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尝写作乐趣——《碳的一家》

初尝写作乐趣——《碳的一家》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点讲,我平生的第一本书,是《湖南民歌选》。《碳的一家》,其实是一本化学小品集。当我在北京的许多书店都看到这本《碳的一家》,深感欣慰。茅盾在《1960年的儿童文学》一文中,曾提及这本《碳的一家》,称之为“一本科学小品集”。1960年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叶永烈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二是审稿迅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收稿通知”是1959年9月25日寄出。后来,《碳的一家》多次增订再版。

初尝写作乐趣——《碳的一家》

19岁是不成熟的年龄,但又是富有幻想、敢闯敢干的年龄。在1959年,我除了写短篇的科学小品之外,还开始写书。

认真点讲,我平生的第一本书,是《湖南民歌选》。

那是1958年,我在“大炼钢铁运动”中,跟随地质队在湖南跋山涉水。一路走,一路写,一百天内我写了四十六首诗,其中一些诗作发表在当时湖南报刊和《湖南文学》上。另外,我也从湖南墙报、黑板报收集了大量民歌,编成这本《湖南民歌选》,投寄给湖南人民出版社,遭到退稿。

在1959年,我又写出了《科学珍闻三百条》一书。这本书,严格地说,我只是编写而已。当时,我看了许多科学杂志,对诸多科学珍闻产生兴趣,内中不少是当时科学的最新成就,加以摘写,编写成了这本《科学珍闻三百条》。

我把《科学珍闻三百条》投寄给河北人民出版社,再一次遭到退稿。

不过,编写《科学珍闻三百条》如同“无心插柳”,倒是为我在1961年创作科幻小说小灵通奇遇记》(即《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初稿)作了准备,这是后话。

凡事有三:

第一本书《湖南民歌选》,我只是收集,只是编(也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作的),被退稿;

第二本书《科学珍闻三百条》,我也只是收集,只是编写,被退稿;

吸取了前两本书失败的教训,在1959年暑假,我在北京大学写出了第三本书《碳的一家》(初名《碳的故事》)。这本书不是编,也不是编写,而是著,是我创作的作品,所写的又正是我自己的化学专业。这本书成功了,顺利得以出版,成为我平生出版的第一本书——实现了“O的突破”。

我在19岁的时候,“敢”于写书,其实是受了北京大学学生写书的热潮影响。始作俑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们在1958年“大跃进”中,“敢想敢干”,集体编写《中国文学史》,得以出版,在北京大学校园里产生很大的震动。

于是,化学系的学生们也不甘示弱,组织编写《稀有元素化学》一书。我也参加了编写,写关于钍的一章。尽管这本学生们所写的《稀有元素化学》一书由于质量太差,未能出版,但是毕竟使我经受了一次写作锻炼。

《碳的一家》,其实是一本化学小品集。这些化学小品大都写的是有机化学,而有机化学亦即碳的化合物的化学(除少数几种碳化合物属于无机化合物)。在100多种化学元素之中,碳是很独特的元素。除了碳之外的100多种化学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无机化合物,而碳的化合物则被称之为有机化合物。如今碳更是倍受重视,所谓“碳排放”“减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1959年9月1日,开学的那天,我逛北京大学附近的海淀区新华书店,见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薄薄的小书——《塑料的一家》,也就买了下来。这本小书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因为我在暑假中所写的十几篇化学小品,大都是关于有机化学的,而有机化学的“主角”是碳元素。于是,我忽然有了“灵感”:何不把那十几篇化学小品,编成一本《碳的故事》?!就这样,我从9月1日开始重写那些化学小品,花了半个来月时间完成,按照《塑料的一家》版权页上的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投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当时,我并不认识少年儿童出版社任何一位编辑。

少年儿童出版社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12月28日。“文化大革命”之后,由于各省、自治区也都先后成立少年儿童出版社,往往冠以各省、自治区名称,诸如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于是少年儿童出版社也常被人称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其实,少年儿童出版社一直保持原名,是全国性的出版社,从无“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迄今,我仍保存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写给我的第一封信。那是铅印的《收稿通知》。上面填写着:

“稿名:碳的故事。著者:叶永烈。收稿日期:9.24。附件:信2页,图17张,小品文一册。约在10月下旬可把处理意见告诉你。”

就这样,我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了联系。

1959年9月24日少年儿童出版社写给叶永烈的第一封信

后来,我才知道,我幼稚的第一本书,落在编辑曹燕芳手中。她是武汉人,出生于1926年,194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她热情地首肯了我的书稿,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我在1959年10月13日就收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审稿意见,认为书稿可用,但是要作些修改和补充。我在1959年10月14日至20日,对全书作了修改、增补,字数从最初的26 000字增加到33 000字,书名也从《碳的故事》改为《碳的一家》。

半年之后——1960年2月,我平生的第一本书(其实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就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丁深、刘开申等插图,张之凡装帧。出版时由于配了插图,全书为68页,版权页上标明字数为4万。这本书定价1角9分,第一次印刷了2万册。当我在北京的许多书店都看到这本《碳的一家》,深感欣慰。

茅盾在《1960年的儿童文学》一文中,曾提及这本《碳的一家》,称之为“一本科学小品集”。(www.xing528.com)

如今,当我回忆这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觉得有几点十分可贵的地方:

一是编辑热心扶植新作者——写《碳的一家》时,我只不过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既没有什么“头衔”,也没有很深的“资历”。现在我重读原稿,发现有不少不合标准的简体字,还有许多错别字,如“年轻”写作“年青”等等。像这样幼稚的作品,受到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以及该书责任编辑曹燕芳的热情肯定,居然决定采用。

曹燕芳写来很长的信,提出中肯的意见,指点我如何修改。如果没有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鼓励和支持,这本书很难得以出版。

1960年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叶永烈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

二是审稿迅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收稿通知”是1959年9月25日寄出。也就是收到稿件的第二天,就发信给作者了。信中说,“约在10月下旬可把处理意见告诉你”。实际上,他们审稿意见提前告诉了我。

三是出版周期短——这本书是在10月中旬才完成修改稿,然而,翌年2月就出版了。也就是说,从审稿、画插图、封面、排字、校对(包括寄作者校对)、付印到出书,只用了四个多月时间!

自从《碳的一家》出版以后,少年儿童出版社就不断约我写书。在1960年至1961年,我参加编写了《科学技术新成就》《农业科学技术新成就》《揭开科学之谜》等书,责任编辑都是曹燕芳。

后来,《碳的一家》多次增订再版。

1996年12月13日,《羊城晚报》发表了读者詹林祥先生的《真想叶永烈重操旧业》一文。他在文章中说:

与许多爱读书的人不一样,我很早的时候——从初中开始,就不大读小说而对科普书籍感兴趣了。

我读小学时,正是书荒年代,使我开始喜欢上科普读物,是一本脱了封面烂了边角发了黄的薄书。这本书说,金刚石是由软绵绵的石墨变来的,这真是太神奇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但书中讲的道理又由不得你不相信。它说,金刚石、石墨、煤炭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也就是说无论高贵至尊的金刚石,还是廉价低贱的石墨煤炭,它们的“血统”都一样,其基本成分是一样的。为什么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不相同。比方,金刚石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这些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构成了一种坚实的、彼此联结的空间网状晶体。而石墨的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因片层之间容易滑动,故石墨质软。经过一定的高温高压,普通的碳便能变成珍贵的金刚石。

这本书不仅诱发了我对科普读物的兴趣,而且还影响了我以后的爱好。读高中时化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课,甚至还确定了我的人生道路:大学时学化学,工作时教化学,直至一生。

后来这本书被人借走并弄丢了,我感到很惋惜很心痛,因为我还不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和它的作者。

1976年,我在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书,看到了一本紫色封面的书,上面写着《碳的一家》,我顿感亲切和激动,拿出来一看,果然是那本朝思暮想的书!从此,我不但知道了书名,而且知道了它的作者叫叶永烈,并知道叶先生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居上海,是专门从事科普创作的名家,是继高士其之后中国有名的科普高手,20世纪60年代就驰名中国。总之,叶先生成了我的偶像,我的崇拜者和指路人。

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叶先生鲜有科普作品发表,多见的是他写的人物传记和纪实作品。叶先生已改行了!我很遗憾,中国并不缺写家,然而极缺既具有深厚专业功底又会写作的科普作家。去年中国科协开大会时发出呼吁,要科学家们拿起笔来写科普作品,教育和影响青少年们爱科学、学科学。这是时代的呼唤呀!我真想叶先生重操旧业。

詹林祥先生最初读到的“一本脱了封面烂了边角发了黄的薄书”,“这本书说,金刚石是由软绵绵的石墨变来的,这真是太神奇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这本“薄书”就是《碳的一家》1960年2月出版的初版本。

在“文化大革命”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1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印行第二版,字数增加到9万。第二版印了20万册。詹林祥先生“1976年,我在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书,看到了一本紫色封面的书,上面写着《碳的一家》”,便是《碳的一家》的第二版本。

197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碳的一家》蒙文版,译者为那木拉、巴达玛苏荣。

在1987年9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印行第三版,字数增加到13万。

这本小书居然“诱发”了詹先生“对科普读物的兴趣”,而且“甚至还确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大学时学化学,工作时教化学,直至一生”。一本小书,能够产生这样大的作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