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研究:《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及其他闽南籍作家的研究探讨

小说研究:《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及其他闽南籍作家的研究探讨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良好、洪晖妃的《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研究林语堂著述中的庄子形象,视野开阔。闽南籍作家研究中,许地山、司马文森、青禾也是论者关注的对象。其中徐彦利的《独步时代的孤寂——读许地山〈铁鱼底鳃〉》是论述较好的一篇,它对《铁鱼底鳃》小说人物形象、主题进行了解读,某些分析确有可资借鉴之处。

小说研究:《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及其他闽南籍作家的研究探讨

林语堂研究是2014年闽南文学研究的热点。若干篇研究成果从文化建构的神性之维、中西文化观、幽默观、人文情怀、婚姻观、中国观、翻译观、传记文学观、文艺美学思想、女性观、世界文化观、生态女性主义、休闲美学思想等层面,论述林语堂的文化成就。其中真正关注林语堂文学创作,并侧重小说研究的成果,有艾亚南的《对林语堂〈奇岛〉殖民主义观念的批判》,默崎的《论跨文化写作中的林语堂小说》,刘翔飞的《论林语堂〈风声鹤唳〉的文化观照》,李立平的《论林语堂英文小说的乌托邦与异托邦镜像》,孙良好、洪晖妃的《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等篇。艾亚南的《对林语堂〈奇岛〉殖民主义观念的批判》(《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用后殖民话语理论重新审视《奇岛》,视角特别。作者认为,林语堂殖民主义观念的根源是西方话语中的人文幻想,并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探讨林语堂殖民主义观念的表现。作者指出,“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理论重新审视《奇岛》,旨在批判小说中包含的西方殖民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林语堂在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的殖民主义观念,并在后殖民主义话语环境中完成对西方殖民主义的解构”。刘翔飞的《论林语堂〈风声鹤唳〉的文化观照》(《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认为,“林语堂的《风声鹤唳》是从符合西方读者文化审美并力求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视角下进行的英文书写。从主体与对话的共存、欢乐与悲剧的互证、幽默与闲适的回归三个方面探讨《风声鹤唳》中的文化观照和思想问题,能更好地发掘作者在抗战书写中传达出的对生命的感悟和独特的人文关怀,探寻林语堂文化交融的启示意义”。默崎的《论跨文化写作中的林语堂小说》(《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认为,“1936年赴美后,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跨文化小说表达了作家对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意愿以及以双语写作主动寻求与他者的对话与交流。其政论及文化小说表现了作家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子情怀与担负精神和关注时代大我而压制自身小我。林语堂以人性、博爱为立足点关注时代与民族的宏大叙事的跨文化写作,对今日海外华文小说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李立平的《论林语堂英文小说的乌托邦与异托邦镜像》(《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认为,“林语堂海外的英文小说存在自我与‘他者’的纠结。林语堂试图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构筑起一个乌托邦与异托邦二元世界,而他也正是在这个二元世界里,寻求着他的跨文化认同”。“文学文本中所建构的异托邦之所以能够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之一:一是本土文化心理;二是异域空间;三是异域和本土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认同危机。林语堂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美国)的个性化阐释,使得世界真正地了解了中国和西方。西方世界也正是通过他建构的异托邦世界,还原了‘东方主义者’永远也没有表述清楚的中国。”孙良好、洪晖妃的《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研究林语堂著述中的庄子形象,视野开阔。作者首先指出,“林语堂在作品中对庄子及其思想进行塑造和阐释时主要以三种方式出现。第一种方式是正面对庄子及其思想进行阐释……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来实现,如《京华烟云》中顺乎自然的姚思安、姚木兰,《苏东坡传》中任性脱俗的苏东坡,还有《奇岛》中无为而治的劳思和《红牡丹》中温顺柔和的若水,他们身上都有庄子形象的影子。第三种方式是将庄子思想作为作品的主旋律贯穿始终,如《京华烟云》引用《庄子》的三句话作为题辞贯穿全书,散文体著作《生活艺术》全书的精髓也是庄子思想”。论文主要从传统性和现代性两个层面,论述庄子形象。作者认为,“灵性聪慧、自由逍遥和天性自然,是林语堂笔下庄子形象传统性的主要表现”。林语堂笔下庄子形象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则表现为科学、民主、幽默。“庄子形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林语堂笔下是相融合而存在的。这样的庄子形象既是古代又是现代的,既是东方的又是西方的,具有多元整合的形象特性”。同时,“林语堂笔下的庄子形象既是自我形象的传递,又是自我与他者相互参照的产物”。贺根民的《林语堂的魏晋文化情结》(《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从“宗陶:标榜审美人生的典范”、“幽默:快乐哲学的形象表达”、“田园式都市:人间桃花源的现实建构”等三个方面论述。作者认为,“林语堂礼赞陶渊明热爱生活的姿态,关注审美人生的实现途径。他大力提倡并实践幽默,抖露快乐人生的丰富文化内蕴;他引田园文化元素入都市,追求风流潇洒的精神享受,建构了贴近人间世俗的精神家园。亦中亦西的林语堂以其勤劬的文化实践,标举社会转型期的人格精神大纛”。

闽南籍作家研究中,许地山、司马文森、青禾也是论者关注的对象。许地山研究中,徐彦利的《独步时代的孤寂——读许地山〈铁鱼底鳃〉》(《名作欣赏》2014年第1期)、张婷的《许地山:宗教的人生抒写》(《名作欣赏》2014年第21期)、黄林非的《许地山创作意旨论略》(《名作欣赏》2014年第29期)、韩博的《对底层劳动妇女形象刻画的比较——以鲁迅郁达夫、许地山的小说为例》(《中小企业管理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5期)等几篇颇为简短。其中徐彦利的《独步时代的孤寂——读许地山〈铁鱼底鳃〉》是论述较好的一篇,它对《铁鱼底鳃》小说人物形象、主题进行了解读,某些分析确有可资借鉴之处。论文指出,“在雷先生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民众中隐藏着的巨大力量,它犹如坚冰下的潜流,虽然表面波澜不兴实则内里坚韧顽强。对当时的读者而言,众多的‘雷先生’便是抗战胜利的希望与保障,这使人们能够放下悲观失望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抗战。雷先生是许地山‘赋予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但同时许地山又敏锐地看到了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缺陷——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与人民脱节,无法将自身学识付诸实践,行动往往弱于思想。……在雷先生身上可以察觉出作者对知识分子持有的两种完全相左的态度,尊敬歌颂与批判失望并存,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作者并未塑造出一个完美的爱国英雄,不作任何拔高的描写,始终保持着冷静客观,按照人物固有的性格逻辑理性塑造,这在当时充溢着简单说教与宣传鼓动的众多战时作品中殊为可贵”。黄林非的《许地山创作意旨论略》认为,“许地山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意旨,就是回归远古的诗性智慧,以诗意的方式去把握世界。这一创作意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理性判断与名辨的质疑和抛弃,其二是对物我同一、心物相融的混沌状态的赞赏,其三是对死亡的诗性沉思”。许地山研究成绩更为突出的是王婧婕《许地山小说〈命命鸟〉佛性美学的深层观照》(《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论文从“于‘生本不乐’、‘无念’中冷静地谛视人生”、“于‘忏悔’、‘轮回’中沉思生命的真相”、“于清醒的对话中消解佛家‘禁欲’”、“于世事无常中睇透‘生’的虚无”等四个方面,对许地山著名小说《命命鸟》的佛学意蕴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小说《命命鸟》深刻地揭示了其以佛学为情感本体探讨人生,追问生命本质,探求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许地山作为一个富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青年人,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灵与肉的强烈碰撞,复杂的时代环境及悲苦的人生历程,对佛教文化的依恋正是当时精神和生命无所依托的一种深层心理的需要。他毅然选择了在回归现实的基础上用佛家的感悟来消解尘世的迷惘与困惑,通过对此岸世界的超越,来达到对彼岸世界的圆满,从而完成对生命存在的深层观照。如果说佛学是一个文化整体的话,那么许地山从佛教那里接受的则是情感、生命价值、人生情趣和生存方式等这些积极向善之道。他渴望从自身有限的存在中解放出来,为被压抑的生灵找寻解脱俗世烦恼、心灵皈依的终极精神家园之所在。这些在《命命鸟》中通过对佛性美学的省视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命命鸟》中所表现出来的佛性美学意蕴,是许地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曲折显现。许地山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佛性美学内涵,而他对生命无常的洞察和体悟则带领人们由此走向更坚实的人生。他这种洞视存在的勇气和锐利,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保持一个纯净的心灵,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并获得‘去来自由,心体无滞’的精神本源,都有着极为深刻的自我疗愈的启示意义”。颜敏的《异域民俗的审美困境及美感生成——以司马文森的〈妖妇〉为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指出,“在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框架之中,我们对于异域民俗的理解将受到民族、国家间历史经验和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从而使得叙述者身份问题在文学创作中被凸显。在司马文森的《妖妇》中,叙述者兼有游客和参与者身份,由此造成文本在介入与旁观间尴尬转换的表述困境。但这只是此时中国对南洋复杂定位在创作中的无意识回响,并未影响其对异域民俗的化用及其美感生成。这意味着身份意识的混沌状态更有利于作者大胆借用、重组和改写异域民俗以实现其审美目标。因此,从叙述者身份的角度来看,异域民俗美感生成的可能位置正是在疏离和理解之间”。李弢的《在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之间——评青禾新著长篇文学传记〈黄道周〉》(《闽台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分为“以长篇随笔而作文学传记”、“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之间微妙的平衡”、“拿古人说事,借题发挥”、“黄道周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着的人”等四个部分。论文指出,“青禾先生以长篇随笔的方式写作文学传记,这在写法上是颇有新意的,且能在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之间自由地穿梭,收放自如”。“全书的内容,从黄道周所处的时代背景起笔,以史志和年谱所载的历史大事件和黄道周生平事迹依次展开叙述,都是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根据史料而借小说笔法的想象与借题发挥,即合理的文学的想象和补充,尤其是在史志和年谱在某些细节的不连贯处”。“青禾在《黄道周》一书中,借着写黄道周的随笔传记,‘拿古人说事,借题发挥’,抒写了他自己关于读书学问人生世道等的深刻思考之后的真知灼见”。“青禾先生并不是仅仅将黄道周看成是有明之忠贞遗臣,而是将黄道周塑造成一个充满理想人格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的伟大崇高的形象。作为黄道周的传记,《黄道周》突出的一个重心是,努力还原黄道周作为‘一个为理想而活着的人’”。(www.xing528.com)

台湾小说研究中,2014年最为厚实的成绩是樊洛平、王萌合著的《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初版)。著作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从纵向梳理两岸女性小说百来年发展的历史流脉,包括《两岸女性文学的孕育与发生(1895—1927)》、《左翼文学时期的两岸女界创作(1928—1937)》、《抗战及战后的两岸女性文学走向(1937—1949)》、《两岸女性文学的分流与变异(1949—1965)》、《两岸女性文学的落差与失衡(1966—1978)》、《两岸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融合(1979—1989)》、《两岸女性文学的多元化拓展(1990年以来)》等七章;下编横向比较两岸女性小说创作形态,包括《角色研究:两岸女性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画廊(上)》、《角色研究:两岸女性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画廊(下)》、《女性意识的提升与创作模式的演变》、《两岸女性小说叙事学研究》等四章。论著极为重要的价值,是丰富翔实的资料和扎实深入的文本阅读,展示了新一代女性文学研究学者脚踏实地的学术态度,也提升了近年两岸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深度。例如第一章中,作者有大量文学文本支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将两岸女性文学的孕育与发生的阶段前推到1895—1927年。论著在比较的视域中,对两岸女性文学进行历史阶段的区分,对不同阶段两岸女性文学在特定情境下的丰富书写面貌给予历史性的、多元的审视和把握,也是论著突出的贡献。正如刘思谦教授所论,论著“特别关注源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岸女性文学的源流关系和影响互动,既从同根同源的背景看两岸女性小说的发展流变,也从各自不同的文学场域出发去发现其创作特点,努力还原当时的女界创作面貌”,也是论著的重要特色和学术价值。“这是我国第一部选题新颖,内容扎实,叙述清晰并有独到见解的具有原创性的两岸女性小说比较研究力作,也是我国两岸女性小说比较研究的奠基之作”。可见,《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出版意义重大,是2014年台湾文学研究值得重点推荐的力作。与上述论著思路较为一致的是李雍、徐放鸣的《海峡两岸女性自传性小说中的“中国形象”之比较》,此文选题富有价值。沈庆利的《在暧昧的注释中——日据时期台湾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第2期)、梁伟峰的《杨逵的青年文化心理及其小说中的自我描写》都关注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梁伟峰选题极好,沈庆利着眼于特殊时代的日本人形象论述,从“作为殖民暴政象征的日本警察形象”、“作为‘渴慕对象’的日本女性形象”和“多重内蕴的其他日人形象”等三个层面论述,并从中发现日据时期台湾文人复杂暧昧的情感认知和认同困惑,极富学术价值。刘建华的《地方·颓废·返魅:台湾“新乡土小说”研究》、张帆的《台湾后乡土小说的历史意识与时间美学》以及吴鵾的《论台湾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两次文化转向》和《台湾后乡土文学论》,都关注台湾乡土/新乡土/后乡土文学研究。其中吴鵾的《台湾后乡土文学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2期)将1990年代以后台湾乡土文学视为“后乡土文学”,分析了以袁哲生、童伟格、许荣哲、伊格言、张耀升、舞鹤为代表的“后乡土文学”产生的特殊时代条件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台湾后乡土文学的主旨内涵、叙事形态、艺术风格的论述。作者认为,之前的台湾乡土文学表现出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意图,而“后乡土文学”则避免宏大叙事和现代性的表述意图,呈现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它以后现代视角展开对乡土空间的种种文化想象,“是一种基于具有文化意涵乡土空间之上的,接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具有现实关怀的人文主义文学现象”。人道主义的世俗化、微观视域的认同和在地感的凸显等显示了“后乡土文学”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诉求。可以说,论文具有相当的理论性,对台湾“后乡土文学”的界定和主旨内涵、叙事风格的深入解读,展示了20世纪末台湾乡土文学发展的新态势。刘建华、朱双一的《“海—陆”一体生态整体观中的台湾海洋书写——以吴明益〈复眼人〉为中心》(《福建论坛》2014年第4期)认为,吴明益小说《复眼人》融合了“自然写作”和“海洋书写”两大主题。小说批判掠夺式的旧有海洋意识和将海洋利益化的行为与逻辑,以生态整体观否定“海洋—陆地”二元对立及海洋文明优于陆地文明的价值序列论,并将海洋观察与社会体察相结合,在社会文化整体观中认识和理解海洋问题,由此得出环境污染的产生人人有份,其解决应有全社会来共同面对和承担的认知。张卫中《大陆与台湾“新生代”小说语言比较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9期)和《台湾当代小说语言流变寻踪》选题别致。前文指出,在相同的文学传统、相似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大陆与台湾的新生代作家在语言的陌生化、诗化和杂色化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作者对两岸新生代小说语言的比较论述,有助于读者把握20世纪后20年两岸作家在语言探索方面的整体脉动。此外,徐婷婷硕士学位论文《论陈映真小说中的忏悔意识》(吉林大学,导师:白杨)以忏悔意识为切入点,阐释陈映真小说,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