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种理论都侧重于宏观层次,集中于货币供给和利率对经济变量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信贷的作用。由于对上述两种理论的不满,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寻找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金融中介理论(新古典学派)由此产生,并且提出一套全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包括银行信贷渠道与资产负债表渠道。
(一)信贷配给与信贷可得性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来完成。所谓“信贷可得性”,是指企业或个人能够通过信贷市场获得的信贷量。由于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使得微观经济主体从金融机构得到的信贷是有规模限制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总支出与国民总收入。
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利率具有一定的黏性,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减而做相应的变动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并非只要借款人支付一个足够高的利率,就可以获得所需的贷款,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利率水平上,有些企业和个人可以获得贷款,另一些企业和个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银行也不会给予贷款。结果,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
为什么会存在“信贷配给”现象呢?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对贷款利率的限制可能是一个原因,比如,在发展中国家就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在许多不存在利率管制的国家,也存在“信贷配给”呢?这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假定银行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就可能对银行收益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逆向选择增强。利率提高后,那些收益率较低而安全性较高的项目将会因为投资收益无法弥补借款成本而退出借款申请者的行列;而剩下的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往往是高风险的,他们之所以愿意接受高利率,是因为他们知道其归还贷款的可能性很小。第二,道德风险提高。由于高利率使得一些低收益的项目变得无利可图,在贷款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那些获得贷款的人将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从而使得道德风险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利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一限度,由于贷款风险增加,银行预期收益反而减少。
(二)银行信贷渠道
银行信贷传导理论认为,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发行有价证券来替代。特定类型的借款人,如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它们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如果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那么,就能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影响总支出。
假定中央银行决定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售出债券,商业银行可用的准备金R相应下降,存款货币D的创造相应减少,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贷款L的供给下降。结果,致使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特定借款人必须削减投资和消费,于是总支出下降,国民所得Y下降。用符号表示为:(www.xing528.com)
这一传导过程的特点是不必通过利率机制。这一理论在西方是较新的理论,但在我国,这样的传导机制并不陌生。
(三)资产负债表渠道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研究。这一理论从货币供给变动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角度来分析信用传导机制,包括对借款者现金流和资本净值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一方面影响借款者净现金流(NCF)状况。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利息等费用支出的增加,会减少净现金流,同时又间接影响销售收入下降,也会减少净现金流。另一方面影响借款者作为贷款担保的净值。因为,利率的上升将导致股价的下跌,从而引起资本净值下降。借款者净现金流量和资本净值的下降,意味着贷款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H)问题趋于严重,并促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从而引起投资与产出的下降。用符号表示为:
信用传导渠道不仅限于对企业的支出起作用,同样也适用于消费支出。由货币紧缩引起的银行贷款下降势必引起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购买的下降,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信用来源。同样,利率的提高也会引起家庭收支表的恶化。
显然,这种传导机制理论要求一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融资为主,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之后,银行的存款随之下降,银行的贷款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到投资及最终产出的下降。因此,这一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