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喜事:传统婚礼习俗与喜庆仪式

红喜事:传统婚礼习俗与喜庆仪式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喜事包括很多。屋将落成时要用红纸写上“紫微高照”的宽条幅倒挂在堂屋的前梁上。报日要修一封书,用红纸做的信封藏着,但不能封信口子。预定日期一到,结婚前一晚女方要做“花园酒”,女方的亲戚朋友前来饯行。次日,男方备大轿一顶、小轿一顶,还要扎结彩。告祖礼毕,就大吹大擂催新娘上轿,伴娘将披上红巾的新娘引出。抬盒内除鞋子外,还有唤茶及其他贵重礼物。此时女方也有送行的一班锣鼓,其中为首的就向都管讨红包。

红喜事:传统婚礼习俗与喜庆仪式

红喜事包括很多。小孩出生“打三朝”的三朝酒,小儿满月的“满月酒”,小儿满周岁的“划周酒”。大人做寿酒,一般从五十做起,做六十、七十,一般不做八十。古时称“人生七十古来稀”,说做过了八十就等于说已经“归西”了。今人又增添了做三十六的习俗。世间流传“人人有个三十六”,三十六岁运轮不好走,做一个三十六,“一喜压三灾”。起了或买了新房子,做建房酒;搬入新房子,做乔迁酒。农村建新房子,到上梁(往昔木架子堂屋正中那根栋梁)时,要请巫师念“起屋上梁,天地开张,鲁班到此,日吉时良……”的吉利咒语。屋将落成时要用红纸写上“紫微高照”的宽条幅倒挂在堂屋的前梁上。相传从前有个人起了栋大屋,竣工前,请阴阳先生测个吉日。阴阳先生给他测了个最坏的日子圆垛。不想那天皇帝到了附近,身旁的大臣告诉他,那起屋的碰了个天翻地覆的日子。皇帝感到好奇,便亲自去看。当皇帝到来时,主人就铳炮喧天,高呼“紫微高照”。原来皇帝叫作“紫微星君”。那皇帝虽然扮作游人,也被阴阳先生看了出来。此后,农村起新屋,都兴倒挂“紫微高照”大红条幅。最后那个“照”字,下面只点三点。因为三点是水,四点是火,只点三点可避火灾。古时候进学、中举、进士及第,考取状元、榜眼、探花、翰林与加官进爵,都要做较大的喜酒。还有没儿子的人抚儿子,以继承家产,延续后代,要做抚子酒。到了当代,考取大学、硕士生、博士生等,也兴做酒。其实,做酒是陋习。特别是当官的做酒,敛积下属的钱财,终于被酒“醉”倒者屡见不鲜。但人生大事结婚,只要不铺张浪费,不任意收礼,做酒也未尝不可。

往昔梅山人订婚,少不了要媒人牵红线。因此,社会上就有了靠做媒谋生者。从前安化有个媒贩子,一次有个驼背人请他作伐,他给驼背人找了一个女孩,长得蛮标致。那女方的父亲要亲自去相女婿。媒贩子就告诉男方,要他当女方的父亲来相女婿时伏在牛棚的栏杆上,请女方父亲来看牛,品评牛膘与牛的耕作性能。女方父亲一见男方长相还可以,牛也喂得好,就将女儿许配给了对方,直到结婚后才知道受了骗。还有一次,一个家庭条件不大好的男人央他作媒。媒贩子给他找了个瞎子。那媒贩子走到他家,他连忙出来接。进门时,媒贩子说:那女孩百般皆好,只有进门右边的一只眼睛瞎了。那人说:一只眼睛瞎了没关系。进屋吃完茶后,那人送媒人出去,媒人又说:妹子长得蛮不错,可惜出门右边的那只眼睛瞎了。男方又说,瞎了一只眼无妨。结婚时,男方才知道受骗上当了。但是,害人终害己,那媒贩子讨了个堂客,奇蠢。一次他家请工挖土,他叫她煮个圞南瓜,她就搬一个没有切碎的南瓜放在锅里煮。还有一次,他叫她洗了衣服穿(穿在竹篙上)着晒,她竟将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晒,晒得大汗淋漓……真是“恶有恶报”呢!如今好了,讲自由恋爱,有的男女结婚还有得媒人,省了不必要的谢媒费用。

男女对象确定后,就要“为定”。过去梅山人贫困,男方一般为女方扯四至八件衣服布料,配上其他礼品就行。女方一般回几双布鞋及“唤茶”——包括瓜子、花生、“巧古”等零食就行。以后就“报日”。报日要修一封书,用红纸做的信封藏着,但不能封信口子。报的结婚日期写八个字,后面加上“合卺”二字。写上那一年的干支年,如甲子、乙丑等,即结婚那年的庚甲。月则从元月到十月每月都是两个字,是哪月就写哪个月。十一月写冬月,十二月写腊月或梅月。也有将十二个月写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者。日子一般就按常用的称谓写,从二十一至二十九,二十就写廿。

预定日期一到,结婚前一晚女方要做“花园酒”,女方的亲戚朋友前来饯行。次日,男方备大轿一顶、小轿一顶,还要扎结彩。迎亲礼品用三献礼:一脚肉(或一边肉)、一条鱼、一只公鸡。女方的重要亲戚则是一块肉、一条鱼和一片牛肉。上述东西一般都在女方做花园酒时送去。较富裕的人家有用一头猪、一只羊和一只大公鸡去解礼者。去女方家迎亲,男方要请一个知书达礼的邀客,一个都管,还要带一班锣鼓去凑热闹。邀客到了女方家,与女方长辈见过礼,茶罢,就款款地拿出一个书盒子来。盒子内放着一封鸾书、一封嘉礼、一封总邀和一封催妆,这四封书都用红纸信套,书信也用红纸写就。还有一对毛笔和两块墨。迎亲锣鼓响过三遍,女方请礼生出来行告祖礼,先由女方父母出来敬献酒果,继而两个伴娘扶新娘出来叩拜祖先。礼毕,拿出鸾书来。礼生磨墨挥毫,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填上。又将嘉礼呈给女方的父亲。嘉礼上都是些礼仪不周、敬请谅解的客套话。开头是“大德望×府亲翁大人阁下,大阃范×府亲母孺人妆次”,两行字都在红笺上写好后贴在五页全书上。落款则写“××郡忝眷末××偕室×氏顿首”。总邀是邀请女方参与婚礼赴宴的信笺。要写上“大德望×府列列亲翁大人阁下,大阃范×府列列亲母孺人妆次”。邀请笺另用红纸写。写好贴在五页全书上。催妆书是新郎对新娘写的邀书。落款写“××郡奠雁生××鞠躬”。四封书信弄好后,只有鸾书仍放进书盒子里,以便到男方家去完鸾。告祖礼毕,就大吹大擂催新娘上轿,伴娘将披上红巾的新娘引出。新娘向祖先拜别毕,就被扶上大轿,准备起程。于是炮竹鼓乐齐鸣,一派欢腾热闹声此起彼伏。在那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却夹杂着一缕缕别离的哭声,是新娘母女别离的声音。新娘上花轿后,哭声也渐渐逝去。紧跟花轿的是幺舅坐的轿子。幺舅是新娘的弟弟或妹妹。花轿前是结彩。结彩由一个系了宝剑、骑上俊马,威武雄壮作骑士打扮的男性青年装扮。那是远古时期悟出了近亲结婚不好,到别的部落中抢女子成亲习俗的遗风。花轿后面则是女方打发的家具、被褥及“抬盒”等。抬盒内除鞋子外,还有唤茶及其他贵重礼物。所有家什都贴上封皮,男方都管跟随着队伍前行。新娘刚出门时,女方亲友攀着轿杠子缓缓相送。等到送行的退去,迎亲队伍就走得快了起来。此时女方也有送行的一班锣鼓,其中为首的就向都管讨红包。讨了一次还要讨二次三次方才回去。迎亲队伍将近男方家里,都管要催促抬被褥箱笼的人抢轿,即抢在花轿前赶到新郎家,以便男方帮手铺设被褥。铺被时每一件被褥中都有一个红包,作为给帮忙的人的吉祥红利。

花轿抬到槽门前,没有槽门的房屋在离堂屋三四丈附近,要把花轿停住。接着就有个巫师手执一只大公鸡,口里念咒词:“伏以日吉时良吔,天地开张。鲁班制定吔,起屋上梁。孔子制定吔,细读文章。周公制定吔,男女成双。×家的女子吔,配合×家的儿郎。关请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昨日花开分两处吔,今日移作一堆栽。鸡血落地吔,百无禁忌。”当即用纸钱铺地,将鸡血滤在纸钱上,继又焚香化纸作揖。旋即铳炮喧天,起轿,抬至堂屋前。由一对有儿女的青年夫妇,将新娘子请入新房中。新郎此时才出来,与新娘按男左女右的规定,坐在床沿上。接着便有人进房赞交杯酒。赞交杯酒的多为民间艺人,出口成文。如:“一杯酒吔赞新人,酒中照见吔吕洞宾。夫妇二人齐照见吔,照见王公王母在当中……”

女方的送亲长辈称上亲或高宾,要等新娘起轿后隔一段时间,由邀客先生再三邀请才发驾。男方要上亲进屋后才开席。新娘的生母当日不来,要等次日男方派人夫轿马去接。(www.xing528.com)

午宴前,女方来的上亲要封个红包参厨,感谢厨师的辛勤劳动和精良厨艺。男方要请能讲会说的人出来安席,上亲中也要派一人出来答席。午宴在欢乐气氛中进行。

新郎在新房中首先揭开新娘的红盖头,彼此进一步沟通。原来古时候新郎要到晚上才能与新娘会面,曾经有坏人乘隙冒充新郎,潜入洞房,闹成悲剧,因而改了。

午宴后,男女双方“会亲”。会亲在堂屋中进行。男方长辈一字儿站在右边,女方上亲一字儿站在左边。男方有一套谦逊的话语逊谢对方,女方也有一套话语回敬。到了当代,双方的对话赶上了时髦,词语丰富有趣。

晚上是洞房花烛夜,堂屋中食案上摆起酒肴和一对鲜艳的红烛。退一步是香案、盥洗所、酒樽所、拜席等一应俱全。食案左、右边各站立一个傧相,按儒家仪式行“庙见礼”。傧相唱“肃静。行庙见礼,执事者各执其事”后,上了香,就行初献礼,行亚献礼时读祝文。祝毕,叩请祖先享受酒肴,请新郎新娘叩见祖先。接着行三献礼。礼毕,告撤,把香案、食案等搬开。又请新郎、新娘拜见长辈。首先拜见男方父母,其次是祖父祖母、伯叔父母、兄长、姐夫姐姐。再次是新郎外公外婆舅舅辈亲戚及姨表亲戚。然后启动乐器,请新娘家上亲出拜。先是叩拜父亲,其余逐一拜过。女方长辈对新娘少不得声声嘱咐,要敬老尊贤,妯娌和睦,勤俭持家,恪守贞洁,善待丈夫等。出拜时,受拜的长辈都有好言相送,并赠以红包。最后是幺舅出拜。由幺舅给姐夫姐姐一拜,姐夫则赐给红包。随后又是金鼓齐鸣,送新郎新娘归洞房。归房后,一批青年男女也同入洞房,掀起最后一个高潮——闹洞房,俗称闹房。闹房是青年朋友沟通、融洽感情的新婚娱乐活动。参与闹房的朋友即兴想出一些诙谐、幽默的话语,逗得满房大笑。他们还给新娘新郎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要他们回答。有时年纪较大的人也来凑热闹,叫作新妇娘初进门,三日三夜不分大小。只有做媒人的,吃过喜酒后,有的因媒做得不好,便溜之大吉。这叫作“新妇娘进了房,媒人跳过墙”。闹房闹到半夜,便吃擂茶、唤茶和点心,还要喝酒,酒醉了,茶也“醉”了,就继续闹房。往往一直闹到大天亮,新娘新郎携手相送,放着鞭炮,挺好玩的。闹房有的连闹三晚,尽兴而散。到了次日清晨,就要派人夫轿马(而今用小车)将亲家母(新娘之母)接来打早宴。早宴后便安排人夫轿马送上亲。上亲出门时又是鸣锣击鼓放炮竹相送。新郎新娘则要远送一程。女方父母又要叮嘱女儿几句,才依依分手。而锣鼓手则要跟着送,直到女方给了红包,才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