿了下来。而后小男孩的举动着实吓坏了老师,这个小男孩发疯一样地用手使劲地抓挠自己的脸蛋,脸上瞬间出现了几道红印。老师见状赶快去抓男孩的双手,一阵折腾后男孩的情绪终于平静了下来。
晚上放学时,老师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告诉老师,这个小男孩在家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只要男孩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做出自我伤害的举动来威胁家长,家长也只能妥协。
案例诊断
这是一起幼儿在园自我伤害的典型事故。
政策法规看案例
本案中,责任划分相当明显,幼儿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四)学生自杀、自伤的”。案件中,小男孩脸上的伤是自己所致,而且当小男孩用手使劲抓挠自己脸蛋时,老师是采取了制止措施的,是尽了注意义务的,当然是可以免责的。(www.xing528.com)
在这个案件中,小男孩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伤害行为,幼儿出现自我伤害行为说明幼儿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健康的儿童不仅要有壮实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而后者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儿童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内在原因指的是儿童的个人因素,比如当个人的心理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时,相对地他必须做出其他行为来予以满足。外在原因主要指的是环境因素,比如家人中有自我伤害的先例、家庭暴力、亲子缺乏亲密的互动关系、人际交往受挫等。
未来社会,幼儿教育目标将从单纯注重幼儿智力转向注重培养幼儿智力与培育幼儿的社会性品质、个性品质并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渗透到幼儿教育观、健康发展观和评价标准中,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在要求。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地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防范指南
1.作为幼儿园,要重视家园沟通合作,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渠道;开办家长课堂,向幼儿家长介绍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有效的育儿经验。
2.幼儿园要提醒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不能对孩子过分娇惯,不能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的不良习惯。幼儿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等待。
3.作为教育者,包括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关注幼儿生理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