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的人,其实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人。窗,原意是“墙上的洞口”,在1919年有人却要把玻璃窗无限扩大,以致取代整个墙壁。这个人就是德国建筑学家米斯·范·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1886—1969)。米斯是德国一个石匠的儿子,他从打弄石料中爱上建筑,自学成才,成为建筑设计师。他是20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的经典名言是“少即是多”,主张简洁的建筑设计风格。
在1921年,米斯把他异想天开的设想做成模型——整幢大楼的外墙全部是用玻璃做的,称之为“玻璃大楼”。他宣称自己把窗与墙合二为一,那玻璃外墙既是透明的窗又是坚实的墙。
1971年,著名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终于把米斯设想的“玻璃大楼”变为现实,在美国波士顿建成了60层的汉考克大厦,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外墙的摩天大楼。这座通体透明、外墙如同镜子般的新颖大楼,令人眼睛为之一亮,顿时轰动了美国,轰动了世界。那玻璃外墙被称之为玻璃幕墙,米斯则被誉为玻璃幕墙之父。
不过,好景不长。对于汉考克大厦的赞美声很快变成了批评声。大厦的玻璃幕墙总共有1.4米×3.5米的玻璃10 344块,才3年光景就“噼里啪啦”碎了2 000多块!美丽的高楼千疮百孔。这是因为那些玻璃的强度不够,且支撑玻璃的钢架强度也不够。经过5年的修整,汉考克大厦这才好不容易总算治好了外墙上的“伤疤”。
经过不断改进,玻璃幕墙的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钢化”——经过钢化处理(热处理)的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比普通玻璃提高了3~5倍,而且即使碎裂也只是碎成无锐角的细小玻璃块;
二是“中空”——把幕墙玻璃做成双层(甚至三层),在两片玻璃之间充入干燥的空气层或惰性气体层,能够大大提高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据测量,当室外温度为-10℃时,单层玻璃窗前的温度为-2℃,而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室内温度为13℃。中空玻璃充入的空气强调必须是干燥的,那是为了防止水汽在冬天凝结在里层,影响透明度;(www.xing528.com)
三是“双银”——在玻璃上镀了两层极薄的银膜,这种“双银玻璃”能够很好透过可见光,却把太阳的热辐射(红外线)反射掉。在炎热夏天,双层双银中空玻璃可以透过90%的可见光,挡住90%的太阳辐射热。
改进后的玻璃幕墙,面目一新,深受欢迎:
一是“里里外外风光无限”——从外面看,高楼大厦穿上无比漂亮的玻璃外衣;走进大楼,光线通透,处处是“大屏幕”,窗外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何况室内亮堂,大大减少白天人工照明用电。到了夜间,玻璃幕墙通体透明,大楼成了“水晶宫”,又有另一番灯火通明不夜城的迷人景观;
二是“自重轻”——玻璃幕墙的自重只有每平方米50公斤左右,仅为砖墙的1/12~1/10、混凝土预制板墙面的1/7。如果说砖墙、混凝土墙是笨重的铠甲,那么玻璃幕墙就是披在大楼上的轻纱,明显减轻墙体的重量,降低了高层建筑基础和主体结构的造价。
玻璃幕墙创建筑设计的一代之新。由于玻璃幕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风靡全世界。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香港铜锣湾、上海浦东陆家嘴,都成为玻璃幕墙大厦云集之处。玻璃幕墙在1984年才进入中国,短短的20多年间中国跃为世界上头号“玻璃幕墙大国”:玻璃幕墙面积猛增至两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的85%;中国的玻璃幕墙玻璃的产量,则占世界的75%。光是上海,就拥有3 000多幢穿了华丽的玻璃幕墙外衣的大厦。
不过,玻璃幕墙也有缺点:其一是玻璃质量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并不能完全杜绝个别的“噼里啪啦”自爆现象。为了避免从天而降的“玻璃雨”伤及行人,玻璃大楼四周通常设立了绿化带;其二是玻璃幕墙的反射炫光造成“光污染”,规定居民楼、学校建筑不得采用玻璃幕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