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附录:探讨生物课程变革的重要性及培养创新思维

附录:探讨生物课程变革的重要性及培养创新思维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有品质的课程已经成为多数学校的重要目标。在生物教学中,课程变革能让学生享受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对教学作出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正确性与效率性。在现今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以及人类社会生存的质量与环境,都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们是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教育中的重点。

附录:探讨生物课程变革的重要性及培养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与课程变革相辅相成

宋永攀

创新是巍峨大厦的奠基石,为我们的发展与成功打下基础;创新是滔滔大河里的帆船,为我们的追梦之路保驾护航;创新是寂静黑夜里的熊熊烈火,给我们带来光明与方向。创新更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且能够获得一定效果的行为。创新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更是我们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便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它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的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我们当代的课程变革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实现更好的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生物教学的变革中,为我们提供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提高学生对于生物领域学习的先进性与深入性。

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与文化变革的核心,课程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种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是一种行动、一种个人意义及一个公众希望。追求有品质的课程已经成为多数学校的重要目标。好的课程会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倾听感,及时了解并反馈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更有逻辑感和整体感,老师能够灵活地以嵌入知识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不会杂乱无章或断断续续;也会更加充满见识感和质地感,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而不是只关注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考试的分数,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和实践性。课程变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忽视了知识实践的过程,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学习方式将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转变。现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学校的教育教学方略、方式方法都要以学生为基础,学生是教育学习中的主体,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知识领域的学习,更要重视他们整体的发展,把目标锁定在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上,让他们获得走向社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课程变革能让学生享受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对教学作出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的正确性与效率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教育的需求。只有进行课程变革,用新的课程模式来迎接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的挑战,我们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得到进步与发展。

首先,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向于综合化,科学与技术趋向于一体化,需要综合性与整体性人才。在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的社会,如果想要取得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传统地依靠某一单方面的学科和人才去思考探索是行不通的,单科知识或者部分知识的应用度是狭窄且有限的,不能帮我们全面地认识与思考问题,反而会把我们的思想与考虑角度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无法取得突破,无法全面、广泛、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更别说去解决问题了。所以这就给我们的新课程变革带来了挑战,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综合发展、终身发展的战略性人才,不能过分强调对单一学科的知识继承,学习应该是多方面发展的,应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是整体的,不能将其断开。在生物教学中,学生不仅应该掌握好生物这一单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更应与数学、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加全面且深刻地学好这门学科。例如,在生物课程的基因遗传知识里,如何计算遗传基因的结果与比例,就需要运用我们逻辑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在使用苏丹红试剂做实验研究时,便需要使用到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颜色变化的原理知识。因此,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好的教育课程培养的应该是融合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其次,科技进步与人类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需要高学识人才,更需要高素质人才。在现今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以及人类社会生存的质量与环境,都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们是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自然就能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更加专业与深入的研究,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与突破,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环境将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但是,现在我们不仅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丰富深厚的学历与理论知识高学识人才,更需要培养拥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道德观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我们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是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美丽的社会,而不是达到一些科学目的用不合法的手段去破坏它。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既具有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又具有高素质的科学馆的人才,更好地推动我们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果我们掌握了高级知识与技术的学生将其应用到不好的方面,其后果和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所以必须培养其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确保教育的正确性与有益性。例如,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种植杂交水稻袁隆平,发现青蒿素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都是拥有高学识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教育中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老师的知识讲授,并且采取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所有的问题在学生眼里仿佛只有一种固定且唯一的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想法不符合还会遭到老师否认,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与创造性。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则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承认教育的知识继承功能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有了创新才有发展。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精神的教育,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想象力与发散性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对其的创意想法或者追问也应以鼓励支持的态度,引导他们去验证,将自然科学教育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社会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我们的教育方式与人才培养方式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灵活变更与运用,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例如,在生物教学中,我们除了讲授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的元素、结构等基础知识外,更要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等设备去观察,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或想法给予解答或反应,对于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研究探讨式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的创新信息科技技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科技创新在教学变革中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教学形式、内容和技术,为我们带来更为深刻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在课程变革中应正确地利用科技创新带来的优点与益处,帮助我们接触和认识先进发达的技术,让我们以更适合的、更正确的、更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来培育学生,促进我们的课程变革不断优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科技创新带来的新课程变革使我们从传统模式的内容提供转变为内容筛查,我们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筛选出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学到优质高效的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效率。在科技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不再过分注重全面的授课内容,应利用当代技术在众多的教学资源里形成客观的评价与筛选体系,选择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更是如此,对细胞膜的结构、基因的遗传与变异等,我们便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资料的选择,为学生提供正确有效的资源并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

科技创新为我们的教学渠道提供了更多有效的选择,我们应适当地对这些教学渠道进行整合构建,形成更为整体统一且优质高效的教学传播渠道。传统的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传播渠道,比如采用教参、教辅等方式来辅助老师构建一定的教学背景与教学授课环境,而当代信息技术使我们的教育资源与信息来源渠道变得丰富多样,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上网搜索学到想学的知识,教师也能够通过网上授课或者网上答疑来进行互动教学,降低了学习知识的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学习回报。在现今科技创新的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会整合这些教学渠道,使其成为统一的整体,建设一个高效的综合性教育渠道。这对生物教学课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老师在课堂上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使生物教学更为生动有趣,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与课堂环境。学生也可以自己到实验室使用显微镜等设备对生物的结构特点作具体观察。教师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丰富多样且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过程。

科学技术创新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为集中高效,我们应利用现代技术最大化地利用好社会的整体资源。在传统教学改革中,教师对教学的创新比较分散而且是教师单方面的,没有集中深入地考虑与变革,但这在我们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现代社会,教育变革不再只是教师的责任,教育也不再只是学校的重担,教育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核心重点,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我们的课程变革得到了多方的支持与建议,能够进行得更加深入具体,能有效地进行新课程变革。

我国的教育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变革与发展,从应试教育培养学生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再到现在创新教育的提出,我们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是在不断进步与优化的。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强大的动力源泉,教育则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重点,故创新教育已成为我们现代社会教育目标的中心重点,并深入人们社会生活各方面。在课程变革与教学中,我们应恰当有效地利用科技创新为我们教育带来的优点与好处,让我们的教育变革更加深入具体与优质高效,培养出更多创新性人才。

从教学信息化浅谈“教育扶贫

卢月姣

以“教育扶贫”为主题的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十八大召开以后,更是达到了高峰。我们以“教育扶贫”为主题词对CNKI 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出790 篇相关文献,其中从1991 年到2015 年共有相关文献308 篇(2015 年的文献数量最多,为39 篇),但仅2016 年相关文献数量就达到了161 篇,2017 年更是达到311 篇。教育公平是保证每个人获得他所期望的教育的前提,是提高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因此教育扶贫意味着要实现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的公平,逐步实现人们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过程以及受教育质量的公平。立足于时代大背景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特征之一便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故“教育扶贫”得实现教学信息化。在众多的“教育扶贫”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从政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很少把“教育扶贫”与现代教育的时代特性“信息化”相结合,故笔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政策助推教学信息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并进一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教育定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对教育信息化作出部署和安排,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全面进入了“新时代”。在十九大上,习总书记代表全党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标志着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全面进入了新时代、决胜期。实现全面脱贫,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就得激发人民内生动力,打造“造血工程”,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2018 年4 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教育部制订“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任友群先生曾将中国前40 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归纳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他结合国际经验,把这个阶段称为“教育信息化1.0 时代”,认为这个阶段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17]而在2018 年提出来的“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是人民面对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较于在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理念、建设方式上的一次跃升。它更加坚持时代引领,更加坚持应用驱动,更加坚持深度融合,更加坚持教育治理;更加兼顾探索普及,更加兼顾区域差异,更加兼顾社会各方,更加兼顾顶层基层的四个“更加坚持”、四个“更加兼顾”则是“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主要特征。该计划的实施对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二、技术支撑教学信息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这为教学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革命性发展时期。继互联网、云计算之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席卷而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改革。技术对教育最基本的作用是将其视为一种教学手段,利如PPT、动画演示大师、微课等都成为辅助学习、提高效率的工具。在教学中,以开放、共享、共赢的“互联网+教育”思维为指导,创新性地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并据此发明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同步课堂”。同步课堂以1+1 或1+2(一个中心校和一两个异地学校或教学点)的形式在中心校和教学点之间搭建了支持远程实时同步与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本地学校与异地学校(或教学点)的同步教学,通过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成为直接改变教学基本模式、学校基本形态乃至教育行业基本业态的根本性力量。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迫切需求;技术变革了教育教学模式,智能教学环境、智能导学系统日益普及;技术显著提升了教育治理水平,过程化评价、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成为趋势;技术正在挑战教师角色,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作用将逐步弱化,而在学生素养培育、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则更加突出。[18]在科技浪潮冲击下,推动了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各方面的改革,这本身便是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教育贫困地区”而言,要抓住正值“中国教育改革”时期的契机,利用“教育扶贫”政策,积极、有选择地吸纳外界的“扶贫”帮助,把握机遇,一举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式人才。

三、师资提高推动教学信息化(www.xing528.com)

教学信息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学校或教师能否接受教学信息化的模式。著名心理学家戴维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理性行为理论运用到人们接纳和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在该模型中指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意向乃至行为的主要因素。[19]广大一线教师能否感知教学信息化的“有用性”与“易用性”是教学信息化实现的关键所在。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之一,是培养教师队伍重要途径。21 世纪以来,在各院校的师范教育中,大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视为必修课程,这保证了青年教师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可以感知教学信息化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自2007 年开展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来,在十余年时间内我国免费师范生数量得到了极为可观的增长,为西部地区及其他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贡献了高质量、高数量的教师。他们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推动了教学信息化的实现。另外在教学一线,地方相关部门与进修学校甚至是学校本身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技术,这些都推动了教学信息化的实现。

近年来,在各种机遇的推动下,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十分迅速,但是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广大一线教师对于教学信息化重视程度虽有提高但是依旧不够,或者部分学校仅为了“技术”而“技术”,脱离了教育实际。对于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教育贫困地区要善于把握机遇,把外在推动力转化为内部驱动力,跟上教育改革的脚步,同时做好“消化”工作,避免水土不服。

【注释】

[1]段静,刘伯文,等.农村教育信息化调查统计分析与研究[J].会计之友,2014(27):87-89.

[2]钟伯炘.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形势分析和推进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8):116-117.

[3]耿才华.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教育信息化,2006(11):7-8.

[4]岳永杰,张文彬.浅析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四条文化路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12):50.

[5]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78-84.

[6]高地.“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04-108.

[7]王应解,冯策,聂芸婧.我国高校慕课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6):80-85.

[8]许慧霞.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9]刘三女牙,杨宗凯,李卿.教育数据伦理:大数据时代教育的新挑战[J].教育研究,2017(4):1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11]周道玮.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9,29(10):5644-5655.

[12]黄菊莹,袁志友,李凌浩.羊草绿叶氮、磷浓度和比叶面积沿氮、磷和水分梯度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9,33(3):442-448.

[13]冯秋红,史作民,董莉莉.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及其应用[J].林业科学,2008,44(4):125-131.

[14]万忠梅,宋长春,刘德燕.磷输入对沼泽湿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595-599.

[15]范文武,陈晓德,李加海,等.重庆中梁山海石公园石灰山地博物多样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106-110.

[16]任友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6):27-28.

[17]任友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6).

[18]吴砥,邢单霞,蒋龙艳.走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解读之三[J].电化教育研究,2018(6).

[19]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29(6):170-1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