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万个为什么》,除了从中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之外,在我看来,其核心价值还是培养读者思索的能力。善于提出为什么,这就是思索的能力。只有善思,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此外,《十万个为什么》还给读者以启示,从普通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提出种种为什么,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亦即所谓“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
如果说,具体地答复一个个为什么,是《十万个为什么》的“硬作用”,培养读者善于思索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则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软作用”,或者说是“软实力”。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用,还在于使读者养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坚持探索,是必不可缺的科学精神和毅力。
我曾经写过一篇科学杂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全国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这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也就是诠释《十万个为什么》超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软作用”。
现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照录于下,作为《我与〈十万个为什么〉》的结束语。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洗完澡,把浴缸的塞子一拨,水哗哗地流走……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证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了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旋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完全正确。(www.xing528.com)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问题,联想到台风的方向问题,并作出了合乎逻辑的推理,这正是他目光敏锐、善于思索的体现。
无独有偶,在八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发现,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正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密卡尔逊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
密卡尔逊的论文,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当时,魏格纳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问题。他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很有限,无法跨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是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也正是说明他的成功在于从问号中寻求真理。
最为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于是,他把儿子当成了“试验品”:每当儿子睡觉时,他便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眼珠子转动,就叫醒儿子,儿子总是说做了一个梦。
医生又细细地观察他的妻子,后来又观察了邻居,都发现同样的情况。于是,他写出了论文,指出了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在做梦。
他的论文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注意。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往往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洪星范.新“十万”,新起点[G]//李远涛.少年儿童出版社60周年纪念文集:岁月留痕童心永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78.
[2]王国忠.我的一生[G]//王国忠.王国忠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