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有句俗话:“盘根挖脑髓。”这句俗话无疑是指寻根,但不拘泥于寻根,还有更深的意蕴:只有锲而不舍地“盘根”,才能挖掘出事物的“精髓”。探讨梅山文化,要挖掘出这颗湮沉千载的璀璨明珠,也离不开“盘根挖脑髓”。
盘古老子是远古梅山先民的根。张五郎是梅山宗教的根。梅山文化寻根,首先就寻了盘古老子,就寻了张五郎,就寻了盘古与张五郎之间的微妙关系。
盘古,被中国人尊为开天辟地的老祖宗,在权威史籍中却找不到他应有的座位。史书习惯把炎黄二帝尊为老祖宗,这当然没错。但炎黄之前几万年,华夏大地就出了个盘古氏,盘古老子的光辉形象在民间流传了万余年。
魏晋以前的正统史家很少言及“盘古”,直到南朝宋时范晔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上,才有一段盘瓠的故事:“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之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其在唐虞,与之要质,故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逮于周世,党众弥盛。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1)(www.xing528.com)
根据以上文字,汉武陵长沙蛮即盘瓠之后。古代梅山隶长沙郡,因此,梅山土著先民乃盘瓠之胤。但范晔把盘瓠写成了一条狗,这是对盘瓠氏的曲解和贬抑。
中国人历来鄙视狗,称坏人的帮凶为“狗腿子”,仰主人鼻息说话者被称为“哈巴狗”。鲁迅杂文中有“痛打落水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鞭笞卖国贼的妙句。民间相骂,“狗日的”处处可闻。范晔把盘瓠写成一条狗,其子孙就被贬为“狗日的”了。但是,把盘瓠氏写成“狗日的”,并非范晔独出心裁。古代氏族喜用动物作为崇拜的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从而战败炎帝成为中原氏族首领。假如熊、罴、貔、貅、躯、虎是猛兽而不是氏族图腾,猛兽岂能听从指挥作战呢?其实盘瓠氏是以狗为图腾的氏族。对此,《中国史纲要》作了明确阐述:“在洞庭湖以西的山岭中,居住着古老的以犬为图腾的盘瓠蛮,又称武陵蛮。”
剖析“盘瓠”二字,“盘”为盘子,“瓠”乃葫芦。盘瓠氏原本指一个远古氏族,他们用葫芦壳做成采集野生果实的盘子,并以葫芦作为氏族的标志。这个氏族即盘古氏。盘古氏由崇拜葫芦到崇拜狗图腾,说明了该氏族已由原始采集时代进化到了狩猎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