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方案

重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直辖市,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打造西部教育高地。2014 年9 月,重庆市第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重庆市教委举行。重庆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

重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方案

2005 年12 月,周济(时任教育部长)在他撰写的《教育部长周济解读“十一五中国教育三大任务》一文中指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直辖市,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打造西部教育高地。2006 年12 月,重庆市教委印发《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文件指出:“‘十一五’是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教育信息化要坚持“以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重庆教育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和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为核心,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入学习探究现代教育信息化思想和理论,全面推进信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克服教育信息化多头管理、体系不畅的问题,2008 年,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合并重庆市电化教育馆、重庆市教学仪器管理处,组建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历经五年建设,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在教育网络与基础设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重庆教育网、高校教育城域网大学城教育城域网,100%的区县建成教育城域网,初步搭建了重庆教育网络体系,全市85%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100%的高校、80%的中等职业学校、50%的普通中小学建成了校园网;100%的高校实现了班级多媒体化,60%的中职学校实现了“室室通”,39%的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

2009年12 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制订了《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狠抓、落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五体系”建设(即教育网络互通体系全覆盖、资源共享体系相互融通、应用服务体系全面向、运行保障体系持续健康、IT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加快发展),最终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典型表现。重庆市是第一个在各级各类学校整体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省市,各级政府把数字校园建设写入了工作目标,纳入了政府工作考核。2011 年8 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实现“三化”目标(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基本建成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这就必须要“形成先进、高效、实用的教育信息化服务网络”,要从教育信息化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教育信息化标准、强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等方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截至2012 年10 月,重庆市主城九区62.7%的中小学,其他区县18.76%的中小学基本完成“数字校园”建设任务,全市14 所中小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命名为首批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2013 年10 月,重庆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坚持“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工作”,从而“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2014 年9 月,重庆市第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重庆市教委举行。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在会上指出,“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颇具规模,在教育资源平台和软件应用方面也取得喜人成绩,但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并且发展不平衡”。在重庆市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建设分散,信息孤岛现象较严重,特别是边远山区和一些农村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育信息化应用和融合积极性不够、水平较低。重庆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