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南方言文化研究的专著梳理

闽南方言文化研究的专著梳理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闽南方言,维系华夏乡情。

1.张振兴、李琦、聂建民辑录:《中国分省区汉语方言文献目录(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本书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04—2010年立项课题,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2008—2009年度科研项目,包含了截至2010年以前,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三十三个省市区的十类方言文献目录,其条目数量大约32000多条,反映了百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汉语方言学飞速进展的历程;反映了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总体面貌,其中也包括了闽南方言的相关内容。

2.周长楫著:《闽南方言与文化》(含光盘),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年9月。共280页,18万字。

闽台一家亲,五洲有乡音。认识闽南方言,维系华夏乡情。本书是方言与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闽南方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风俗、艺术形式,包括闽南方言的历史演变、覆盖范围,闽南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以闽南方言呈现的风俗文化及艺术形式等。内容既具有专业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同时还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普及闽南方言与文化的通俗读物,也是帮助读者初步学习闽南方言的教参书。

3.许彬彬著:《清末以来闽南方言副词系统及其变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249页。

《清末以来闽南方言副词系统及其变化研究》主要选取清末以来日本学者所编纂的闽南方言教科书以及同时文献,考察近100多年来闽南方言副词的共时状态以及历史演变规律,以期全面研究清末以来闽南方言副词的系统,其中着眼点放在了划分闽南方言副词小类上,使其范畴明确,细致描写各副词小类,归纳其特点,结合文献、现时闽南方言调查语料进行比较。结合历史演变专题研究,突出闽南方言副词的地区差异性以及历时的演变特征。(www.xing528.com)

4.邓文金、陈再生主编:《优秀闽南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班学生调研成果汇编》(《闽南方言学》课程),漳州: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2014年,314页。

本书为漳州师范学院《闽南田野新苗》丛书之一,近几年来,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重视优秀闽南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班学生的培养,结合田野调查和课题教学,各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出不少闽南文化方面的论文。本书搜集了杨秀明教授主讲的《闽南方言学》课程中同学们撰写的与闽南方言有关的论文。

5.林寒生著,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编:《闽台传统方言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386页。

本书为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院2011—2013年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课题,2013年厦门社科丛书以及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系列之一。全书介绍了闽南、闽东、莆仙、闽北、闽中、闽客等方言的形成与分布、方言的流播、方言代表、内部异同及语料,并介绍了福建特殊土语及闽台少数民族语言。

6.郭锦标著:《漳州闽南方言》,漳州:漳州市图书馆内部刊行,2014年,257页,漳州地方文献丛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