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绿色金融的四大特征

未来绿色金融的四大特征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经历了绿色化与去绿色化的阶段后,未来绿色金融世界基本轮廓大致成型,并具有普遍性、体系性、全生命周期性和开拓性四大特征。(二)体系性从一个公司的基础设施、产品流通环节和其所用到的中介服务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在公司的整体体系中绿色早已成为普遍要求,而绿色金融正是其中的必备环节。绿色金融工具必将全面考虑生命周期化。

经历了绿色化与去绿色化的阶段后,未来绿色金融世界基本轮廓大致成型,并具有普遍性、体系性、全生命周期性和开拓性四大特征。

(一)普遍性

普遍性是高度去绿色化的体现,即经济生活中的投资方与企业普遍将绿色化作为基本要求而逐渐减少对“绿色”的过分强调。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基础设施普遍的绿色化

城市交通向紧凑型方向发展,实现交通的低碳化。在未来的绿色基础设施中,类似PPP模式的市场化手段可解决资金筹措问题,并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节能,更环保的建议。同时绿色建筑的普及也意味着建筑业的普遍节能化,导致只有在生命周期中实现绿色化的企业才会拿到融资。灾害应急设施趋于完备,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对城市造成的损害,并尽可能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变废为宝”,如进行水力发电等。[16]

2.消费者、企业与市场角度

在消费者、企业与市场角度中,企业经营制度中绿色成为必选项,如环境会计职能等;同时循环工业发达,产业链条完整,金融机构将部分融入这些企业中,成为企业环境管理和资金筹措的来源。

3.政府角度

在未来,政府一个主要职能是避免垄断和技术的过分集中和防止金融市场异化与产生金融泡沫。未来金融市场尽管体系完备,但仍有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即企业在利益驱动下有可能倒退回“不绿色”的阶段,而这“不绿色”不良风气的蔓延将导致市场失灵等,而这些正是政府应该引导规范的。政府与金融市场联动,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充分结合,避免并且抑制上述问题的出现。

4.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融合

未来的全球绿色金融市场将融为一体,金融机构决策时将会把全球环境利益放入其效用函数中。

(二)体系性(www.xing528.com)

从一个公司的基础设施、产品流通环节和其所用到的中介服务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在公司的整体体系中绿色早已成为普遍要求,而绿色金融正是其中的必备环节。

在公司的基础设施中,外部的政府需要提供完备的绿色金融法律,公司自身需要有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而在产品开发中公司将生命周期分析作为基本评价方法。

在公司的产品流通这个环节,企业充分利用金融手段筹措资金,开发绿色技术和进行绿色生产,其生产的产品被贴上绿色标志并进行营销,直至进入消费者手中实现绿色消费。

其中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中介服务必不可少。绿色金融的评估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筹措资金、制定发展战略,同样绿色金融中介也会给公司提供绿色咨询和技术支持。绿色金融的体系化也是“去绿色化”的最终阶段和未来绿色金融世界的普遍特质,即整个产品链与金融体系的契合中都体现了“绿色”这一概念。

(三)全生命周期性(Life-cycle assessment,LCA)

生命周期评价是以产品为核心,分析、识别和评估原材料、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或生产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17]其最初应用可追溯到1969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对不同饮料容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释放所作的特征分析。该公司在考虑是否以一次性塑料瓶替代可回收玻璃瓶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环境友好情况,肯定了前者的优越性。[18]

未来LCA具有普遍的专属基础数据库。该数据库与金融工具相结合,对资金的流向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人工智能将有利于决策制定的快速化。对于企业而言,其全产业链的生命周期化意味着其在融资时必须提供整个公司上下游的污染情况,如此可避免金融资产流向本环节污染很轻,但上下游污染十分严重的企业中,而这也意味着金融意识的生命周期化。在本国金融市场生命周期化后,全球金融市场也将生命周期化,这也意味着污染转移将无从发生,因为金融投资考虑到了其产品的整个生命阶段,而并没有将视野局限在一个国家内。最后具有挑战性的是金融本身的生命周期化与金融与信息技术的创新,绿色金融存在是为了资金更高效更环保地利用,但如果绿色金融本身导致的环境伤害超过其带来价值的时候,绿色金融本身也意味着消亡,这时候例如区块链等技术将直接沟通投资者和企业,避免了中间的金融机构,也将减少一部分环境伤害。换言之,绿色金融机构本身也必须进入生命周期评估中,考虑其存在的价值。

(四)开拓性

经历高度去绿色化的未来绿色金融世界中,绿色早已成为基本需求而不再是奢求,绿色金融手段将进一步丰富,并可能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相结合,绿色金融的理念将进一步深化。例如在金融决策者制定决策时,传统方式仅仅考虑其投资回报率,而这种往往与公司历年的绩效相关,金融公司需要结合信息进行筛选和数据处理,以便得出适合投资的公司。但这一数据处理与决策过程本身意味着资源的消耗与数据的汇总,既要防止数据被篡改又要让数据便于处理。区块链可以解决前者,即其去中心化性保证了数据的保密性,其不可篡改性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而数据的智能处理和筛选可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这有利于零散数据的快速整合和决策的迅速制定。

未来绿色金融体系将形成正反馈机制,技术进步与金融手段共同进步,相辅相成,不断有更新、更绿色、成本更低的技术进步出现,并伴随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手段。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将形成全球绿色金融联盟实体,进行全球环境决策、产业循环和生命周期评估。无论怎样,未来绿色金融的导向性为源头控制而不再是末端治理,即从产品诞生之前就已经利用金融手段决定了其发展方向,而非其环境污染出现后再用金融方法补全漏洞。绿色金融工具必将全面考虑生命周期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