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勒里去世后,路易十五不再启用内阁,但他自己也无心打理国事。国王路易整日沉醉于自己的“鹿园”,圈养了很多美少女和情妇,他的许多情妇,比如蓬巴杜夫人和杜巴丽夫人,像国王一样闻名于世。
蓬巴杜夫人
蓬巴杜夫人不仅拥有美丽的容貌,而且很善于与人交际,说话得体,讨人喜欢。她自己苦心经营沙龙,凭借自己的教养和优雅的谈吐,沙龙做得有声有色,并且吸引了启蒙时代的伏尔泰。经过伏尔泰的鼓吹和宣传,沙龙更是宾客盈门,名流云集。在伏尔泰的口中和笔下,她成了“巴黎最美丽的女人”,这让路易对她尤其倾心。为了取悦国王,蓬巴杜夫人对当时法国多种艺术都加以支持,并将洛可可艺术推向极致;为了能守住国王的宠爱,她设立了一支秘密警察部队,任命自己的亲信贝耶为警察中将。这支部队最初只是为了侦查情敌,后来就发展到对贵族大臣乃至民间活动进行侦查。随着她的权力越来越大,朝廷中的任何决策,甚至包括国内官吏的升迁、贵族领地的赏赐,很大部分都取决于蓬巴杜夫人的态度。最终蓬巴杜夫人的卧室取代了凡尔赛宫,称为法国真正的政治中心。她实际掌握了当时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
1756年,欧洲大陆上由于利益冲突,战争风云笼罩。战争之初的缘由是奥地利想要收回被普鲁士抢走的西里西亚。奥地利想要寻求法国的支持,遂派两位使者来到巴黎,并设法求见蓬巴杜夫人。而此时的蓬巴杜夫人也有自己的盘算,她担心自己美人迟暮,无法吸引路易十五,而且她也自认为非常有政治头脑,如果推动法国参加战事,国王肯定会来向她求教,这样她便能进一步拢住国王的心。于是她使出浑身解数劝说路易十五参与战事,这令路易十五想起了自己的祖父路易十四,那位驰骋欧洲的太阳王,路易十五终于决定一展抱负,与奥地利结盟,参加对普鲁士的战争。
1756年8月29日,普鲁士军队进攻奥地利的萨克森,七年战争正式爆发。这场战争随着法国的参战,逐步改变了原来对抗的双方,最终演变成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即英国—普鲁士同盟同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同盟的对抗。双方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它是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卷入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
当时普鲁士的国王是腓特烈大帝。当时整体局势对普军非常不利:东边是俄国的八万大军,南边是奥地利的十万大军,西边则是由黎塞留的甥孙黎塞留公爵率领的法军,西南方由蓬巴杜夫人的亲信苏比兹亲王率领的六万大军,正在穿过萨克森前来夹击。11月5日,两军在罗斯巴赫遭遇。苏比兹亲王看到这种情形,决定大胆出兵,直攻普军。联军完全不知道隐蔽意图,腓特烈大帝看穿法军的战略之后,迅速下令改变阵型,普军各营迅速转移,决定把联军各个击破。趁着法军先头部队和后续部队联系不紧的关头,他果断派遣几千名骑兵展开冲锋,最终撕破了联军的防线。接下来腓特烈大帝下令炮兵和步兵发威,18门重炮轮番对着联军阵地开火,再配合步兵火枪,联军被逼得丢盔弃甲。最后,普鲁士骑兵又绕到联军背后展开突然袭击,这下子联军彻底溃败。腓特烈大帝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实现成功突围,并击败两倍于兵力的联军。(www.xing528.com)
直到此时,路易十五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敌人是英国。英国对法国最大的威胁来自强大的海军以及发达的海上贸易。为了打破英国的压制,路易十五启用舒瓦瑟尔公爵,重整法国海军,准备和英国在海上一战。但英国海军自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又挫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海军。舒瓦瑟尔公爵当时制定了渡海作战计划,把全国的海军分为两支舰队,一支布置在南部的土伦港,从地中海出发,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绕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和另一支在法国北部布雷斯特港准备的舰队汇合,搭载数万法军士兵,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登陆,将英国人狠狠地揍一顿。然而在这次海上较量中,法军遭到惨败。
在欧洲战场上,法国不仅陆战打不过普鲁士,海战打不过英国,连海外殖民地也都保不住了。176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持续了七年的战争结束。这个条约是法国君主制时期最屈辱的事件之一,英国则成了最大的赢家。和约规定,法国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五个市镇,英国成为海外殖民地霸主,成了日不落帝国。法国虽然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法国的对外策略黯然失败,声望也显著下落。普鲁士巩固了在德意志的地位,可以和奥地利分庭抗礼了。这场战争从1756年持续到1763年,因此得名“七年战争”,它对18世纪后半期的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蓬巴杜夫人而言,在战争之初,达到了她狭隘的目的,她在凡尔赛宫的闺房成为法国实际的参谋部,但是却使法国在战争中遭受到巨大失败。七年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蓬巴杜妇人在极其悲痛中香消玉殒。战败后的路易十五情绪低迷,变本加厉地寻欢作乐,以此宣泄心中的挫败感,他还曾说:我死之后,将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晚年,军费大额支出,宫廷开销庞大,整个国家经济不堪重负。同时欧洲“启蒙主义”思潮涌动,整个国家处于溃败的边缘。“大革命的气息”已经在蔓延。路易十五预言的那场洪水很快就要来了。1774年路易十五感染天花去世。法国上下没有人喜欢路易十五,他的遗骸被浸泡在生石灰中,他的葬礼[3]在晚上悄悄进行,只有一个大臣出席。由于路易十五的儿子路易(法国王太子)比他早死九年,因而路易的孙子登上王位,成为法王路易十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