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促进历史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李 静
“慕课”教学模式发源于美国,与常规教学相比,是一种新型的线上平台教学。慕课的实质是利用网络平台在线进行大规模公开课程教学,将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教育测评融为一体。这是人类世界进入21 世纪,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最大的成果。慕课教学学习模式对常规教育具有突破性作用,为教育发展迈入2.0 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作为中学阶段历史教师,个人认为慕课为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模式创新带来了巨大契机。本文试图以高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在慕课背景下,如何利用慕课的教学特点与理念,实现历史教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内容。
一、慕课的概述
慕课,英文名MOOC,取自“大规模开放在线的课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载体是网络平台,实质是微课程,即将一门课程完整地做成微课程视频,并放在网络平台,供大家学习。慕课教育给学习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开放式的教育资源,拓展了学习者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二、国家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爱国”的要求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不只是局限在具体的知识点,更要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贯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上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 号,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中对高中教育教学提出了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育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考试题中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部《关于高考贯彻落实“一点四面”要求的意见》中,要求高中所有学科都要体现“一点四面”的要求,尤其是语文和文科综合要重点突破,在试题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答案的建构上都要有体现。要突出“四基”的考查,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要突出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理解和践行。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学生了解,对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求能够认知,对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能够理解。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这些会议文件和相关专家提出的指导意见都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要在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引发了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我的思考。在慕课热的背景下,利用微课视频,引入慕课教学,充实历史课堂内外,成为我的新选择。
三、慕课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中的“爱国”
爱国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历史传承。华夏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就是爱国的表现。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慕课时代的到来,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紧随时代脚步,不断借助新的教育传播方式,强化爱国主义[4]。
慕课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继承传统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精髓,还应具备自身的一些教育特色。
(一)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流长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在慕课背景下,更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即在国学传统文化慕课开发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深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做到无痕教育。中学历史系统讲述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形成了初步的历史观念,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阶段,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学生眼、手、口、脑等各种感官的共鸣,把这一教育信念循序渐进地转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慕课教学模式满足了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历史学科教学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改变提供了手段。
慕课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活泼,将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如汶川大地震时,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手机微博、QQ,全国人民无不揪着心,拧成一股绳,给予四川人民各种支持和祝愿。这不仅成为四川受灾人民活下去的信念支撑,也是潜移默化教育下一代爱国思想的有力工具,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的生活热点事件载体,完全可以开发成慕课[5]。
四、慕课背景下的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之美在于没有教育的痕迹,润物细无声;慕课背景下的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最难能可贵的是无痕教育,即在朴实的微课程中播种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在微课教学情境中,在具体细节中精心设计无痕爱国主义教育载体,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产生深刻影响,使学生受其教学情境、人物行为和信息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并认可了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这于有痕教育载体来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师自身或教育内容的原因产生的学生的排斥或逆反心理,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6]。
例如,我在为学生讲解“三皇五帝”这一知识点时,利用网络上制作精美的动画和视频片段,让学生重温中华民族的远祖在荆棘中为华夏民族的发展披荆斩棘,开拓生存的空间而做出的重大贡献。学生不由自主地就产生了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决定结果,但结果不一定是唯一。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该注重过程,即学生看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并由此引导其爱国主义价值观。如鸦片战争题材,通过设计微课体现当时国内外环境、国力对比及人们生活状况等,让学生自己分析探讨事件发展的必然与偶然性,学生在体验探讨的过程中[7],必然深有“落后就要挨打”的体会,再联系现在的社会环境,爱国主义必将在学生的心里生根萌芽。
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这一课中的知识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黄海海战”和“义和团”,我对基本知识做了简化处理,重点通过设计的微课视频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在贫穷落后腐朽的近代,中国的爱国人士在注定必死的战争中浴血拼杀,在注定失败的战争中争取国家的主权。尤其是“黄海海战”这一知识点,我首先利用电影《甲午大海战》的经典场景制作了微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悲壮气氛,然后利用截取的其中“邓世昌以死相搏要撞沉日舰‘吉野’与敌舰共沉,但被日舰发射的鱼雷击沉落水”的这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邓世昌等爱国将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效果显然不错,很多学生留下了泪水,并在日记中写出了“要好好学习,绝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等感受颇深的话语。
(三)比较中的选择
信息时代的来临,地球村已不再那么遥远,单纯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呈现已然不能够完全胜任如今的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慕课背景下,运用对比策略,将不同的思潮,不同的行为以微课的形式载入中学历史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其归类汇总,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对比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
例如,我在上《抗日战争》一课时,分析了中国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的牺牲和贡献。通过抗战情境的再现,学生理解了抗战初期国民党承担正面战场抗战的任务虽付出重大牺牲但不断失败的无奈和悲壮,以及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辛和努力,学生深受感动。通过微视频“汪精卫”的播放,学生表达了对卖国汉奸的不耻,明白革命志士的巨大牺牲才换来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独立。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四)慕课背景下的课堂师生情感的互动
慕课背景下,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最好诠释,教师在慕课中精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帮助,学生面对教师或者学习材料时,得到类似一对一辅导或者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中。这与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以人为本,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信任、教学相长的要求是一致的。在课堂播放微课视频时,我注重随时观察学生的情感流露,随时给予学生指点。同时,学生也给予了我更多的感动。师生情感在课堂上实现了有声和无声的交流。慕课时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固有教育模式,改进了教育模式,进行了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且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中学教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要适应此潮流发展,积极拥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繁荣昌盛。作为历史教师,我愿意为此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及不断探索。唯愿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
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据意识解析
向孝学
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接踵而来,大数据使社会变更日新月异,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赋予了各个领域量化的可能性,促使各领域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大数据深入教育。2015 年,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建设“教育文化大数据”的目标。2016 年,以“大数据驱动教育改革”为主题的中国大数据教育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教育领域对大数据的深入探究,其应用势必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提高教师的数据素养迫在眉睫,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数据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意识就是人脑对数据能动的反应。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据意识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据的敏锐性以及运用过程中呈现的数据伦理,能够合理利用和挖掘有效数据的价值为教学服务,主要包括数据伦理意识和数据敏锐意识。
一、数据伦理意识
刘三女牙、杨宗凯等人在《教育数据伦理:大数据时代教育的新挑战》中提出:“教育数据伦理是对教育数据产生、采集、存储和分析利用过程中所应秉持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理性审视。”[9]它是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守住道德底线,不触犯法律法规,保护社会和他人的权利。
(一)数据道德意识
“大数据是集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快速的数据流转和数据体系(Velocity)、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四种特征于一身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规模大、种类多、密度低、价值大、速度快、时效高等特点。其可简要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是较为枯燥和抽象的,要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和趣味性,需要在海量数据中筛选诸多非结构化数据,如视频、图片、动画、图表等。而数据与数据之间大多具有关联性,一个非结构化数据的获取往往是通过海量数据筛选的。数据来源广泛,涉及的数据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可能数据本身涉及社会某群体或个人隐私。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筛选数据时一定要具备道德意识,对相关数据谨慎识别,对社会和他人的隐私加以保护。例如在《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中,对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讲解,可用电子问卷调查学生的实际消费情况,准确掌握学情,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反思自身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展示学生消费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身份信息,审查数据中是否涉及个别学生的特殊信息,避免这类信息在班级公开化。
(二)数据规则意识
2017 年11 月,以“大数据、新增长点、新动能、新秩序”为主题的新时代大数据法制峰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发布了《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2017)》,重点落实到大数据法治方面。因此,不论是搜集数据还是运用数据,不仅需要坚持道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坚持数据规则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正当渠道获取数据资源,也合法运用各类教育数据资源。首先是在数据搜集过程中,要树立法治意识,采取正当手段搜集教学数据。例如数据搜集工具的选择上,使用专业软件要尊重知识产权,不安装和使用盗版软件。在获取数据过程中,避免采用“人肉搜索”等非法方式。其次是数据使用方面,避开个人隐私方面的数据,严禁把他人资源用作商用,保护他人合法权益。例如通过网络下载的他人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教学资源,除了运用于课堂之外,不进行二次上传相关网站获取网站积分、钱财等。对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他人的教学科研成果,不盗用,不抄袭,不随意传播。
(三)数据保护意识
同理,大数据时代,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因高中思想政治课特有的德育功能,一般情况下我也兼任班主任或心理辅导等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和其他工作,大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大量学生的个人信息,例如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姓名、年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与学生关系重大,这些一旦泄露,轻则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广告推销的电话、短信骚扰;重则影响学生的生命安全、人格尊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教师一定要具有数据保护意识,对掌握的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妥善保存。一般情况下,笔者会用专门的文件夹分类保存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对该文件夹进行加密,对已毕业的学生数据及时清除,绝不外传或做他用。
二、数据敏锐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据敏锐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海量数据的敏锐度,这种敏锐度能够及时找出教学与数据的关联度,并根据教学挖掘数据价值。其主要包括数据观念意识、数据德育意识和数据时效意识。
(一)数据观念意识
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至关重要,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2015 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政府对大数据的决策部署,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必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入新的领域。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数据观念意识,认识到数据素养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关注大数据时代变化,树立数据服务教学意识,提升运用数据的能力,主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据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评价。笔者在《政治生活》“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框内容的探究过程中,为了突破难点“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的区别”,采用穿插自制微课视频,给了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突破难点。
(二)数据德育意识
2017 年,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10]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注重教学素材的思想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成德育目标。因此,在数据筛选过程中尽量选择正面素材,审慎用好反面素材。例如,在筛选《政治生活》中“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框的教学资源时,笔者筛选了我国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的案例,不仅展示了贪污事实,还着重展示和讲解了国家对贪污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贪官以及贪官自己的忏悔录。这既完成了教学知识目标,也对学生进行了廉政警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数据时效意识
2017 年,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着力提升课堂时代性,反映时代要求”。因此有学者提出,“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筛选教学素材时,应具备时效意识,着重考虑素材时效性。我们应将最新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2017 年11 月,笔者在和学生探究《生活与哲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框时,最后的情感升华部分,笔者就用了近五年来国家取得的成就,如移动支付、高铁、天眼、自制打飞机等,配合激昂的音乐做成图片集,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首先,在此基础上播放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时对青少年的寄语视频,让学生自觉把思想认识付诸实践,增强家国情怀。其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设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这框题时,运用黔江人自己的古镇——濯水古镇作为案例,采用主题式教学“议濯水的日新月异”,运用篇章式,采用“印象濯水”“探究濯水”“祝福濯水”三部分层层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内生力,帮助学生生成教学。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础教育也不例外。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树立数据意识,培养数据素养,践行数据行为辅助教学,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必然趋势,将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践行的征程。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杨 武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昆虫学家法布尔也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得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望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师教好物理,学生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一、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其学习的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我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玻璃杯掉在砖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为什么不易碎?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我拿出一个苹果和与苹果体积一样大的铁球,问学生:我现在将苹果和这个铁球从同一高度抛下来,哪个先落到地面上?大多数学生回答道:铁球先落地,因为铁球重。为了证明结果,我紧接着做了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这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时,学生们惊叹不已,都想知道为什么,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氛围来调动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上,我积极地努力创设灵活多样的课堂氛围,营造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概括和假设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的行为,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学“沸腾”时,我这样问学生:“我们在家做菜时,为什么水滴滴入滚烫的油锅中会发出滋滋的响声,而把油滴倒入沸腾的水中,水却没有什么反应呢?”这样的问题迅速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例如学习“重力”时,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往空中抛出物体后物体会落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设置学生具有探究兴趣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学习物理时就会产生兴趣和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
三、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知识的教与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重视实验能使物理教与学均获得成功。
(1)用新奇好玩或惊险意外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悬念,进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大部分学生会认为一根绳子拉东西会比两根绳子拉东西更容易断,这时我们可以用两根同样轻的细线系住较重的东西,只用手拉住一根绳子可以勉强把东西提起来,再换成两个同学分别拉一根绳子把东西提起来,并不断增大两根绳子间的夹角,学生就会意外地发现拉到比较大的角度时绳子就断了。这为讲清求分力要注意两个分力的方向扫清了障碍。
(2)将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的奇妙和物理的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一般具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利用其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新奇的、现象或较为先进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很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信息技术丰富理论,调动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学科理论知识点繁多且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强,对高中教师来说难以一两句话解释和阐述清楚,而高中生仅凭理论知识例子不断地反复研读也难以对其理解透彻。因此,这就需要高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和生动性等优势把物理理论知识鲜明地展示出来,这样就迅速开拓了高中生对物理知识解读的视域,从而调动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促使高中生愿意发挥主观能动和自主性去挑战物理学科的难题。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教学活动时,高中物理教师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的视频形式,以跳水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为例,与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相结合来进行自由落体运动解读,并以慢动作分解来步步展示自由落体运动力和速度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生动直观性的教学方式迅速打开了高中生的思路和激发了其求知兴趣,促使高中生愿意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渗透激趣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教学方法。这不仅调动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发扬了高中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优势,从而降低了高中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深刻性,促使学生在丰富趣味性的驱动下突破物理学科难关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物理学习技能,这就为高中生进一步进入高一教育阶段去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考一轮复习备考——以家国情怀为例
卢魁峰 李 静
摘要:当前,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最热的词汇之一。知网刊载文章统计,自2017 年以来,知网刊载的有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章达519 篇。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相关专家和众多初高中教师进行了种种解读和探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过程中贯彻历史核心素养(以家国情怀为例),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一轮复习
一、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备考指导思想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已经正式颁布。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2003 年版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变化,即在课程目标上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2017 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二)《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
2017 年12 月15 日中国教育考试网发布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以下简称《总纲》)。这是自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40 年第一次大动作宣传高考考试大纲。新考纲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由此设计和制定了能够充分体现这种核心立场的“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
《总纲》指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具体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和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
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感悟家国情怀,确定考查立意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展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反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也都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境界。可以说,家国情怀体现了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朱汉国教授在《历史教学》杂志上把“家国情怀”细分为五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附录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作了详细划分,详见下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层次划分
(二)分析教材,挖掘家国情怀考查的主干知识
(三)分析高考真题,明确考查方向
三年来的高考真题数据分析,高考试题考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注重对历史常识的考查。何谓历史常识?赵亚夫基于历史教育的视角提出:
(1)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线索,特别是各种制度史的脉络。
(2)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和价值,包括曾经辉煌的伟大文明和重大的警示性遗产。
(3)人类过去经历的及正在持续经历的重大变革,包括不同群体、个人为了应对各种力量所采取的行动。
(4)人类的现实社会和生活环境中蕴藏着哪些历史因素,即今天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制度、行为规范与历史的关系。
2.基于高三一轮复习教学的视角,要“教好”的历史常识包括以下方面:
(1)历史时序(及其多种表达方式)、历史空间(及其辨析)。
(2)通史线索,概况,阶段特征。
(3)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联)。
(4)学科思维与学科语言。
(5)历史学科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史料实证、历史事实、历史叙述、历史理解、想象、同情、移情)、历史解释、历史评价、历史结论等。
3.以主干知识为依托,渗透家国情怀;多角度考查学科素养;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比较明显;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价值去向。
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培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真题如下:
例:(2016 年文综全国卷Ⅱ)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公元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 多卷,精练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公元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
考查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题如下:
例:(2017 年全国文综新课标Ⅲ卷)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61 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本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台湾的回归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史料实证。
……
三、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计划,夯实主干知识,让素养落地
按照学校安排,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一轮复习安排大致从2018 年6 月11 日开始,截至2019 年1 月11 日结束,前后7 个月,214 天。看起来时间充足,但是除假期和周末,能够用于一轮复习有效教学的时间大致在130 天。做好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分析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学生现状
2016 年9 月入校的这届学生,基础不扎实,入校成绩偏差,从招生数据来看,在区中考前1 000 名的学生只有96 人且排名还靠后。自2016 年9 月以来,我一直任教这个年级的历史课,是一个班的班主任,担任学校历史教研组长和年级文综组长,在长达四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纳如下:
1.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制力弱
学生在入校后的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相当糟糕,课堂听讲时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讲小话、照镜子、捋头发、传纸条等小动作不断,上课的教师以至于要花大量精力来规法这些课堂行为,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课后作业学生相互抄袭现象严重,甚至不做不交作业;上自习课时在无教师管理情况下,学生睡觉、讲话、玩手机等现象层出不穷。学生入校以来,教师对这些行为进行规法和管理,但效果并不理想,截至目前,仍存在学生思想懒散,学习不积极主动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新课学习过程中的效果较差,为一轮复习带来了难题。
2.学习过程中典型失误分析
学生阅读能力欠缺,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全面,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固,有欠缺;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可分为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史实概念包括人物、事件、制度、文献、事物、会议、党派等;史论概念包括思想、学说、专用术语等);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不够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二)设计一轮复习方案
根据《课程标准(2017 年版)》和《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现状,我个人觉得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要强化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形成知识框架和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按照课本章节进行系统的教材内容讲解,温故而知新,补充在新课教授中没有涉及或者涉及但没有深入分析的内容。
1.依据高考双项细目表,研究高考真题,按照专题史线索整理专题,强化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拓展阅读、深化理解和提升能力;形成知识框架和体系;以专题复习为主,通史复习为辅,在复习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如对近四年全国卷夏商周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考查:
先秦既是我国文明的源头,又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考每年主要针对西周的文明奠基和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为主考查,主要涉及选择题,主观题出现概率很小。以西周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四大基本制度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特定现象为考查侧重点。
一方面会考查西周时期分封制下的礼乐等级秩序、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后世制度的影响和所奠定的历史基础、制度内部所暗含的分裂因素、与宗法制的关系等内容。另一方面会考查宗法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即嫡长子继承制和宗法观念对后世家族认同、血缘关系、文化心理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侧重考查西周的制度奠基和历史渊源。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主要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动知识”的能力,侧重考查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为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当然,作为中华文明的元典时期,还会注重考查“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念。
2.落实训练,提高学生能力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过程中,题目的练习必不可少,既可以起到巩固主干知识的作用,又能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落实核心素养的效果。作业的设置大致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以专项练习方式为主:12 道选择题定时定向练习、41 题题型练习、42 题题型练习、选做题题型练习、12+X方式定时训练等方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必备能力和对核心素养的深化理解。
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灌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程度也还不够。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初步设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25-34.
[3]赵亚夫.“教好”常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任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3):4-9.
[4]袁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及策略[D].温州:温州大学,2017.
[5]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4(14):162-164.
[6]张旭梅.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7]张胜平.基于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复习课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6(2):129-132.
[8]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2018(3):3-9.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分析——以渝东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区黔江区为例
陶仕华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再次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教师和学生的重心还处在取得一个好分数的传统应试观念中,信息化教育的推进程度不够,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区黔江区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QQ、微信交流,找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www.xing528.com)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界定
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专家学者的看法不一样。陈丽教授认为,在网络时代,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而顾小清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指基本信息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细化理念/职业道德/伦理及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结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几个方面: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创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化评价及教师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可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系统化的能力体系,形成并提高这种能力,有利于推进信息化教育。
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笔者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几个方面对渝东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区黔江区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QQ和微信交流,从结果来看,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1)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够,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低下,未能把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从问卷调查、QQ和微信交流的结果来看,有一部分教师观念更新不够,还是传统的教学观念,甚至有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持抵触心理。而在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信息技术不熟悉,空有好的教学设计理念,却不能把设计理念变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用于课堂教学,有的只是把所获得的资源和信息直接使用或者作简单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未能把信息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缺乏信息化教学环境,缺乏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部分“乡、镇、村”老师的交流中发现,信息化教学很难在他们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备是一道硬伤,有的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不齐全,并且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质量存在问题,经常需要维修,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多老师反映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形式比较单一,多数只是教案、课件、试题等文本形式,而且只能到专门的资源网站下载,学校自身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较少,即使建立的学校也没多少资源在里面,并且内容也得不到更新。
(3)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力度较弱,培训分散,效果不显著。从问卷调查和交流的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不够重视,培训的次数少,多数是由政府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多为理论学习或者简单的操作技能,往往每次培训的时间短,不够系统,不成体系,不能帮助教师解决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难以让教师真正掌握信息化教学所需的技能。
(4)社会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注少,支持力度不够。从很多老师的言谈中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对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关注不多,帮助不大,有的是个别企业会给学校捐赠一些信息化教学的设备。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机会少,且受到限制。
三、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1)教师角度:增强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思想观念都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教师必须要强化信息化教学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注重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把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摆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观念。另外,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只是要全面提升自身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还应在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来为教学服务。
(2)学校角度:加强校内优质信息化资源库建设,制定应用信息化教学的考核激励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校内网络的建设上是比较落后的,校内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较少,这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为了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各学校应该加大投入来建设信息资源库,并且要有专人维护和实时更新。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把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入库,同时加大与发达地区、优质学校的合作,争取能够得到这方面的帮助,实现信息资源尤其是优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学校还应该从教师长远发展、综合能力提升的角度制定关于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的考核和激励制度,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积极参与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考核与激励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3)政府角度:完善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的力度。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学校参与外,还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应该大力贯彻国家关于信息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完善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备,如多媒体、笔记本电脑、微机室、录音室等,以及信息化教学的软件设备,如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设计软件、网络教学资源等。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培训,可采用寒暑假集中授课的方式、网络课程的方式、定期请专家学者讲座的方式等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培训,让教师真正掌握能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
(4)社会角度:增加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度,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还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让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将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都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将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教育,这将给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和契机。
四、结语
“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家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的前提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教育与时俱进,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才能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新鲜叶片和凋落叶片磷元素含量研究
宋永攀 谭 琪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植物在漫长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许多内在生理和外在形态方面的适应对策,这些适应对策的表现即为植物性状,也称为植物属性。植物性状分为功能性状和表现性状。功能性状一般是指功能的代表(如比叶面积SLA 代表光合)或功能本身(如光合),也被认为是对生态系统功能形成产生影响的性状。简单地说,植物功能性状可以定义为,直接影响植物表现,并间接影响植物适合度的植物的任何形态(M)、生理(P)、物候(P)的性状(M-P-P 性状)[11]。植物的功能性状包括全株植物性状、叶片性状、茎和地下性状、更新性状,其中叶片性状又包括比叶面积、氮含量、磷含量、叶寿命等。
石灰岩地区是指基岩由石灰岩构成,也称岩溶地区或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区域发育的土壤土层浅薄,渗漏性强,蓄水能力弱,环境比较干燥,生长在其上的植物大多具耐旱的特性。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面积分布最广的国家,石灰岩地区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对这样的环境来说,植被恢复是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基质,随着恢复的进行,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增加,群落内部释放的凋落物也相应增加,从而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状况(土壤含水量、养分含量等)的改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早在19 世纪,生态学家及植物学家们就开始关注植物性状,并发现部分植物性状对环境变化有很好的响应机制和适应表现。理论上,植物周围的任何环境因子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但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总是水分、光照、养分等基础生态因子。与其他因子相比,植物功能性状对水分的响应更为显著,沿着从湿润到干旱的环境梯度,植物叶片会由大变小,氮和磷含量增加,碳氮比下降,同化速率升高。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凋落物分解速率、土壤总碳和总氮含量与群落的叶片功能性状相关。其中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且碳与氮、硫、磷等元素的循环过程是相互耦合的,所以养分循环的改变将强烈地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同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稳定性不仅会受到相关生物体对元素需求的强烈影响,也会受到周围环境化学元素平衡状况的影响,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是由质量守恒原理和其他关键养分元素(如氮、磷等)的供应量控制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可能会对植物的养分保持特性产生影响[12]。气温升高会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物种的生长和繁殖性状,如光合能力、凋落物分解等,这些都与全球变化下植物的养分策略和植被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物种间的响应差异可能会改变它们生存斗争的能力,甚至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Reich 等研究发现,随着年均温的升高,叶片氮、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CO2 浓度升高能引起生理学性状的明显变化,如光合速率、叶的暗呼吸、叶氮含量、比叶面积等性状。大气CO2 浓度升高可能会提高碳同化能力和旱地多年生灌木的成活率,但它可能不会抵消长期干旱带来的植被死亡。
综上所述,研究不同氮、磷和水分梯度上植物叶片养分特性的响应格局,对预测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对植物养分策略的潜在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植物养分利用策略,进而可能对植被、土壤系统养分循环产生影响。即是说,通过研究植物调节外部形态及内部生理特征来响应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为我们研究当前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系统功能奠定基础,为预测未来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方法和依据。
国内学者对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比较集中于它与环境、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之间的关系,而国外学者除了有此方面的研究以外,还有关于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如Wright等基于北极到热带175 个地区的219 个科、2 548 个种的植物数据研究发现,全球尺度下6 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单位质量光合速率、单位质量暗呼吸、叶片单位质量氮磷含量与叶寿命、比叶重呈反相关,而前4 项之间呈正相关[13]。
2.2 叶片磷浓度研究
在刘福德等人所作的《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幼苗幼树光合与叶氮、叶磷及比叶面积的关系》中提到“光合和叶片磷相关是因为生物能值传递分子例如ATP 和NADPH在新陈代谢过程(如光合和呼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光合作用方面,许多植物对磷的反应强烈。由于有效磷的减少,即使光照和CO浓度适宜的情况下光合速率也会降低,磷缺乏可导致叶绿素含量和蛋白含量的下降,从而降低光合速率”。在国内外学者对叶片磷浓度的研究中,研究最多的是关于磷元素在枯落叶片分解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如在王世岩等人所作的《三江平原小叶章枯落物分解动态及其分解残留物中磷素季节动态》提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残留物中磷素浓度与重量的变化随分解的进行均呈现减少的趋势”。类似的,在杨继松等人所作的《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变化动态》中也提到“小叶章磷的浓度和绝对量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枯落物中磷发生了净释放”。但Gseener 的研究发现“Phragmites 植物的茎、叶和鞘在分解过程中磷浓度呈上升趋势,而其绝对量发生了净积累”。曾德慧等人在《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中提到“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本文拟对喀斯特地区的植物叶片磷元素含量进行研究,比较同一生活型不同物种之间和不同生活型之间植物的新鲜叶片和枯落叶片磷含量变化,并以此来研究该地区物种叶片磷元素的养分循环过程,从而为该地区植被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3 枯落物研究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枯落物分解则是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一个关键过程。枯落物中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营养状况,最终影响系统的生产力。通过分析和研究枯落物的分解过程及其分解残留物中元素的动态,可以进一步认识所研究地区的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循环机制,了解其土壤结构的变化。同时,对于所研究地区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是决定枯落物分解速率及营养动态的关键因素,而其中的主导作用因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Guo 等也指出枯落物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分解速率和分解过程中物质的流失一方面具有某种规律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不规则的变化,显示了相当的复杂性。王世岩等也指出枯落物的分解受到多种生态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分解速率的快慢取决于分解基质类型、所在的环境状况等[7]。万忠梅等人则认为氮、磷是枯落物分解的限制性因素[14]。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大气氮沉降和全球降水格局改变,其中降水格局改变必然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变化,而磷元素的吸收过程与水分的吸收密切相关;大气氮沉降则可能使许多受氮限制的陆地生态系统转变为受磷限制,可能会影响植物的养分策略,进而可能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本文拟对喀斯特地区的植物叶片磷元素含量进行研究,并以此来研究该地区物种叶片磷元素的养分循环过程,从而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该地区的植被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 正文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选取了位于重庆市中梁山北段的海石公园为研究区,该地区位于重庆市北部约40 千米的北碚区境内,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海拔400 ~500 m,年均降水量1 105.4 mm,土壤为石灰岩上发育的碱性石灰土,地面漏水,地表缺水,干旱严重,土壤侵蚀速度比成土速度快,造成土壤浅薄,岩石裸露。在20 世纪50 年代初还是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的茂盛森林,但是在50 年代末—60 年代初,由于人为破坏,森林大片被伐,目前主要是通过群落次级演替形成的灌木和草本,灌丛中多具蔓生刺的灌木,极难通行[15]。
1.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2.1 样品采集
按照灌木、乔木、草本三个生活型组,在研究区内每个生活型组选取10 个典型物种,在该物种分布的不同但相近的地点分别采集5 个样本。
采集新鲜叶片时,每个样本至少包括3 株植株,每株在树冠不同部位选取5 根枝条。
采集枯落叶片时,每个样本至少包括3 株植株,在要取样的植株上或者周围地面上,捡取凋落的刚刚开始分解的完整叶片。
分别将采集的新鲜叶片和枯落叶片装于纸袋中,带回实验室,在80 ℃(48 h)恒温下烘干至恒重。在研磨之前,再将样品烘干一次,然后研磨,过直径0.5 mm的筛子。
1.2.2 磷元素测定
1.2.2.1 样品消煮
称取通过0.5 mm筛的烘干植物样品100 ~200 mg,置于开氏瓶中,以少量水湿润后加5 mL浓H2SO4 摇匀(最好放置过夜),放在消煮炉上先小火消煮,待H2SO4 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趁热加6 ~10 滴H2O2,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10分钟,稍冷后趁热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3 ~5 次,添加的H2O2 应逐次减少,消煮到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 分钟,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放置澄清后供氮、磷的测定。
每批样品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误差。
1.2.2.2 样品测定
1.2.2.2.1 标准曲线
准确吸取5 μg·m L-1,P 标准溶液0,1,2,4,6,8,10 mL,分别放入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0 mL,再加空白试验定容后的消煮液5 mL,调节溶液pH 值为3,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 mL,最后用水定容至50 mL。30 min 后开始进行比色。各瓶比色液磷的浓度分别为0,0.1,0.2,0.4,0.6,0.8,1.0 μg·m L-1P。工作曲线由0,0.1,0.2,0.3,0.4,0.5,0.6 ppm 磷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同时比色,读取吸收值,绘制而出。
1.2.2.2.2 测定
吸取消煮后的澄清液或滤液5 m,注入50 mL容量瓶中,用水冲稀至30 mL,加二硝基酚指示剂2 滴,滴加4 mol·L-1 NaOH溶液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加2 mol·L-1(1/2H2SO4)溶液1 滴,使溶液的黄色刚刚褪去(这里不用NH4OH 调节酸度,因消煮液酸浓度增大,需要较多碱去中和,而NH4OH浓度如超过10 g·L-1 就会使钼蓝色迅速消褪),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 mL,再加水定容50 mL,摇匀。30 min后,用880 nm或700 nm波长进行比色,以空白液的透光率为100(或吸光度为0),读出测定液的透光度或吸收值。
1.2.2.3 计算公式
式中:
显色液磷ppm: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磷ppm数;
显色液体积:50 mL;
分取倍数:
106:将μg换算成g;
W:烘干称样重(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05%。
1.3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成对样本均值分析)及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鲜叶片磷元素含量
实验测得每个物种的5 个样品的新鲜叶片磷含量,分别求其平均值,然后再用平均值法算出乔木、灌木和草本每个生活型的新鲜叶片磷含量。结果发现:叶片磷含量最高的为乔木中的构树,其值为0.29%;最低的为灌木中的老虎刺,其值为0.06%。
以生活型类型为自变量,新鲜叶片磷含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的新鲜叶片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
以生活型类型为自变量,新鲜叶片磷含量为因变量制成柱形图,如下图所示。不同生活型组的新鲜叶片磷含量:草本>乔木>灌木,其中草本为0.17%,乔木为0.14%,灌木为0.09%。(图1)
图1 不同生活型的新鲜叶片磷含量
Fig.1 Phosphorus content of fresh leaves of different life form
2.2 枯落叶片磷元素含量
实验测得每个物种的5 个样品的枯落叶片磷含量,分别求其平均值,然后再用平均值法算出乔木、灌木和草本每个生活型的枯落叶片磷含量。结果发现:枯落叶片磷含量最高的为草本中的艾蒿,其值为0.56%;最低的为乔木中的柏木,其值为0.04%。
以生活型类型为自变量,枯落叶片磷含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组的枯落叶片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
以生活型类型为自变量,枯落叶片磷含量为因变量制成柱形图,如下图所示。不同生活型组的枯落叶片磷含量:草本>乔木>灌木,其中草本为0.29%,乔木为0.22%,灌木为0.17%。(图2)
图2 不同生活型的枯落叶片磷含量
Fig.2 Phosphorus content of leaf litters of different life form
2.3 新鲜叶片磷含量和枯落叶片磷含量比较
按照不同的生活型,分别将乔木、灌木和草本3 个生活型组物种的新鲜叶片磷含量和枯落叶片磷含量成对比较,进行t 检验,结果发现:乔木P(0.27)远远大于0.05,灌木P(0.057)略大于0.05,草本P(0.038)小于0.05,说明乔木的新鲜叶片磷含量与枯落叶片磷含量无明显差异,灌木和草本的新鲜叶片磷含量与枯落叶片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以生活型类型为自变量,叶片磷含量为因变量制成柱形图,如图3 所示。乔木、灌木和草本3 个生活型组的枯落叶片磷含量均大于新鲜叶片磷含量,说明每个生活型组的物种枯落叶片在衰老过程中,磷元素发生了净积累。
图3 新鲜叶片与枯落叶片磷含量比较
Fig.3 Comparison of phosphorus content of fresh leaves and leaf litters
3.结论与讨论
(1)由图1 可知,新鲜叶片磷元素含量:草本>乔木>灌木,可见在喀斯特地区,灌木叶片的磷元素含量是最低的,其次是乔木,最高的是草本。由于喀斯特地区环境干燥,又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所以土壤养分含量是较贫瘠的。有研究显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植物叶片的磷含量显著低于落叶阔叶林(达54%,p<0.001),意味着常绿树种较低的磷吸收效率,即与落叶植物相比,其吸收同等单位磷可生产更多的叶生物量。在本研究中,灌木的磷吸收率较低,其次是乔木,最高的是草本。即是说,相对于乔木和草本来说,灌木吸收同等单位的磷可以生产更多的生物量,在养分贫瘠的喀斯特地区,灌木对这种环境的适应机制是较好的,其次是乔木,草本则是最差的。
(2)由图2 可知,枯落叶片磷元素含量:草本>乔木>灌木,可见在喀斯特地区,草本枯落叶片的磷元素含量是最高的,其次是乔木,最低的是灌木。说明枯落叶片分解速率较慢的是草本,其次是乔木,分解最慢的是灌木。不同生活型的枯落叶片磷含量的大小趋势与新鲜叶片磷含量的大小趋势是一致的,说明所研究的这些物种的养分循环是较慢速的,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过程与水的吸收过程是紧密相关的,这与喀斯特地区的蓄水能力弱、土壤较干燥的环境特点是相适应的。
(3)由图3 可知,乔木、灌木和草本3 个生活型的枯落叶片磷含量均大于新鲜叶片磷含量,说明每个生活型的物种枯落叶片在衰老过程中,磷元素发生了净积累,可能的原因是枯落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再次从其他组织器官中吸收了磷元素。这可能是长期生存在喀斯特地区的植物对该地区养分贫瘠环境的一种适应和响应机制,植物通过枯落叶片把磷元素返还到土壤中,以此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提高土壤肥力。
总而言之,在养分贫瘠的喀斯特地区,植物叶片的磷元素养分循环是较慢速的,这是植物适应该环境的有效策略之一。该地区的植物通过枯落叶片把磷元素返还到土壤中,以此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提高土壤肥力。该地区灌木的磷吸收率最低,相对于乔木和草本来说,灌木吸收同等单位的磷可以生产更多的生物量,能较好地适应喀斯特地区养分贫瘠的环境。
虽然分别将乔木、灌木和草本3 个生活型的物种新鲜叶片和枯落叶片的磷含量成对比较,进行t检验时发现:乔木的新鲜叶片与枯落叶片磷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由图3 可知,乔木、灌木和草本3 个生活型的新鲜叶片与枯落叶片磷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在乔木这种生活型中,构树、乌桕、女贞、槐树和柏木的新鲜叶片磷含量大于枯落叶片,而朴树、盐肤木、棕榈和清香木的枯落叶片磷含量大于新鲜叶片,进行t 检验时,两种情况相互抵消,导致乔木的新鲜叶片与枯落叶片磷含量无明显差异。既然这些物种都属于乔木,那么它们的新鲜叶片与枯落叶片磷含量的大小趋势为什么会不同?或许与乔木细分为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或者又与细分为小乔木、中层乔木和大乔木有关。有研究表明,与落叶树种相比,常绿树种较低的P含量通常被认为是对寡养生境的一种适应,这是因为与落叶树种相比,常绿树能够通过较长的叶寿命减少养分损失,这使得它们在养分成为限制因子的环境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本文本来研究的对象是乔木、灌木和草本等各10 个物种,但是在采集数据时发现,乔木中的毛竹、灌木中的老虎刺和草本中的金发草、狗尾草的数据有问题,所以没有采用。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的机遇与挑战
舒 荣
教研即教育科研,是指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教育领域发生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需要从语言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多个方面努力,教研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农村教师身处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教师在教研能力的提升方面受到这些因素的阻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其自身多元、开放、自由、民主的特性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信息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为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福利。对农村教师而言,如何能够在信息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教研资源,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谋求个性化发展,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进而提升自身教研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一、信息化给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机遇
(一)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教研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未到来之前,农村教师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渠道较单一,大部分是通过教辅、报纸或者电视获取,极少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传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相比于新时期获取资源的方式,其成本更大,资源的数量少,时效性较低,受空间限制大。农村教师本身地处农村,信息闭塞,能够获取的教研资源是有限的。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泛在学习成为一种现实。“泛在学习”——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因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学习鸿沟”。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农村教师打破了传统地域限制,将视野放至全国乃至全球。借助网络平台,农村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教研方式和成果,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教研资源传播开来,促进教研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农村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教学模式,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
(二)自由选择,成就教研能力个性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丰富的教研资源,作为教师也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农村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教研提升途径。例如大数据技术与学习技术方便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教学大赛、微课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比赛的展开,倒逼农村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重新审视其教研能力。农村教师在选择何种信息技术时,因自身个性、学科特点、学情的具体状况、所处学校硬件设施的不同,有的善于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课件,有的善于剪辑制作微视频,有的善于使用白板教学等。因农村教师在选择何种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那么在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上就有了差异,这就促进了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二、信息化给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挑战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的角度来看,信息化为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一)资源共享下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
信息素养是一种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而综合的能力,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让信息在全社会快速传播,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海量资源充斥互联网,但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素养在当代社会尤为重要。农村教师所处地区一般较为偏远、落后,相较于城市对“互联网+”时代的时间较短,理解较浅。面对这样的新时代、新背景,农村教师很难正确地选择优质的教研资源,严重影响其教研能力的提升。
洛扎克曾经说过,信息太多反而会排挤观念,使人在空洞零散的事实面前六神无主。农村教师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中自由选择,但如果忽视地域、层次、学情,随意重复地利用教学资源,导致农村教师丧失其独特性。农村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与城市教师的存在较大差异,所获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情况也会存在差距,也就拉大了城市与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差距。农村教师要想筛除劣质资源,寻求优质资源,谋求教研能力的提升,信息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
(二)硬件受限,教师教研能力暗藏新的数字鸿沟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也应运而生,“互联网+教育”中核心部分“互联网+教研”正成为教师提升教研能力的一种新模式。“互联网+教研”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研,相较于传统的教研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网络平台,让不同区域的教师通过教育论坛发帖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同时还能解决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教研同步,能够围绕同一个课题开展讨论,共享教研成果。
(2)主体呈现多元化。传统教研组织模式,往往在一个会议室召开,教师往往是熟人,往往因为情面,对教研问题不作深入研讨,甚至默不作声,造成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形式。运用信息化进行教研产生的“互联网+教研”模式下的参研人员均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有熟人也有陌生人,凡是对教研问题感兴趣的教师均可加入探讨,畅所欲言。
(3)教研成果物化。传统教研,一旦活动结束,教师只有较少的文字记录,研讨也随之结束,后期材料整理困难重重。运用信息化进行教研有利于将文字、视频、课件等内容保存于计算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翻阅,即使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各种教研观点,使教研效果得到强化和推广。
运用信息技术为教研活动服务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如服务于当地的教育资源网站、服务平台无线网络、计算机等。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一般地处山区、草原和沙漠,这些地方是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很多都不完善,没有录播室、班班通、电教设备、计算机,甚至没有一台彩电、DVD。农村教师只能采取传统的教研模式,“互联网+教研”模式的展开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我国城市教育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教研活动在信息化大背景的带动下,开展得如火如荼。例如电子书包成为一种趋势;集体备课形成电子教案,促使教研资源数字化;远程视频教研成为常规教研活动。受区域因素影响,农村教师教研能力一直以来远远落后于城市教师,信息化的到来,农村教师受硬件设施的局限,二者的差距将会不断加大,教师教研能力出现新的数字鸿沟成为一种可能。我国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不断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教研能力方面的差距。
三、结语
总之,信息化大背景下在给我国农村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各种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也会带给我们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因此,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应更好地让信息化为教研能力提升服务,而不是让它成为教研能力提升道路上的一种阻碍。
运用“情感”,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申琼飞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实验也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同样会感染学生,教师以积极愉快的心情教学能使学生的成绩提高16.8 分,而以消极郁闷的心情教学会使学生的成绩降低38.7 分。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情感积极会快速直接地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只有真正喜欢教师,才会喜欢这门学科,才会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笃信不移、自主学习、潜心钻研。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注入实际是在为塑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地理教师只有强化情感教育研究,才能更好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情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应注重“情感”投入,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参与以及相关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情感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教师应用民主、平等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和关注学生和课堂。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的是教学要采取哪些方法,知识点要以何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怎样更好地处理一节课的重难点,课堂教学活动怎样设计等,而容易忽视情感因素。然而,大凡成功的教学,无不与教学情感的投入有莫大的关系,特别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让学生爱学、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因素对教学气氛、教学活动及学习结果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
二、如何运用“情感”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个人形象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他们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教师更是每一位学生很好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尤其重要。教师的外在形象及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范”,所以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言行,起模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内外兼修。首先,教师的衣着发型等都要符合教师的职业,应大方得体,不能奇装异服,总之让学生看起来舒服、赏心悦目。其次,教师必须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投入教学,这样才能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教学中,应不断钻研,不断进取,积极吸收新观点、新事物,与时俱进,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能自主快乐地学习地理,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运用饱含感情、富有艺术色彩的语言
地理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有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涉及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涉及北极、南极,涉及江河湖泊、荒漠绿野等。但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及黔江位置偏远、信息闭塞落后,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甚至学生对很多地理事物很陌生。虽然现在也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遗憾,但仍然不可能把所有的事物都通过图像、音频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教师用语言描述。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运用饱含感情的、生动形象的、通俗易懂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某一地理事物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听了教师的讲述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一下就明白过来,从而使学生能对地理课堂更加着迷,更加愿意探索未知的地理知识。如在讲“地球是宇宙中一颗十分普通的星球时”,笔者用了以下一段文字来描述“银河系是宇宙中的尘埃,恒星系统是银河系中的尘埃,太阳系是恒星系统中的尘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尘埃,所以地球就是整个宇宙中的尘埃中的尘埃中的尘埃(渣渣中的渣渣中的渣渣)”。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是如此不起眼、如此渺小。又如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时,说明音乐作品《蓝色多瑙河》柔和、舒缓、优美的旋律就象征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的特征,而《黄河大合唱》激情、澎湃、悲壮的旋律实际就是我国的季风气候加三级阶梯的特征。
(三)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教学是教师需要付出情感的事业。当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参与认识活动,就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反之,学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或对立的情绪来上课,即使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得非常好,学生也很难完全投入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来,教学也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情感来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态度和蔼、亲切,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学习时,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所以,地理教师应该把微笑和激励带入课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能轻松自如、畅所欲言,思维得到最好的扩散和拓展,从而能发自内心地主动去获取地理知识。
(四)营造多彩、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
正如谐星们想要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夸张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同样的道理,教师对自己的课堂也需要精心的设计,投入情感地去设计。教师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故事,可以借用诗词歌赋,也可以引入新闻时事等进行教学。记得当时讲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贫瘠的“碗碗土”时,笔者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小故事,如石漠化地区的一个老伯去种地,早上的时候他种了10 块地,到下午的时候,怎么数都只有9 块地,另一块地到哪里去了呢?最后他发现,那块地被他的草帽盖住了。学生都笑了,一下就知道什么是“碗碗土”。另外,讲热力环流的内容时,说一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葫芦谷,学生就觉得热力环流不是枯燥的内容,而是充满生活味的知识。再如,每逢二十四节气时,给学生讲讲该节气的由来、寓意——特别是对农业和天气的寓意、穿衣、饮食等,学生对“不误农时”,对“气候”会有更深刻的感受。那么一堂地理课就不再是简单的偏向理科性质的课,而是一堂充满艺术色彩、诗情画意、浓浓人情味的艺术地理课堂。
总之,地理的情感教育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要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努力创建地理教学情感引导的新模式。唯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才能使地理课堂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邱青松
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及动态图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较大的优势,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个因素综合起来,能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贯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就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一些分析、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
一些抽象的物理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应,而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教学方法能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通过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动态变化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从动态图像中获得信息而形成鲜明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高中物理必修1 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时,讲解该定律的来历即伽利略的理想斜面(绝对光滑)实验中,将一小球沿斜面一端静止下滑到另一个对接的相同斜面上,斜面越光滑,到达另一个斜面高度越高,理论上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上升到相同高度,而绝对光滑的斜面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多媒体演示斜面逐渐变得光滑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上升高度越高,学生自然地体会到斜面没有摩擦力时能到达相同高度。再将该斜面水平放置,将小球从原来的位置静止释放后,由于无法到达相同的高度,因此小球永远运动下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嘴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高中物理必修1 内容“加速度”一节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Flash动画演示——摩托车与火车赛跑。在激昂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并聚精会神地观察两者运动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不同时间段内两者速度变化量与速度变化快慢的大小关系,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得到了速度变化量与速度变化快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演示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保持率。然而有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无法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设备进行演示,如电磁场应用综合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点多、难点大,特别是空点思维的想象能力要求强等特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分析过程混乱,概念不清,进而他们很难完成解答。而借用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方法,把难以想象的空间问题进行动画呈现,把复杂的过程形象地描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高中物理选修3-2中教学“磁场”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了解并掌握几种磁感线的分布规律,磁场又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客观存在的物质,通过多媒体演示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问题变得很直观,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时一定要恰如其分,合理适当。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能是一节课的全部,不能全部代替教师的授课活动,我们不必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只玩花样,不求实效;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轻易地展示出来,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我们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让多媒体占据课堂教学时间,这很难突出教学重难点,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通过课件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