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最终目标相对固定,基本上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
概括地讲,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由于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物价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一般物价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通货膨胀。至于物价水平控制的范围,各国国情不同,所设定的容许幅度也有差异,但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大都比较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在2%至3%以内。
2.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此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由于对自然失业率的衡量及估计一直存在分歧,因此,人们通常用平均失业率来估计自然失业率。从各国实际的执行情况看,对自然失业率的标准也是灵活掌握的。如1971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在《联合经济报告》中提出失业率不超过3%,1978年《美国就业法案》又规定失业率不超过4%即为充分就业,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自然失业率的估计在6%左右。
3.经济增长
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学界至少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与第一种观点相比,后一种观点更强调增长的动态效应。
世界各国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不同,在增长率的选择上往往存在差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偏好高的经济增长率,也因此对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应要求。但货币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央银行只能以其能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创造和维持一个适应于经济增长的金融环境,以促进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国际收支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指以1年内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而动态平衡是指一定周期内(如3年、5年)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目前在国际收支管理中动态平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有效性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但实际上,各目标并非同时产生,各目标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理论上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实践上由于就业问题十分严重,各国货币当局基本上将其政策目标锁定在“充分就业”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成为紧迫问题,于是“经济增长”就成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由于长期实行保证就业和促进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开始上升,先是“温和”地上涨,继而“奔腾”起来,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滞涨局面。这种严峻的环境,自然迫使货币当局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各国的国际收支都出现了剧烈波动,并对国内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状况又促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成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由此,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体系基本形成。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中,上述四大目标之间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相互间往往存在矛盾,尤其短期内的矛盾更为突出。一般认为,除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之外,各个目标之间都有矛盾。
1.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的矛盾
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是澳大利亚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后所描绘出的一条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见图8.1)。比如要将失业率控制在4%,必然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则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比如使物价上涨率达到8%;如果要降低物价上涨率,比如要将物价稳定在5%,那么就要求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减少必然使失业率上升,如可能达到9%的水平。因此,对于决策者而言,可能的选择只有三种:(1)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如图中的A点;(2)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如图中的B点;(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级之间进行组合,即所谓的相机组合,如图中A、B之间的区域。
(www.xing528.com)
图8.1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理论界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还有争议。一般的观点是: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上涨,总需求的扩张和经济增长往往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总需求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往往会引起物价的下跌。
专栏
美国:新经济的发祥地
20世纪80年代,滞胀一直困扰着美国经济,来自冷战时期苏联的正面威胁,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追赶与超越,使这个战后曾无限风光的经济与政治巨人精疲力竭。1987年,美国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华尔街股市狂跌,人们在“黑色星期五”中再次体验到了经济巨人的衰弱与无能为力。而在洛克菲勒总部大楼落入日本人手中的时候,甚至有人认为辉煌已成过去,不可一世的美利坚合众国,正面临着昔日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不列颠相同的命运。
然而,历史并没有重演。
20世纪90年代,奇迹再一次降临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1991年4月,美国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9次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开始持续、稳定、较快地复苏和增长,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三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更为神奇的是,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滞胀在这一轮经济扩张中消失得一干二净!
1992—1997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0%,1998年达到3.5%,1999年达到4%;失业率从1991年的6.7%降到1998年的4.5%,同期通胀率则由5%降至1.8%。另外,政府财政赤字也由1992年近300亿美元高位回落到1997年首次财政盈余,这简直是奇迹!突然间,一切都改变了,权威的菲利浦斯曲线自滞胀出现以来第二次被修正。美国不仅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间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而且获得了较低的失业率和低的通货膨胀率!就在人们万般困惑屡思不解时,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悄无声息地破壳而出,曙光初现,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后从美国辐射到全世界,为全球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一般地,国内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因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如果此时出口贸易的增长不足以抵消增长的进口需求,必然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因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然要借助于外资的流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贸易逆差导致的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能否确保国际收支平衡依赖于二者能否相互持平。因为外资流入后还会有支付到期本息、分红、利润汇出、撤资等后续流出要求,所以是否平衡最终取决于外资的实际利用效果。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对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中央银行稳定国内物价的努力往往会导致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例如,假如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当局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有可能提高利率以降低货币供应量。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的提高会导致资本流入,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同时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势头的减缓和总需求的减少,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经常项目也可能出现顺差。由此可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货币当局在进行目标选择时不能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解与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单一目标论和双重目标论。前者主张以稳定货币或者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目标,后者认为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两方面的要求。
从实践来看,对政策目标的提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条例》中首次对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的“任务”做了界定,即“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可以算是对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首次表述。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货币政策的目标被表述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