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Joaquim P.Nassar
首先,我想感谢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邀请我做今天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能力。我将从法国人的视角对此做一些思考。
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对我们来说可能会是一个挑战。格林斯潘曾说过,“如果你能理解别人讲的是什么,就说明他的解释可能不是特别的好。”这句话反映了法国高等教育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接下来我将列举法国巴黎政府在开发培养法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方面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国内外发展的能力。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有关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些数据。接受法国高等教育的本科生总数约为260万,相比之下,中国每年约有900万学生参加高考。两国的数量级不同。这一数字的增长是由于人口统计方面的原因,也因为现阶段法国出台了一项政策来促进更高比例的法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每年在公共教育的支出是3030亿欧元,约为23000亿人民币,这大概是2016年国民GDP的1.5%,也许还远远不够。如果评价我们的政府在学生身上花了多少钱,尤其是由政府资助的高等教育,这个预算在11,000欧元左右,约合88,000万元人民币。
本科教育,是我们今天国际论坛讨论的重点,这不单单是一个欧洲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通过四年的学习,你将获得学士学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4年后,学生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继续攻读研究生,或是直接投入到博士的研究中去。这与欧洲是有所不同的。在法国,所谓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体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制度,学士学位在欧洲是3年,硕士是5年,博士是3-4年。现阶段,对于欧洲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更多的是关于硕士阶段的教育,而不是学士阶段的教育,希望大家对这点区别有一定的了解。
大学是要有教育大众的职能。在法国,大约有150万名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据很复杂。目前,有73所公立大学,遍布全国各地,涵盖所有学科,提供各种层次的学位以及研究活动。在这些大学里,员工总数约为15万名。所谓的精英高等教育,在法国被称作是“Grandes Ecoles”的现代职责。“Grandes”的意思是大,但实际上这些学校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法国悖论,这其实是历史的残留问题。一些从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教育组织自18世纪以来与大学系统并行。在高中毕业后,学生在法国完成所谓的“学士学位”后参加这些课程。根据数据来看,有大约8万名学生参加了这些预备课程。这些课程涉及的领域广泛,比如工程学。目前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这些学校大约有700名的学生来自小型学术研究机构。此外,管理研究主要是这些“Grandes ecoles”的责任,实际上,细节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显式的系统。
今天我们来谈的国际教育必须需要确保我们所在的是统一的教育体系。因为在大多数欧洲西方国家,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分离因素是一种威胁。在许多西方国家,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价值很高,大众认为国际化和特权阶级是威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国际化对于大众教育来说是一种挑战。精英学生是有非常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国际化资源,他们把国际教育作为一个跳板,这使他们和普通学生会有一个自然的区分。很明显,这是我们在教育政策中必须考虑的。为了联合不同的系统,历届法国政府都鼓励建立集群,将大学、大众教育、研究中心和公司研究中心聚集在一起,其目标是为了整合高等教育研究进行创新,并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际商业化的推动。一系列的整合过程相当复杂,在国际大环境中举步维艰,这个举措的核心是减少高等教育研究的集群数量。在国际的关注下,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IDEX,它是指综合性的大学;而另一种就是一些特定的专科性大学,它只在某些特殊的领域培养人才,我们称之为I-SITE。所以之前我提到的法国政府的目标是培养国际意识,不仅对于精英,而且包括大众。
我完全同意雷蒙教授的演讲,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具有多元化的视角并且时刻进行国际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在欧洲地区,如果你想在一体化的欧洲公司里工作,你需要有法国人的视角,你必须足够了解德国人会怎么想,英国人会怎么想,当英国人处在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时,以英国退出欧盟为例。你还要体验和中国同事、巴西同事等等共事的感觉。你要通过这种市场的机动性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磨炼。了解资本市场很重要,如果你想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如果你想开发出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成功的产品,你需要知道世界上其他人是怎么想的。
法国是一个流动性比较高的国家,我们大约有30万外国留学生在法国学习,这使法国成为第一个非英语国家的全球第四大人口流动国。观察在法学生的流动性问题,中国是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留学生来源国。今后,我们也将大力鼓励更多的中国留学生赴法深造。我们特别组织了关于赴法学习的学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外国学生在法国学习的经历都有非常正向的体验。政府近期推出了一项名为“选择法国”的实用战略,即在2027年之前,通过更加多样化的留学政策吸引国际留学生,预计使国际学生人数增加到50万名。例如,通过简化签证申请程序,让学生更快、更便捷的获得签证。同时,我们意识到法语对许多国家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将提供更多的项目来帮助外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法语。同时,准备更多的英文课程项目,为用英语教学的新项目提供更多的支持。然而在法国,鼓励发展用英语教学的课程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不是典型的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思维方式。由此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法国传统上非常低廉的学费将会被调整以资助这些海外学术项目,此举将会更明显地兼具当代法国教育的特色。
法国是全球第六留学生输出国,中国目前排名第一。如果你观察法国学生去留学的国家,有一个大国不在前25名之列,那就是中国。我们希望鼓励更多的法国学生去中国学习,不仅仅只作为六个月的交换学生,而是成功地完成整个大学过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中国的海外流动主要集中在欧洲,因为著名的ERASMUS+项目,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大约十年,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了。(www.xing528.com)
接下来要做的是提升法国学生的流动性。很多大学鼓励留学生回国,这是今年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在欧洲的大学里,你可以运用4—6个机构的网络。互联网的贯通使学生更容易从一所大学的学习进入到另一所大学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在一所大学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业,并在另一所大学完成另一个学期的学业。通常,这也将提供给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访问学生。我刚才提到的法国教育的联合效应也确实应该更加符合广泛的共享策略。事实上在很多地区,正如你在这张地图上看到的一样,法国的海外教育也将是政府战略中更明确的一部分,法国教育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体现。中国显然是当前实施法国教育的优先目的地之一。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将专注于一个案例研究,它是我在上海做的一个研究项目,即在上海交通大学如何贯彻执行法国的高等教育。在法国,工程师和工程师主管是一个规范的头衔,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组织CTI会对工程师的工程数据进行考察认证。CTI实际上定义了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品质,这在他们的网站上用英语写的都很好。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可以被定义为在创建、设计、生产和实施的各个领域中以一种有效的和创新的方式来提出和回答复杂问题的方法。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专注于产品、系统、服务、同时可能还有融资和销售,是一个卓越的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因此一个卓越的工程师基于坚实的科学背景,应该对技术、经济、社会和人类的问题有很好的理解。工程师的定义是要比技术工程师宽泛的多。
一个工程师应该具有广泛的技能属性,要为漫长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工程师需要从事不同的研究活动。当在一个分支内开展活动时,研究和创新必须成为工程师意识的一部分。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超前的国际意识被认为是工程师内在技能的一部分,这大概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培养工程师的这些能力。在法国,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用5年的时间去培养具备这样能力的工程师。一般来说,为了确保长期的适应性和分析能力,你会花很长时间去打造坚实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习巩固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这通常是要通过两到三年的高强度训练和严格的课程准备才能实现的,而且这仅仅只是一个基本阶段。如果你未来想成为一名法国工程师,无论你有什么想法,你都要和那些想成为数学家的人一样接受数学训练,和想成为物理学家的人一样接受物理训练。就像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Cohen-Tonnoudi说的那样,“我在预科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在我接下来的科学生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由杰出教师传授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我不可能达到我所达到的水平。”
在掌握了你需要的实用技能后,你需要尽早开始步入你的职业生涯。职业专门化通常发生在中国大学的后期,与工业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和学生去企业内实习中获得。中心在中国的贡献来自在大学阶段实习的学生。中国政府在承认赴法留学生得到良好培训后,鼓励中法院校来华开展工程教育,这些学院是中国政府改革高等教育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在中国的大学里试验成功外国的教学模式。在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之前,北京、天津和珠海就已经设立了一些中法研究机构致力于核工程。这些城市之间建立了友好伙伴关系,我所在的学院从2012年开始与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和四所法国大学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联合项目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使命,旨在培养具有广泛科学背景、能在多元文化商业环境和一个专业领域中发展能力的行业领袖和创新者。我们有三个专业领域:ICT、机械工程和能源动力工程。发展中法研究、推动创新,是这些机构的明确使命。
我还想谈谈在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法国式教育时,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些挑战。与中国模式不同,法国模式在中国很少为人所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种模式对中国学生及其他们的家庭是否具有吸引力。中国学生,中国家庭,如果他们了解法国的教育体系,事情就会变得简单,那么就能解释课程的价值,它与主流教育体系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加入就业市场的时候。但到目前为止,至少还没有可能。你必须向学生阐述学习的价值,尤其是学习法语的价值。目前他们完全了解学习英语的价值,但就法语的价值而言,你需要做这方面的努力去让他们了解。
我们的课程与大众课程相结合,包括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的好消息是,在他们取得学士学位后,他们有很好的机会去法国继续攻读研究生。虽然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但这对我们的研究机构来说确实是个挑战。很明显,如果你想在中国的大学体验国外的教育模式,最重要的是人脉和可持续发展力。一般来说,你需要确保外国教授的长期权益和科研的参与度。教授们通常对来上海任教一两次或三次的机会感到很兴奋,但如果是五年、十年呢?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目前,我们有一部分讲法语的教师,这在中国是一种罕见的资源。我们怎样才能招募到高水平的会说法语的中国教师然后你们如何培养这些人才,这是个严峻的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提到,中国的教育体系能给那些以教学为主的老师和教授带来好处吗?同样,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争论。当你真正致力于教学时,你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在中国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老师们去克服。我们提供基于SJTU硕士学位的法国工程数据。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两种制度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同的。当你即将在上海交大完成硕士学位时,通常你只有很少的课程,因为你的导师希望你在2—3年的时间里专注于实验室工作和发表论文。在法国的教育体系中,我们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发展基本技能上,而专业化是在后面。所以我们在学习的后期,会特别强调在公司的环境中去实习锻炼,学习管理课程等。我们还会有一个时长6个月的赴法学习机会,很显然,他们在实验室的时间会变少,这要和学生的导师去反复沟通,虽然他们投入的越来越少,但却能带来不同的结果,因为他们在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并不是浪费时间。
所以我也想提一下这点,我们到底要如何实现法国高等教育在中国真正地落地,这看起来是一长串的挑战。就在两个月前,我们很高兴地探讨了我们第一批毕业生在中国就业市场的就业情况。学生通过我们之前进行的一系列的技能教授,表现出了非常令人满意的就业能力,这是给予我们的最好反馈。谢谢大家。
(译者:赵舞娜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